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名人故事] “上好佳先生”施恭旗

时间:2017-11-9 13:32 0 449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施恭旗,上好佳集团荣誉董事长,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在中国,说到“施恭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说到“上好佳”,却无人不晓。

就是他,上好佳集团荣誉董事长施恭旗(Carlos Chan),将“上好佳”产品成功引进中国,并打入东南亚国家。

这位东南亚著名的菲律宾华裔商业大亨,因为他的“上好佳”产品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也被菲律宾人亲切地称为“Mr. Oishi”(上好佳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是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一直致力于促进中菲两国经贸、文化交流。同时,他还是一位慈善家,曾荣获中国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他低调、谦和,待人宽厚仁慈。

他是如此低调,以至于多少年来,直至现在,很多大陆人都以为“上好佳”是上海产品。

他说:“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不善于演讲,我喜欢自由。”

中国梦

1941年施恭旗出生在菲律宾一个华人家庭,父母是福建移民,他是家里的长子。1946年,他的父母创办了晨光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做咖啡和淀粉等产品的代理销售,逐渐发展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上好佳休闲食品,并成为领军企业。在菲律宾成功后,施先生开始将眼光瞄向中国市场,并于1993年在上海投资建厂,成功将“上好佳”引进中国。

施先生说:“从小我就梦想去中国,去上海。小时候在华人区跟父母去看电影,那时候中国电影里都是上海的景色。我从电影里看到,上海是个很发达的城市,所以,我一直很想往。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要去大陆,我一定要去最中心的地方。中国毕竟是我的祖藉国,我的根在那里。”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施先生就经常到中国了解国情,走访市场。他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能进入大陆市场的话,是菲律宾的几倍。所以我继续去,去交朋友。你去一个地方,你要找一些当地的人来帮助你。我记得那时马尼拉还没有直飞上海的飞机,要从香港转机,当时飞机上就我一个人。”

他一直在准备着,等待机会,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开始对外开放,他抓住了这个机遇。

施先生说:“改革开放前,市场规定我们,本地销售只有20%,80%的产品要出口。邓小平南巡后,产品没有限制了,可以100%在中国销售。”

所以,他非常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他说,有时候我跟上海的经理说,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

1993年,施先生以其独特的眼光,敏感的市场观察力将上好佳食品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并逐渐发展壮大。目前,上好佳在全中国各地共有15座工厂,同时,他还将企业拓展到泰国、越南、缅甸、印尼、柬埔寨、印度等东南亚国家。

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他也培育了很多中国的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现在他的经销商都富起来。所以他感谢邓小平,很多人都感谢他。

施先生说,“这些经销商从上好佳赚了钱有点技术后,他们转入房地产。最初见面时,他们都是骑自行车,现在都是BMW。所以,我们去中国旅游都有朋友,我带当地的菲律宾朋友去,他们都会出来接待。”

施恭旗先生说,中国是我的祖藉国,我的根在那里。 (中国日报 )

融合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3年施先生刚开始在上海投资建厂时,也碰到很多困难。

施先生说,“刚开始的时候,工厂工人和我们派过去的经理有点理念不同,存在文化差异,他们不信任外来的人,不信任我们华人。工人天天闹,他们害怕会失业。”

“我们派过去的总经理,也是菲律宾华人,后来打电话说,我们要撤了。”

“我说,你先不要撤,你等等我,我会过来。我过去后,跟他们谈,问他们有什么问题,谈了一个小时,他们开始对我有礼貌了,拿椅子给我坐了。”

那时,中国国营企业刚开始和外国公司合作,中国工人不了解外国公司,没有信心,没有安全感。他们认为他们工人才是老板,他们就骂单位的中方总经理,把企业卖给外国人,把利益出卖了。

施先生说:“那个时候中方的总经理压力也很大。此外,他们还担心在合作中外资慢慢强大了,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会失业。”

但是施先生的利益就是共赢,他跟他们坦诚沟通,他们提出来的要求,他认为合理的,就给他们满足。

那时候上海上好佳工厂有将近800名工人,工人薪水很低。施先生说,我就给他们调薪,调整了两次,还帮他们改造食堂,让上夜班的工人能吃上热饭。中国南方都没有暖气,我就给他们装暖气。

