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中国平安”,是如何进入寿险的?(3)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9164
主题
149181
回复
17534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6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
0/74
河南明日(22日)发放5000万元零售餐饮类新春消费券
0/77
西安一银行未经授权批量开通养老金账户续:陕西金融监管局已按程序调查
0/76
营商环境周报(第149期)|加强数据治理和数据开发利用,对保险公司开展监管评级并实施分类监管
0/80
2024年广东社融增量2.4万亿元 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在粤落地见效
0/75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 全国多地省联社改革稳步推进
0/87
广州农商行再申请拍卖银行!陷吕奕诈骗案,追债金额超80亿
0/73
广东:连续三月个人房贷正增长、活期存款同比多增
0/78
如何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架桥铺路”?CIPS业务规模突破600万亿背后,有哪些大变化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中国平安”,是如何进入寿险的?(3)
时间:2024-1-11 13:32
0
35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来点儿干货#
续接上文《“中国平安”,创业之艰难!(2)》
一、马明哲执掌平安
中国平安自从冠以“中国”两个字后,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业务范围终于放开到可以全国开展,而是解除了一条限制。
那就是可以开展“再保险”业务。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时平安的体量太小,根本没有较大的“保障”能力。
比如中国远洋作为股东之一,虽然愿意把业务给平安,可是一条船随随便便价值上亿,平安想保都保不了。
“再保险”的本质就是转移风险,所以叫“保险的保险”,也就是找一家更大的保险公司,来给自己承保,一旦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再保险公司就会接过摊子。
平安经过艰难的创业初期,再加上比较好的股东背景,是有条件拿到大业务的。
可是肥肉到了嘴边,却不敢吃,可以想象有多难受。
最开始平安是想找国外的保险公司来做分保的,但是没人愿意搭理这家小公司。
无奈之下,只能找到国内的“人保”,人保有这个实力,但是两家毕竟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所以条件非常苛刻。
不但要把20%的业务分给人保,而且平安在签单的时候,还必须先经过人保的同意,因为要协调双方承保分配比例,人家愿意接,平安才敢签。
本质上平安在大项目上变成了人保的“代理人”。
但是恰恰身份又是竞争对手,所以经常出现人保抢夺平安业务的情况。
等于是平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项目谈妥了,然后上报给人保,人保知道后就压着不签,然后自己单独与该客户接触。
这种抢单根本不需要营销能力,客户当然更愿意直接与人保合作。
所以后面平安和人保大吵了一架,高层调节都调节不成。
有了再保险许可就不一样了,双方不再是合作关系,而是成为了客户关系。
也就是平安不再需要把业务分给别人一起做,而是我给你保费,你来再给我上一道保险。
以客户的身份去找其他保险公司,就很顺利了,所以短时间内平安就和国际上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接上头。
可能连马明哲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步走出去,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业务能力,而是眼界。
因为发现那些国际巨头,主业虽然是保险,但全都是综合性金融公司。
逻辑也很简单,在发生理赔之前,保费放在账上是没用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险资”。
随着规模越大,业务量越大,这笔钱也会越来越多,存在银行显然带来不了什么收益,那么扩张为综合性金融服务,显然就能很好的利用这笔钱。
这个时候的平安尽管体量还很小,账上资金也不多,但是能这么早就为以后布局,这也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2年,平安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开始切入投资、证券、租赁等一系列金融业务,而且借着和国外巨头合作的机会,同时开始尝试国际化。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平安用小小的身板,做着很多大企业都不敢做的事情。
当然这里面也还是有一个特殊背景,毕竟整个蛇口或者说整个深圳吧,都是改革的前沿,各种各样的“试点”可谓是层出不穷。
