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信心:解读中国经济一周的关键数据

时间:2024-10-2 11:07 0 12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9月30日,见证了中国经济的一项历史纪录。2024年9月30日收盘,A股全天成交超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这样的火热情形已经持续了近一周。在过去一周里,中国经济的变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变化,广为关注。

谭主对过去一周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经济”相关的讨论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到了这样一张图。


从这张曲线图上可以看到,舆论场对“中国经济”的讨论,在过去一周经历了2个峰值。其中,“信心”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经历了两次跃升。


舆论场信心升温的背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主题分析可以看到,过去一周,社交媒体平台讨论的重点,大致包含这些内容:


其中,跟“信心”一词共现最多的一组词是“政策、货币、投资者、市场、财政政策”。


这些共现关系,呈现出过去一周舆论信心增强的一条清晰路径:

政策效能传导到市场,带动了市场主体的活跃度,对投资和消费产生了拉动作用。

“超预期”,成了多份市场行研报告的高频词。

然而,也有部分外媒在报道中提出疑问,中国突然“放大招”,传导速度如此之快,可持续性如何?

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先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一个词来看——正视困难。

其实,“困难”这个词并不是这一次才出现的,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到了“困难”。

我们对困难的研究是长期的、持续的,解决困难的思路也是长期的、系统的,从来都不是只顾眼前。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的董煜告诉谭主:我们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和谋划,一直都在进行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在对当前形势研判的部分,明确提到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了更加具体的部署: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在这之后,特别提到,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从年初到7月,宏观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渐从负增长区间回归正向,在2月-3月、5月-6月的两次下行之后,开始呈现出连续上行的趋势。

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来之不易,如何把握住这个关键节点,让上行的苗头变成向上突破的势头?

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答案。会议提出了宏观政策更加用力的方向。也正是因为存量政策已经酝酿出了基本面的积极势头,才有了9月市场给予新一轮政策迅速反馈的基础。

我们越是用长期眼光、系统性地看待经济问题,出手时点也就越精准、有效。

理解了中国处理困难和挑战的长期、系统的思维,再来回答这次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就更加明了了。

这种系统性思维在最近政策“组合拳”发力的过程中,也是很清晰的。

“组合拳”之所以先从金融领域最先发力,常年参与政策制定和研究的董煜跟谭主分析:

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八个字,“抓住重点、主动作为”。经济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主要矛盾,而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需求不足。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得认识到“经济是一个链条”,是多个领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的,要破解其中的难题,就得推出政策“组合拳”。这次,金融领域超预期的举措就是重要一拳。

金融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讲,传导机制是比较强的,所以能够首先通过这个领域、通过资本市场的反馈,再来撬动各个领域预期的有效恢复。

货币政策是前奏,而真正让市场信心再度跃升并持续下去的,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清晰布局了接下来的系列安排。

董煜告诉谭主:

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对于市场信心最为关键的信号,是要明确地传递我们拉动经济回升的坚定决心。

这样的决心,从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新闻稿中就可见一斑。从接下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到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各个维度都作了充分布局。信号是明确的,措施也非常实际、具体。

在董煜看来,这次宏观政策的时机、力度,以及所实现的效果,都是过去宏观调控中极为突出的一次,是标志性的一次。而且,所带来的启示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未来,要怎么在宏观经济中实现更好的预期引导,通过怎样的举措切入问题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宏观调控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有人说,过去一周我们增强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谭主想说的是,我们对中国经济一直有信心。

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里讲的,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

来源:“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