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十余家金融机构亮相2024服贸会,绿色贷款余额平均超7000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61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59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63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56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60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57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61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57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61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十余家金融机构亮相2024服贸会,绿色贷款余额平均超7000亿元
时间:2024-9-26 11:38
0
8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朱丞章、杨佳轩 北京报道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在本届服贸会上,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信建投证券、银河证券、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16家金融机构,在各自展位开辟专区,展示其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本届服贸会现场了解到,当前,我国已建成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绿色贷款余额达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撬动了碳减排贷款超过了1.1万亿元。
记者梳理后发现,截至9月18日,A股共计42家上市银行,共有36家在中报公告中披露了2024年二季度绿色信贷余额的数据,总量约为25.48万亿元,平均超7000亿元;较上一年末,A股上市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平均增速为19.80%。
自央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共有不少于29家银行在官网按季度披露了碳减排贷款的相关信息。
然而,这29家银行碳减排贷款披露进程不一,自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二季度,国有六大行均未披露2024年第二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而17家城商行中有9家完成了2024年第二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的披露。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42家A股上市银行共有36家在中报公告中披露了2024年二季度绿色信贷余额的数据,10家未披露较上一年末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后发现,根据披露数据,A股上市银行2024年二季度绿色信贷余额总和约为25.48万亿元,平均超7000亿元;较上一年末,A股上市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平均增速为19.80%。
国有六大行绿色信贷余额显著增长,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总量位居行业首位;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折合人民币36659.03亿元,同比增长39.77%,增速位居六大行首位;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4.46万亿元,同比增加14.93% ;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4.8万亿元;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6930.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6%;交通银行境内绿色贷款8709.98亿元,增幅5.96%。
工商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该行通过中国香港、新加坡及伦敦三家境外分行发行了等值17.4 亿美元的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在本届服贸会工行的展台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了工行推出的绿色金融服务品牌“工银绿色银行+”,以及工行自身在通过科技赋能践行绿色低碳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工商银行参展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工商银行从绿色金融政策、布局、产品、风控、管理、研究、组织等维度,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提档升级,做好自身碳足迹管理,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和标准建设。
记者发现,中国银行展台展示了“中银绿色+”品牌和产品体系,展出了多个国际绿色项目;建设银行展台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该行下沉服务重心,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与基础设施、乡村振兴、住房租赁、普惠、零售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在股份制银行中,仅光大银行增速近30%,其余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8家银行的增速自15.31%至9.96%不等;城商行的披露表现不一,郑州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和江苏银行未披露绿色贷款余额的数据,增速排名前三的银行为齐鲁银行、苏州银行和北京银行;农商行则两极分化,渝农商行、苏农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未披露绿色贷款余额的数据,瑞丰银行增速高达110.17%。
从余额总量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均超万亿,最高者为中国工商银行,其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上述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均超千亿,其中兴业银行以9151亿元的规模位居股份行首位。
在城商行中,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超千亿,厦门银行和西安银行规模不足百亿元,郑州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和江苏银行未披露绿色贷款余额的数据,其余银行均在百亿元规模;齐鲁银行虽在增速上排名第一,但其绿色贷款余额仅为347.79亿元。
华夏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本届服贸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立足于绿色金融战略,华夏银行制定了全面统筹、稳妥有序、分类施策、创新驱动的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持续开展重点领域生态营销。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差异化的绿色贷款营销策略。建立产业园区转型金融标准,服务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
在农商行中,瑞丰银行的增速位列第一,达110.17%,其绿色信贷余额则在8家已披露的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瑞丰银行在报告中解释称,期内,瑞丰银行出台了《绿色金融发展三年(2024-2026)行动计划》,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资源倾斜力度。沪农银行和渝农商行余额总量最高,分别为747.58亿元和674.6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共有不少于29家银行在官网按季度披露了碳减排贷款的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29家银行碳减排贷款披露进程不一,自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二季度不等。截至9月18日,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均未披露2024年第二季度碳减排贷款数据;城商行中有9家完成了2024年第二季度碳减排贷款的披露,西安银行、长沙银行、成都银行和重庆银行未完成披露,齐鲁银行披露了两个季度合并的数据,贵阳银行虽然进行了披露,但今年无新增碳减排贷款;农商行中,仅沪农商行进行了披露。
截至9月18日,披露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银行为中国银行和上海银行,中国银行加权平均利率最低,为2.49%。
披露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银行有5家,发放碳减排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0%,其中农业银行加权平均利率最低,仅为2.55%。值得关注的是,兰州银行作为城商行,碳减排贷款加权利率排名最高,为4.30%。
披露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银行有11家,发放碳减排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9%,除了建设银行和浙商银行外,其余银行加权平均利率均在3%以上。
披露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银行有10家,其中9家皆为城商行,发放碳减排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0%。值得注意的是,贵阳银行虽然进行了披露,但今年无新增碳减排贷款。
从贷款项目及贷款所带动的环境效益来看,项目数量破百的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为391、370、336、184和130个。贷款所带动的碳减排当量中,国有银行表现亮眼,42家银行中排名前5者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了兴业银行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将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业务融合,实现了数字人民币采购海洋渔业碳汇业务,发放绿色金融贷款近百亿元。此外,还对开立兴业钱包或使用兴业钱包转钱、消费等行为给予碳积分奖励,助力绿色消费体系和数字人民币新生态的构建。
城商行中,除南京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金额超10亿元,其余银行贷款余额为亿元级及以下,其中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华夏银行贷款余额相当,但上海银行、华夏银行带动的年碳减排当量仅为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的约一半。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