平安之所能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得这么顺,与所处位置和高层的定位是密不可分的。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反正平安还这么小,就随便你去折腾,使劲折腾,即便折腾完了影响也不大,万一折腾成功了,那就是宝贵的经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平安一路走过来,困难重重,但是在关键时刻,高层都还是大力支持的。
如果不是这样,平安早就夭折。
比如在规模扩张期,平安开了不少分公司,为了速度更快,基本上都是和地方上合作,所有都有独立的法人,股权很分散,简直乱成一锅粥。
这纯粹就是平安“盲目扩张”闯下的祸,并且已经严重到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的地步。
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解决“统一化”的问题,于是在1994年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清理,地方上的股权要么收掉,要么转到总部,所有分公司法人全部注销掉,变成非法人的子公司。
这件事情做起来其实挺难的,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监管的直接指示,才执行得下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安其实挺幸福的。
而且这一年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在当年的董事会上,一致认可马明哲作为总经理以来的成绩,为公司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好当时的董事长“刘鉴庭”年龄较大,辞去董事长一职,所以马明哲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平安的新董事长。
虽然实际上一直都是马明哲在管理,但是从名义上,平安步入马明哲时代,也揭开了平安的“寿险时代”序幕。
二、寿险之路
平安在完成组织架构一体化调整后,同时也正式开始进入“寿险”行业,之前全都是产险。
不过平安内部也有说法,公司从1991年就开始布局了。
这个时间点不重要,但是在1994年之前,马明哲确实多次向国外成功的保险公司取经。
先是找到当时刚进入上海的“友邦”,但是人家拒绝传授。
所以马明哲又辗转到多个国家,比如日本、美国、欧洲他一家一家地拜访,希望能学习一下他们的寿险是怎么做的。
但是无一例外,全都拒绝了马明哲,因为运营方式都是各企业的机密。
所以平安自从成立人寿保险公司后,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都仅仅只是扩张团队,因为寿险和产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运营逻辑也不一样,所以分开经营。
平安招募人才是有一套的,很多原本在人保上班的人,都跳槽到平安。
班子搭建好了,但是如何管理如何开展业务,其实还是一团糟,马明哲自己也拿不出一个章程,想取经又没人愿意教。
不过耐心是有的,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一个字:“熬”,一边熬一边继续发邀请函一边等机会。
不得不感叹时代和时机的重要性,放在今天,单靠熬,是很难熬出机会的,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或者说熬出来的概率比较小吧。
但是那个年代不一样,遍地是黄金有点夸张,遍地是机会并不夸张,因为每个行业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躺平式的熬肯定是不行的,在暂时没有收获的情况下,该努力的也还是必须坚持努力才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平安一直在在不停地找“师傅”,最后终于有一家叫“国华人寿”的公司愿意来指导指导。
随后立马就安排了一次培训,培训主题很有意思,叫“麻雀变凤凰”,很接地气也很应景。
短短三天的培训,其实没讲太多实在的内容,只是画了一个饼。
主讲人说:“到2000年,大陆的寿险规模将超过1000亿。”
在场的人没人相信,因为当时大陆主要还是产险,很少有私人买保险,而且重点是九十年代绝大部分人根本都没有保险的概念,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有这个需求。
要在一个毫无寿险根基的环境下,把保费做到1000亿,显然像是天方夜谭。
但是有一个人信了,那就是马明哲。
所以仅仅一个多月后,再次邀请国华人寿的高管来继续培训,这次比较务实,培训的主要是如何开展业务。
其实对于保险这么复杂的一个东西,谁都知道仅仅培训几天几乎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马明哲当然也很清楚。
不过双方在不断地交流下,马明哲成功地认识了国华人寿董事长“翁一铭”。
马明哲请翁一铭喝了顿酒,酒桌上马明哲非常坦诚讲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而且诚恳地希望国华人寿能帮扶一下平安。
翁一铭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给打动了,趁着酒意,答应从国华人寿调一个团队常驻平安,手把手带他们开展业务。
对于翁一铭的这个决定,其实我一直都没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时国华人寿自己也没那么好,一定不是举手之劳,调走十几个人的团队,肯定一定程度影响了自己的业绩。
可能翁一铭是真的欣赏马明哲吧!
