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国平安”,是如何进入寿险的?(3)

时间:2024-1-11 13:32 0 35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来点儿干货#
续接上文《“中国平安”,创业之艰难!(2)》
一、马明哲执掌平安
中国平安自从冠以“中国”两个字后,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业务范围终于放开到可以全国开展,而是解除了一条限制。
那就是可以开展“再保险”业务。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时平安的体量太小,根本没有较大的“保障”能力。
比如中国远洋作为股东之一,虽然愿意把业务给平安,可是一条船随随便便价值上亿,平安想保都保不了。
“再保险”的本质就是转移风险,所以叫“保险的保险”,也就是找一家更大的保险公司,来给自己承保,一旦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再保险公司就会接过摊子。
平安经过艰难的创业初期,再加上比较好的股东背景,是有条件拿到大业务的。
可是肥肉到了嘴边,却不敢吃,可以想象有多难受。
最开始平安是想找国外的保险公司来做分保的,但是没人愿意搭理这家小公司。
无奈之下,只能找到国内的“人保”,人保有这个实力,但是两家毕竟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所以条件非常苛刻。
不但要把20%的业务分给人保,而且平安在签单的时候,还必须先经过人保的同意,因为要协调双方承保分配比例,人家愿意接,平安才敢签。
本质上平安在大项目上变成了人保的“代理人”。
但是恰恰身份又是竞争对手,所以经常出现人保抢夺平安业务的情况。
等于是平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项目谈妥了,然后上报给人保,人保知道后就压着不签,然后自己单独与该客户接触。
这种抢单根本不需要营销能力,客户当然更愿意直接与人保合作。
所以后面平安和人保大吵了一架,高层调节都调节不成。
有了再保险许可就不一样了,双方不再是合作关系,而是成为了客户关系。
也就是平安不再需要把业务分给别人一起做,而是我给你保费,你来再给我上一道保险。
以客户的身份去找其他保险公司,就很顺利了,所以短时间内平安就和国际上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接上头。
可能连马明哲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步走出去,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业务能力,而是眼界。
因为发现那些国际巨头,主业虽然是保险,但全都是综合性金融公司。
逻辑也很简单,在发生理赔之前,保费放在账上是没用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险资”。
随着规模越大,业务量越大,这笔钱也会越来越多,存在银行显然带来不了什么收益,那么扩张为综合性金融服务,显然就能很好的利用这笔钱。
这个时候的平安尽管体量还很小,账上资金也不多,但是能这么早就为以后布局,这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DSC0000.jpg

1992年,平安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开始切入投资、证券、租赁等一系列金融业务,而且借着和国外巨头合作的机会,同时开始尝试国际化。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平安用小小的身板,做着很多大企业都不敢做的事情。
当然这里面也还是有一个特殊背景,毕竟整个蛇口或者说整个深圳吧,都是改革的前沿,各种各样的“试点”可谓是层出不穷。
平安之所能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得这么顺,与所处位置和高层的定位是密不可分的。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反正平安还这么小,就随便你去折腾,使劲折腾,即便折腾完了影响也不大,万一折腾成功了,那就是宝贵的经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平安一路走过来,困难重重,但是在关键时刻,高层都还是大力支持的。
如果不是这样,平安早就夭折。
比如在规模扩张期,平安开了不少分公司,为了速度更快,基本上都是和地方上合作,所有都有独立的法人,股权很分散,简直乱成一锅粥。
这纯粹就是平安“盲目扩张”闯下的祸,并且已经严重到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的地步。
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解决“统一化”的问题,于是在1994年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清理,地方上的股权要么收掉,要么转到总部,所有分公司法人全部注销掉,变成非法人的子公司。
这件事情做起来其实挺难的,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监管的直接指示,才执行得下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安其实挺幸福的。
而且这一年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在当年的董事会上,一致认可马明哲作为总经理以来的成绩,为公司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好当时的董事长“刘鉴庭”年龄较大,辞去董事长一职,所以马明哲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平安的新董事长。
虽然实际上一直都是马明哲在管理,但是从名义上,平安步入马明哲时代,也揭开了平安的“寿险时代”序幕。
二、寿险之路
DSC0001.jpg