慢慢地工人就信任他了,觉得菲律宾华人老板还是不错的,还是关心他们的。

施先生说:“那时闹得很凶,我就对那个经理说投票,一人一票,来选择对这个厂的去留。当时国内还不习惯民意调查,上海市区政府观念也还比较保守,有人跟我说不要这样。我说这样很容易解决啊,你说我们走就走,你说我们留下来就留下来。结果,90%的人要我们留下来,后来就不闹了。”

经过多年的磨合,现在上好佳从菲律宾派到中国的经理跟中国的工人都能沟通了,也能和谐相处了。

“我相信沟通总是能解决问题,如果真的不能沟通,到时就撤了吧,”施先生说。

管理理念

“上好佳”投资成功有三个秘诀:懂行、投入和资金。懂行,就是要懂那个行业,投入就是要去管理,要用心。在“上好佳”,资金不是排在第一位,排第一的是懂行。行业有了,才要有人投入,第三才是资金。

“上好佳”从1975年起就开始在菲律宾做了,去中国投资时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并且在菲律宾有一个团队,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因此,施先生敢来中国,是有把握的,他是懂行的。

施先生说,“在管理中,管理人比资金重要,我们的管理人都是从菲律宾带过去的,脾气都挺好。”

这些从菲方派到中国的人员均来自菲律宾知名学校,受的教育以及学历、品格、性格方面相对平均,来之前都分别在菲律宾培训过,且能适应这个企业文化,基本上能够融入。

施先生说,在管理中要适应,适应中国人的文化和习惯。多沟通,多投入。要善于用人,相信他会做得比我好。

目前“上好佳”在中国有一千多经销商,15个工厂。大陆本地员工一万多人,从菲律宾派到中国的有100多人。这100多名从菲律宾派过去的人,一半是菲律宾华人,他们是管理层。另外一半是菲律宾人,他们管技术,管生产品质。

每个厂都有一个菲律宾派过去的厂长,还有一个中方协助他的,都是中方和菲方两个高层配合管理。

施先生说:“以前我父亲教我,他说做生意啊,就像种花一样,你要天天浇水,它才会绽放。所以我们去任何一个国家,都抓住经营没有放松。有的人为什么不成功,就是跟人家投资,就放给他了,这样你的技术,你的经营理念,你怎么样做推销,没有传过去。”

施先生还把新的设计观念,包装技术带到中国。九十年代初,国内的食品都是用透明塑料袋装的,非常简单,“上好佳”把文化食品的包装理念带进中国,以至于当时很多人以为上好佳的包装食品都是进口的。

生活在华人家庭,学校教育是一部分,家庭是更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施先生创业、做人、以及家庭教育中,都贯穿了儒家思想,现在他也把中国这种传统文化和精神传给他的孩子。施先生6个孩子,分别取名:学舜,学礼,学善,学志,仁美,雅仁,从中可看出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今,他的6个孩子都非常出色,分别在家族企业不同领域中独挡一面。

施先生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就两个字“和谐”。

这么多年来施先生始终坚持一点,就是给员工安全感,不随便裁员。“上好佳”的经销商都是做了20多年的,基本上没有换人。有的时候成绩做的不好的时候,他会派市场部的人去支持他们,调研,改进。现在他和经销商基本上都是十几、二十几年的朋友,都变成像家人一样。”

在施恭旗先生的赞助下,八名山东著名书画家赴菲律宾薄荷省罗博市,在他捐建的罗博技术培训学校里为当地师生现场演示中国书法、绘画。 (中国日报 )

中国特使

在菲律宾出生、长大,后来又去中国做生意,一方面他对中国很有感情,另一方面跟菲主流社会也很有交往关系,并且又愿意做中菲友好的事情。

他与中国和菲律宾两个国家的关系处理的都非常好。他认为两个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了,共同发展,这样两个家乡都好。

他说,“我认为所有的海外华侨都要帮助我们的祖藉国。每一个人出一点力,我们中国就更好过了。”

施先生说,现在中菲关系有点摩擦,这个没关系,昨天我就跟我们的客人说,你说菲律宾人会排华吗?不会。你看你们来了,他们都挥着中国的国旗欢迎你们,你说他们真的排华,他们会有笑容吗,他们的表情会自然吗?