在国华人寿的帮助下,平安总算是初步具备做寿险业务的能力,管理章程和流程,还有服务细则等等全都架构好。
尽管粗糙,但是勉强能用。
所以平安正式提交了产品上市申请,第一款产品叫“平安长寿”,很喜庆。
1994年的7月31日,这是平安很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平安长寿”获批,而且就在当天,卖出了平安历史上第一份寿险保单。
现在从平安的历史档案里面还能看到,业务员“黄艾艾”,客户“杨建国”,保额16万。
从这一天起,标志着平安正式踏上寿险之路。
三、引入外资
寿险这条路,并不比产险平坦。
首先面对的,依然是资金问题,无论什么险种,始终都是投入前置,必须等服务期满,这笔保费才算到自己的腰包。
而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准备充足的资金来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赔付,作为保障性服务产品,是没有“侥幸”可言的,不可能在账上没钱的时候去承保。
所以如果要大规模开展寿险业务,平安面临再次资金短缺的问题,必须要融资才行。
然而国内由于金融市场不成熟,持续融资又是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平安只能把目光看向国外投行。
马明哲的胃口很大,优先想到的就是“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有些时候不得不佩服这些国际巨头的眼光,当时平安自己都不相信人家能看得上自己。
但是马明哲依然信了,他一力促成了这次谈判,当然摩根和高盛也确实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当时除了人保,也只有平安可以选。
所以接触算是很顺利,但是接下来的谈判,真是一波三折。
平安的谈判代表是“孙建一”,在香格里拉酒店三方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一个又一个问题产生分歧,不过都没有放弃,因为都不缺诚意。
所以尽管谈判断断续续,但是问题始终还是磕磕碰碰地解决掉了。
然而到了最后关头,谈判却不得不破裂。
分歧的问题在于选谁当仲裁机构?
平安要选国内的“贸促会”,而摩根和高盛要选“海牙”。
其实对方的要求很合理,因为当时国际上基本都是选择海牙作为仲裁机构。
而且我们当年的贸促会与现在没法比,还很不成熟。
但是要我们去选择一个万人来当裁判,有史以来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矛盾无法调和,谈判破裂。
最后孙建一对他们说,虽然不能达成合作,但是大家还是朋友嘛,一起吃个饭。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顿简单的饭局,改写了平安的历史。
在饭桌上,孙建一也放开了,反正合作不成,那就随便聊。
他对摩根和高盛的代表说,我们中国人谈感情,一贯不喜欢牵扯到金钱,情是情,钱是钱嘛,但是你们却会在谈感情之前,先把钱谈好,会做什么财产公证之类的,这可真是还没走到一起,就想好了怎么分手。
我们不会这样,当然这也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所以这次合作不成,我们没错,你们也没错,只是价值观不同。
其实我们平安是很有诚意也很有信心,借助贵方的力量,把中国寿险市场做好的,哎,可惜了!
这段话纯粹只是孙建一有感而发,但是的确包含了他个人以及平安浓浓的感情色彩。
可能人世间的挚情,本身就自带无限魔力吧。
摩根和高盛真就被这股真情给打动了,所以各自又离席去给总部通电话,再争取一次。
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双方总部居然还真就同意了谈判代表的提议。
于是三方之间,彻底没了任何分歧,成功签约。
最后平安用5%的股权,换回来5000万美元,高达6倍的PB,马明哲开心得合不拢嘴。
其实这次引入外资,表面上看起来,就是投一笔钱的事情,实际上这笔钱并没那么好拿。
因为一旦拿了人家的钱,就必须按人家的规矩来办事。
而摩根和高盛作为顶级投行,当然有很严格的规矩。
比如在公司治理上,在会计处理上,在运营规划上等等都有非常多的条条框框。
从好的一方面说,高要求高标准更有利于高速成长。
从不好的一方面说,平安当时等于还是一个“泥腿子”,大大咧咧惯了,浑身是胆,但也浑身都是毛病。
所以当国际会计事务所担任公司财务顾问之后,一次性就挑出了大量问题,一张报表就有两百多个问题,可见差距有多大。
那段时间,平安内部所有的管理层,都在加班加点的“改问题”,马明哲是铁了心要与国际接轨,所以除了在股东进入董事会是法律不允许这一条之外,一律按照对方的要求来。
不管问题大还是小,也不管麻不麻烦,提出一个,就改一个。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马明哲的眼光,所以内部阻力其实很大。
比如财务上,我们的老会计都有自己的老一套,看着被挑出来的一大堆问题,对他们说你们不懂我们的国情,在我们这是必须要这么处理的。
对方却不会管什么国情,也不会管在你们那有什么不一样,反正我的标准,才是必须要这么处理的,至于你们的“必须”,不行就是不行。
像这类分歧还有很多很多,但是马明哲全都压下去,无条件支持对方的要求。
这一年,平安可以说是脱了一层皮,到最后整改完成,全部达到摩根和高盛的要求,过程很艰难,但这是真正的脱胎换骨。
此时的平安,体量虽然依然比较小,但是内功却无比扎实。
外人不知道,只是觉得平安花钱请人来挑刺。
而马明哲知道,平安不再是以前的平安了,已经长出了翅膀。
未来在寿险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国平安越飞越高!
《未完待续》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