平安在完成组织架构一体化调整后,同时也正式开始进入“寿险”行业,之前全都是产险。
不过平安内部也有说法,公司从1991年就开始布局了。
这个时间点不重要,但是在1994年之前,马明哲确实多次向国外成功的保险公司取经。
先是找到当时刚进入上海的“友邦”,但是人家拒绝传授。
所以马明哲又辗转到多个国家,比如日本、美国、欧洲他一家一家地拜访,希望能学习一下他们的寿险是怎么做的。
但是无一例外,全都拒绝了马明哲,因为运营方式都是各企业的机密。
所以平安自从成立人寿保险公司后,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都仅仅只是扩张团队,因为寿险和产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运营逻辑也不一样,所以分开经营。
平安招募人才是有一套的,很多原本在人保上班的人,都跳槽到平安。
班子搭建好了,但是如何管理如何开展业务,其实还是一团糟,马明哲自己也拿不出一个章程,想取经又没人愿意教。
不过耐心是有的,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一个字:“熬”,一边熬一边继续发邀请函一边等机会。
不得不感叹时代和时机的重要性,放在今天,单靠熬,是很难熬出机会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或者说熬出来的概率比较小吧。
但是那个年代不一样,遍地是黄金有点夸张,遍地是机会并不夸张,因为每个行业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躺平式的熬肯定是不行的,在暂时没有收获的情况下,该努力的也还是必须坚持努力才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平安一直在在不停地找“师傅”,最后终于有一家叫“国华人寿”的公司愿意来指导指导。
随后立马就安排了一次培训,培训主题很有意思,叫“麻雀变凤凰”,很接地气也很应景。
短短三天的培训,其实没讲太多实在的内容,只是画了一个饼。
主讲人说:“到2000年,大陆的寿险规模将超过1000亿。”
在场的人没人相信,因为当时大陆主要还是产险,很少有私人买保险,而且重点是九十年代绝大部分人根本都没有保险的概念,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有这个需求。
要在一个毫无寿险根基的环境下,把保费做到1000亿,显然像是天方夜谭。
但是有一个人信了,那就是马明哲。
DSC0002.jpg

所以仅仅一个多月后,再次邀请国华人寿的高管来继续培训,这次比较务实,培训的主要是如何开展业务。
其实对于保险这么复杂的一个东西,谁都知道仅仅培训几天几乎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马明哲当然也很清楚。
不过双方在不断地交流下,马明哲成功地认识了国华人寿董事长“翁一铭”。
马明哲请翁一铭喝了顿酒,酒桌上马明哲非常坦诚讲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而且诚恳地希望国华人寿能帮扶一下平安。
翁一铭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给打动了,趁着酒意,答应从国华人寿调一个团队常驻平安,手把手带他们开展业务。
对于翁一铭的这个决定,其实我一直都没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时国华人寿自己也没那么好,一定不是举手之劳,调走十几个人的团队,肯定一定程度影响了自己的业绩。
可能翁一铭是真的欣赏马明哲吧!
在国华人寿的帮助下,平安总算是初步具备做寿险业务的能力,管理章程和流程,还有服务细则等等全都架构好。
尽管粗糙,但是勉强能用。
所以平安正式提交了产品上市申请,第一款产品叫“平安长寿”,很喜庆。
1994年的7月31日,这是平安很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平安长寿”获批,而且就在当天,卖出了平安历史上第一份寿险保单。
现在从平安的历史档案里面还能看到,业务员“黄艾艾”,客户“杨建国”,保额16万。
从这一天起,标志着平安正式踏上寿险之路。
三、引入外资
寿险这条路,并不比产险平坦。
首先面对的,依然是资金问题,无论什么险种,始终都是投入前置,必须等服务期满,这笔保费才算到自己的腰包。
而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准备充足的资金来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赔付,作为保障性服务产品,是没有“侥幸”可言的,不可能在账上没钱的时候去承保。
所以如果要大规模开展寿险业务,平安面临再次资金短缺的问题,必须要融资才行。
然而国内由于金融市场不成熟,持续融资又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平安只能把目光看向国外投行。
DSC0003.jpg