他也跟大陆来的客人说,你要把菲律宾的人民跟政府分开,跟中国作对的是几个人而已,大多数菲律宾人是没有什么反华的。

施先生说,因为我们是华人嘛,我希望大环境好。在我心里,我爱中国,也爱菲律宾。我为什么喜欢带菲律宾人去中国看啊,因为中国现在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发展,现在带他们去看,我们也高兴、自豪,我们的地位也提高了。

在施先生的大力推动下,先后促成了中菲两国薄荷省和江西省的友好省关系,巧克力山和庐山的姐妹山,安徽省和甲米地省的友好省。福建漳州龙海跟菲律宾的赫罗那(Gerona)签了意向,赫罗那(Gerona)和合肥也签了姐妹城意向。

多年来,施先生从没有停止过回馈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饮水思源,回馈社会,”这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施先生一开始捐了200万,后来看电视,看到解放军救灾的场面,看到很多很感人的故事,他深受感动,又追加了1000万,最后,总共捐了1300万元给四川灾区,其中100万是上好佳公司的产品。

2008年8月,时任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来华参加奥运时,在施先生建言下,阿罗约总统访问了四川地震灾区,去了都江堰,当时是8月,天气很热,阿罗约去了帐蓬,去安置房,看那些灾民,带着的是上好佳礼品,也是施先生亲自陪着去的。

他还促成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一百名中学生赴菲律宾薄荷省疗养。

当时菲律宾总统阿罗约(Gloria)要去北京,临上飞机前,施先生打电话给她,说:“你跟胡主席见面时说,建议请100名汶川地震小孩过来疗养,公司负责接待。”施先生说,后来阿罗约总统真的跟胡主席说了,当时,胡主席很高兴,那个规格很高,中国和菲律宾政府都很重视。

施恭旗先生给菲律宾著名旅游点罗博河捐建的河道灯,给夜游罗博河的游客带来不一样的风景(中国日报)

施先生也热爱菲律宾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2013年菲律宾薄荷省(Bohol)遭受地震时,他慷慨解囊,前后共捐款近70万人民币。

菲律宾薄荷岛的人称施先生为“养父”,每次施先生到薄荷岛,他们都非常热情,特别是孩子们,因为施先生给他们捐了钱,修了学校,孩子们对他非常感激。

为促进薄荷省当地旅游,施先生还请广州一家公司给当地著名旅游点罗博河游览河道装上彩灯。施先生说:“因为白天很热,希望游人利用晚上来游览。”

施先生还多次请蜚声国际的菲律宾著名罗博儿童合唱团到中国演出,请菲律宾亚典耀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教他们弹古筝,拉二胡等中国传统民族乐曲,教合唱团的孩子们唱中国歌曲。

去年,施先生去山东时,和当地政府共同出资将600多年前,不幸染病逝世,葬于山东德州菲律宾苏禄国王墓地进行了修缮,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山东德州苏禄国王墓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菲世代友好的一段历史。

他希望中菲之间延续了600年的情意能继续下去。

未来

如今七十多岁高龄的施先生身体健康,他依然经常来往于中菲及世界各地。在马尼拉时,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打一个小时的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他非常喜欢旅游,他说,我很自豪,全中国33个省,我都去过了。我小学、中学念地理时,我就希望能都去,后来实现了。九寨沟去了十几次,还请菲律宾一些部长、参议长都去过。

他还特别爱看表演,说起看表演,他眼睛一亮,立即兴奋起来,说,中国的表演最棒了。每次回到中国,他晚上都要选当地特色表演看,如:在杭州看《宋城千古情》、桂林看《刘三姐》、去云南玉龙山看《印象玉龙山》、看杨丽萍的《云南印象》,西安《长恨歌》,北京去老舍茶馆等。

目前上好佳集团在林语堂的故乡——福建漳州平和县,正投资建设上好佳在中国的第16个工厂。

说到中菲关系的未来,施先生说中菲之间要加强沟通。他说有位菲律宾官员在谈到中菲关系时说的特别好,她说“我们不能选择邻居,但我们可以选择友好相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