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银行+保险”强强联手,合力打造“金融+航运”的上海样本

时间:2025-2-24 09:40 0 3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肩负的重要国家战略。当前,“五大中心”的建设正从单一领域的“单打冠军”模式,向注重协同联动的“团体冠军”新格局迈进。在这一背景下,金融业的不同子行业正积极行动,推动跨领域合作,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跃升。
第一财经了解到,围绕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联动发展,近期,中国银行、人保集团与市委金融办、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国资委等部门密切沟通,共同研究形成了《中国银行、中国人保共同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
据悉,这是首次由跨领域金融机构共同提出的金融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该方案以“银行+保险”的强强联合,建设“金融+航运”的深度融合生态,打造金融全方位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上海样本”。
“银行+保险”打造“金融+航运”合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年去年中旬曾撰文表示,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上海总得分排名第三,但与新加坡、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短板就在高端航运服务方面。高端航运服务是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和核心软实力,也是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而航运金融则是高端航运服务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航运作为资本密集且跨国经营的行业,船舶和航空器的制造、采购及维护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因此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额、长期的融资工具。同时,由于各运营环节涉及大量资金流动,这也催生了货币托管、汇率风险管理等迫切需求。此外,航运保险等其他航运金融服务在分散运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本月开始施行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中,也明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航运相关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
而此次《工作方案》就是首次由跨领域的头部金融机构共同协作,创新通过“银行+保险”的联合发力,形成“金融+航运”合力的一个重要样本。
据记者了解,《工作方案》立足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以及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角度,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企业的特色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支持航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进一步吸引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航运金融服务商”“打造跨境航运金融专业服务能力”等五大目标,从“服务航运安全、服务贸易便利化、服务绿色转型”三个方面细化明确了29项具体举措。
这29项举措涵盖整个航运产业链和生态圈,通过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力推动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助力上海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其中,多项工作也是上海市正在做以及准备做的金融先行先试举措。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将分别发挥全球化优势和航运保险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银行+保险”产品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境内外航运、造船、港口、物流等航运产业链主体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开放性合作平台;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聚集的特点,拓展航运生态圈服务体系,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及境外机构“引进来”,助力航运“朋友圈”扩容。
全方位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
事实上,在“金融+航运”的联动背景下,近年来,上海一直在持续加大金融支持航运发展力度,上海市委金融办会同市交通委、中央在沪金融管理部门、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等,主要从航运衍生品、航运保险、航运跨境资金结算、航运融资等方面,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能级,并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来说,航运金融衍生品方面,2023年8月18日,上海首次推出航运指数期货,填补了中国航运衍生品市场的空白,上市以来成交量远超境外4家期货交易所。截至2024年底,该指数期货累计成交4669.22万手,总成交金额超3.98万亿元。
航运保险方面,去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动上海航运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建设高水平航运保险市场体系、促进高质量航运保险市场治理、营造高层次航运保险营商环境、塑造高能级上海航运保险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对打造上海航运保险中心作出部署;同时,上海依托再保险“国际版”,加强航运再保险集聚发展并完善相关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共计16家保险公司、3家再保险公司获批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1家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分公司,3家经纪公司获批设立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分支机构。
在航运跨境资金结算方面,上海也在持续推动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例如,发布《国际船舶管理自由贸易账户服务方案》,以便利化服务促进形成国际船舶管理等与航运相关业务集聚,并明确了外籍海员薪酬服务方案;支持浦东新区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开展针对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向符合条件的航运企业、船舶管理企业提供包括结算、汇兑、融资以及跨境资金池在内的全流程适配国际航运特点的金融便利化服务。2024年全年,在沪重点航运企业跨境人民币收支241亿元,继续保持增长。
另外,在航运融资方面,上海则大力发展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含金融租赁)设立专业子公司和特殊项目公司(下称“SPV”)。2024年,临港新片区新设SPV共21家,其中飞机、船舶共19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