马明哲的胃口很大,优先想到的就是“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有些时候不得不佩服这些国际巨头的眼光,当时平安自己都不相信人家能看得上自己。
但是马明哲依然信了,他一力促成了这次谈判,当然摩根和高盛也确实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当时除了人保,也只有平安可以选。
所以接触算是很顺利,但是接下来的谈判,真是一波三折。
平安的谈判代表是“孙建一”,在香格里拉酒店三方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一个又一个问题产生分歧,不过都没有放弃,因为都不缺诚意。
所以尽管谈判断断续续,但是问题始终还是磕磕碰碰地解决掉了。
然而到了最后关头,谈判却不得不破裂。
分歧的问题在于选谁当仲裁机构?
平安要选国内的“贸促会”,而摩根和高盛要选“海牙”。
其实对方的要求很合理,因为当时国际上基本都是选择海牙作为仲裁机构。
而且我们当年的贸促会与现在没法比,还很不成熟。
但是要我们去选择一个万人来当裁判,有史以来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矛盾无法调和,谈判破裂。
最后孙建一对他们说,虽然不能达成合作,但是大家还是朋友嘛,一起吃个饭。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顿简单的饭局,改写了平安的历史。
在饭桌上,孙建一也放开了,反正合作不成,那就随便聊。
他对摩根和高盛的代表说,我们中国人谈感情,一贯不喜欢牵扯到金钱,情是情,钱是钱嘛,但是你们却会在谈感情之前,先把钱谈好,会做什么财产公证之类的,这可真是还没走到一起,就想好了怎么分手。
我们不会这样,当然这也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所以这次合作不成,我们没错,你们也没错,只是价值观不同。
其实我们平安是很有诚意也很有信心,借助贵方的力量,把中国寿险市场做好的,哎,可惜了!
这段话纯粹只是孙建一有感而发,但是的确包含了他个人以及平安浓浓的感情色彩。
可能人世间的挚情,本身就自带无限魔力吧。
摩根和高盛真就被这股真情给打动了,所以各自又离席去给总部通电话,再争取一次。
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双方总部居然还真就同意了谈判代表的提议。
于是三方之间,彻底没了任何分歧,成功签约。
最后平安用5%的股权,换回来5000万美元,高达6倍的PB,马明哲开心得合不拢嘴。
其实这次引入外资,表面上看起来,就是投一笔钱的事情,实际上这笔钱并没那么好拿。
因为一旦拿了人家的钱,就必须按人家的规矩来办事。
而摩根和高盛作为顶级投行,当然有很严格的规矩。
比如在公司治理上,在会计处理上,在运营规划上等等都有非常多的条条框框。
从好的一方面说,高要求高标准更有利于高速成长。
从不好的一方面说,平安当时等于还是一个“泥腿子”,大大咧咧惯了,浑身是胆,但也浑身都是毛病。
所以当国际会计事务所担任公司财务顾问之后,一次性就挑出了大量问题,一张报表就有两百多个问题,可见差距有多大。
那段时间,平安内部所有的管理层,都在加班加点的“改问题”,马明哲是铁了心要与国际接轨,所以除了在股东进入董事会是法律不允许这一条之外,一律按照对方的要求来。
不管问题大还是小,也不管麻不麻烦,提出一个,就改一个。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马明哲的眼光,所以内部阻力其实很大。
比如财务上,我们的老会计都有自己的老一套,看着被挑出来的一大堆问题,对他们说你们不懂我们的国情,在我们这是必须要这么处理的。
对方却不会管什么国情,也不会管在你们那有什么不一样,反正我的标准,才是必须要这么处理的,至于你们的“必须”,不行就是不行。
像这类分歧还有很多很多,但是马明哲全都压下去,无条件支持对方的要求。
这一年,平安可以说是脱了一层皮,到最后整改完成,全部达到摩根和高盛的要求,过程很艰难,但这是真正的脱胎换骨。
此时的平安,体量虽然依然比较小,但是内功却无比扎实。
外人不知道,只是觉得平安花钱请人来挑刺。
而马明哲知道,平安不再是以前的平安了,已经长出了翅膀。
未来在寿险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国平安越飞越高!
《未完待续》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DSC0004.jpg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