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国与荷兰博弈安世半导体,菲律宾工厂或成“避风港”

时间:2025-10-30 16:47 0 41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Theron1号

【菲龙网专稿】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宣布接管由中国企业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公司(Nexperia),并暂停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一切职务。此举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应,随即对安世半导体在华业务实施出口管制。事件迅速演变为中荷间的一场供应链博弈,并波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这也让菲律宾的安世半导体工厂意外引关注。
.jpg


荷兰突袭中企控制权
安世半导体原为恩智浦(NXP)的分立器件部门,2018年被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收购,成为一家“荷兰注册、中资控股”的国际半导体企业。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宣布接管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并暂停张学政在公司及控股母公司的全部职务。
10月7日,荷兰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作出临时裁定,称对张学政领导下的公司治理“存在合理怀疑”,决定由法院任命独立管理人接管闻泰科技所持安世股份的表决权。同时,首席财务官 Stefan Tilger 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 Achim Kempe 与首席法务官 Ruben Lichtenberg 继续留任。
此举意味着,一家由中国企业100%控股的欧洲公司,其经营控制权被所在国政府直接剥夺。这在当今国际商业史上极为罕见,它凸显中荷经贸合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化风险。

.jpg

安世半导体(Nexperia)10月14日在其公司网站发布的公告

美国幕后操纵
多家国际媒体指出,荷兰政府的行动并非孤立。早在去年年底,美国政府便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与设备。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又推出所谓“50%穿透规则”,将制裁范围扩大至被列入清单企业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此举几乎彻底切断了安世半导体与美国技术供应链的联系,也为荷兰政府的“接管行动”提供了政治与法律依据。
在美国主导下,荷兰作为欧洲芯片产业的重要节点,选择迎合盟友政策,对安世采取行动。中国舆论普遍认为,这一做法本质上是“以安全为名、行经济遏制之实”。

中方迅速反制

针对荷兰政府的干预行为,中国政府在10月4日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部分在中国制造的特定芯片与子组件。
10月13日,闻泰科技在官网发布声明,强烈谴责荷兰政府“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并对“剥夺中资企业合法股东权利”的行为表示抗议。
.jpg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10月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运营,呼吁荷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避免损害中荷经贸关系”。

全球供应链震荡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与分立器件制造商,每年出货超过1100亿颗芯片,服务约2.5万家客户,其中超过六成为汽车制造商。其全球约70%的产能位于中国市场,中国亦贡献了其近半营收。
从产业布局看,安世在荷兰奈梅亨进行芯片设计,在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生产晶圆,随后将半成品运往东莞进行封装测试,再销往全球。其余部分封测工作由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工厂承担。
中国出口管制生效后,东莞封测产能受限,导致欧洲客户的交付周期延长。业内分析认为,若中荷对峙持续,全球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都可能出现“结构性缺芯”。

菲律宾工厂或成“避风港”
.jpg


在这场科技风暴中,位于菲律宾拉古纳省卡布尧(Cabuyao)的安世半导体工厂成为关键支点。
该厂是安世全球重要的后端封测中心之一,年产数十亿颗功率器件,长期负责集团在亚洲和欧洲市场的装配与测试任务。
由于中国出口受限,安世海外部分封测与测试任务将会转移至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以确保对欧洲客户的稳定供货。业内人士认为,菲律宾工厂短期内可能迎来产能提升与新增订单,或成为集团维系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避风港”。
不过,受制于部分关键原材料和半成品仍需从中国进口,该工厂的产能扩张也面临现实瓶颈。

菲龙网记者曾尝试联系安世半导体菲律宾工厂,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专家认为,安世半导体事件虽源于大国博弈,但也可能为菲律宾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若中国出口管制持续,跨国企业或选择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政治风险较低的东南亚国家。凭借现有的封测能力与人力资源优势,菲律宾有望在区域芯片产业链中承担更重要角色。
但前提是,但前提是菲律宾政府需提供更稳健的政策与税收环境,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