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攻守兼备的α:宁波银行的可持续增长样本

时间:2024-9-9 11:17 0 8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银行业「爬坡」,长跑者「蓄力」。
——馨金融
馨、伊蕾/文
2024年上半年,整个银行业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随着宏观经济发展的逻辑转变,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跟随大势和追求规模的传统增长模式本就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不良率上涨、息差收窄以及优质资产的「资产荒」更是对市场参与者们的商业可持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业的「爬坡期」,也是市场的分化期。
尤其是对于规模更小、地域性更强的中小银行而言,那些不仅能够实现稳健增长,而且能够始终保持领先水平的市场参与者就更加稀缺和珍贵。
从这个角度来看,宁波银行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
半年报显示,截止到2024年6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突破3万亿大关,较年初增长11.88%;实现营收344.37亿元,净利润达到136.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3%和5.42%,在保持强劲扩表的同时,不良率贷款率维持在0.76%的低位。
麦肯锡在此前发布的文章中指出,攻守兼备的「α战略」是助力银行穿越「寒冬」的关键。这里的「α战略」,是指在各种经济情况下都能实现超越市场平均增长的策略。
知易行难。对于当下的银行业而言,少退则进,小涨即赢已经成为共识。
想要持续跑赢大市,需要的不仅是一时的战术得当,而是长期的战略谋划、系统化的方法论和真正领先的经营能力。
唯有实现质量与效益、短期与长期、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的平衡,才能平稳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1、打造「堡垒式」资产负债表
2024年二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54%,依然在历史最低水平徘徊。这也进一步带出了银行业日渐焦灼的发展困境,营收和利润增长持续承压。
压力之下,宁波银行的净息差波动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财务增长韧性明显优于同业。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24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幅高达14.75%。
麦肯锡指出,固若堡垒的稳健资产负债表是银行实现「α增长」的前提保障。
要构筑这一「堡垒」,需要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两端同时发力——一面注重发展充足的优质核心负债,并着力降低负债成本,一面打造多元化的生息资产和收入来源。
从负债端来看,截止到2024年6月末,宁波银行存款总额为1.8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63%,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其中,对公和零售存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18.02%和16.53%,平均付息率则呈现下降趋势,真正实现了负债端的「量增价降」。
而在资产端,想要在市场的下行周期里实现扩表,就更加考验银行的经营能力——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既不能盲目地「以量补价」牺牲商业可持续性,更不能简单地「以价补量」牺牲客户的体验和信任。
从宁波银行的实践来看,紧扣「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宁波银行持续加大对小微、制造业、进出口企业以及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的投放力度。
半年报显示,宁波银行企业贷款、票据贴现和个人贷款业务分别较年初增长17.46%、29.94%和3.14%。对公「压舱石」优势进一步扩大的同时,零售保持稳健和弹性增长。
其中,截止到2024年6月末,宁波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958.30亿元,较年初增加99.90亿元,普惠小微客户数27.49万户,较年初增加4.17万户。
绿色贷款余额达430.45亿元,较年初增长11.5%,并且通过新发行8只绿色债券(发行金额达63.57亿元)和投资65只绿色债券(持有余额26.36亿元),进一步拓宽了绿色融资渠道。
2、聚焦客户经营「护城河」
无论是在负债端还是资产端,想要实现提质、增量、价降,关键都在于客户经营。
只有真正能够洞察并满足客户在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构建稳固的客群基础、提升粘性,才能实现低成本资金沉淀,并提升单一客户的价值创造空间。
从更高的维度看,「五篇大文章」的时代命题同样来自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响应。
商业银行想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融入时代和社会的主流叙事,但如何与自身的能力禀赋相结合,在金融业的同质化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关键也在于客户经营。
作为一家区域性银行,宁波银行一直坚持「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发展定位,过往的战略使其在扎根本地、特色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
对公方面,宁波银行的信贷投放主要聚焦于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开放使其成为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更是国家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镇」。
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和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宁波银行将银行系统无缝对接到客户的数字生态之中,通过「鲲鹏司库」和「五管二宝」等数字化金融服务方案,解决客户在财资管理、票据、外汇、支付、人力资源等不同方面的痛点。
DSC0001.jpg

此外,宁波银行还运用「宁行云」数字化综合赋能平台为客户制定「一户一策」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比如,由于全球各地交易规则的不同和境外银行网银的不完善,出海企业的资金管理面临着极大挑战。
但借助宁波银行「财资大管家」,企业可以实现全球账户看得见、管得住。据悉,在历经10年10次迭代之后,「财资大管家」已经服务超过一万家集团企业和政府机构。
而在零售业务方面,宁波银行自2019年启动「大零售转型」以来,信贷与财富管理业务双双取得突破。
截止到2024年6月末,其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突破1.1万亿。
尤其在重要度日益提升的养老金融业务方面,从2022年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首批试点银行资格,到2024年上线商业养老金系统,宁波银行结合养老产业、养老金规划、养老服务三大场景,从账户、产品、服务等多维度入手,推动养老金融业务实现「账户-产品-规划-陪伴」的跃迁。
麦肯锡调查数据显示,零售客户每提升一类产品持有,客均收入贡献将提高1~4倍;对公客户持有4类以上产品的客均收入贡献是4类以下客户的1.5~2倍。
这是商业银行聚焦客户经营所能带来的切实价值,也是宁波银行商业可持续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格林沃尔德也在《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中提到了类似的观点:相比于其他方面,客户锁定带来的需求侧竞争优势更为普遍和强大,能够构筑极高的竞争壁垒,成为企业的「护城河」。
3、稳健性与高成长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任何时候,稳健性与成长性就如汽车的「底盘」和「引擎」,前者决定了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能否在复杂路况下也能表现出色;后者则影响着车辆的动力性——能否跑得更快更远。
站在银行业发展的长期视角,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多重因素交织的压力仍将持续,这两项能力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毕竟,无论是因为「安全性」不足而抛锚,还是因为「动力性」不足而落后,都将面临被动的局面。
这也是下行周期里行业「头部效应」愈发突出的重要原因,那些已经形成战略特色和鲜明客群标签、且具备主动扩张意愿和能力的银行,可以在下行周期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
复盘宁波银行的数据表现,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不良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是连续17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银行。
与此同时,420.55%的拨备覆盖率、15.28%的资本充足率也为宁波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底座」。
而在此基础上,宁波银行还构建起了多元「增长极」。
一方面,在盈利构成中,宁波银行的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盈利占比行业领先,非息收入占比高,这是「轻型银行」、「价值银行」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宁波银行对于业务增长极和利润中心的拓展正在对标全球银行业「标杆」。
麦肯锡指出,全球大型领先银行通常会建立至少3到4个增长引擎,8-10个利润中心,形成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而从宁波银行业务来看,截止到目前,其在公司本体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上半年,四家子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近20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新周期、新格局给银行业带来了新挑战,但经过寒冬的历练和周期之考,整个行业也将更具韧性,而那些经历过淬炼的市场参与者,也将证明其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