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华人世界
›
公务员夫妇为生二胎假离婚败露 5月大胎儿被流产 ...
菲龙网新闻部
有 492 人收听 TA
192172
主题
191584
回复
4399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华人世界
订阅
|
收藏
(
2965
)
菲龙网新闻部发布过的帖子
0/1253
青海省纪委通报违反八项规定典型:趁上级领导父亲去世送2万礼金
0/1260
湖南纪委通报谢高进被开除党籍:大吃大喝并食用野生保护动物
0/1484
罕见!今年中纪委这份名单点名十“虎”,“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吗?
0/2658
欧洲“气荒”,武契奇却很淡定,因与普京有约!
1/2762
普京这堂“历史公开课”,不简单!
0/1545
五省市同日宣布省级党委常委履新,其中四人为“戎装常委”
0/1231
“台独”分子逃到海外怎么办?专家:通过司法协助条约缉拿归案
0/1166
中纪委机关刊披露!市委原书记带头违纪,落马后当地一大批干部被查
0/1108
外交部严正警告:不要一错再错!人民日报五天连发五问,揭批美方种种谬论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公务员夫妇为生二胎假离婚败露 5月大胎儿被流产
时间:2014-1-17 09:59
0
69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一家市级医院中,医生和护士正在为孕妇进行计生检查
二胎“梦断”的公务员夫妇
一个多月前,三十多岁的吴怡做了引产手术,孩子五个月大。
她一共怀孕三次,第一次儿子出生,第二次主动流产。最后这一次想偷偷留下来,被逼着“做掉”了。
她和丈夫郑彤都是小县城里的机关公务人员。这份在当地令人羡慕的工作,致使他俩失去了可能迎接的第二个孩子。意外怀孕后,两人试图以假离婚、假结婚的方式保住这条性命。但最终,他们在当地计生部门和双方单位的强大压力面前,败下阵来。
“你不能再流产了”
对吴怡夫妇而言,2013年可能真的是世界末日。
他们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吴怡在县城做公务员,工资虽然不高在当地也算稳定,郑彤是某局的小领导,收入比妻子高一些,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生于70年代的两人,有个九岁的儿子,每天朝九晚五,接送孩子上下学,日子平淡而踏实。
但正如吴怡的微信状态所言:“Single is simple,double is trouble。”这句话有了别样的意味:意为一个简单,两个麻烦。
2013年年初时,她意外怀孕,和丈夫商量后,主动去当地医院做了流产。那时,他们从没想过要个二胎,因为除了罚款之外,代价是沉重的。
当地执行和全国所有基层单位相同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票否决”制:涉事党员干部,将予以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的“双开”处分。同时,如果具体部门年度计生目标考核未达标,将被取消一切综合性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拔晋升,任期内被否决两次以上,将被降职或免职。
一位岁数很大的同事跟吴怡说过,自己曾参与了一件“挺吓人”的事儿。90年代某年,当地计划生育率超标。为达标,所有当年超生的,包括大月份孕妇,全都被拉到医院,强制引产。此事被当地人称为“大屠杀”。
郑彤也知道一些“前车之鉴”。有几个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试图隐瞒二胎情况,被发现后没等单位开除,自己主动辞职了。
此外,吴怡当时发生了些意外,出现流产不全的危险。事后医生告知,她不能再次流产了。“我们都是成年人。”郑彤自责地解释,两人平时很注意保护措施。
可几个月之后,吴怡又一次意外怀孕。
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吴怡的身体很难再承受第二次流产的压力,可能会面临大出血、胎盘粘连等风险,往严重了说,将再也无法生育。
除了医嘱,两人也考虑过家庭因素。
“再生一个,对小孩大人都有益处。孩子是独生子,比较孤单。往坏了说,以后万一有什么闪失或意外的话,我们年龄大了心理承受不了。”郑彤谈起当时的“私心”。前些日子有新闻报道,一位60岁失独母亲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生下了双胞胎。她认为,哪怕40岁再生,都已经太晚了。
生与不生,在郑彤心里原本占一半一半的分量,架不住妻子态度坚决,急哭了好几次。而双方的父母思想很传统,觉得多一个孩子没啥不好。最后,夫妻俩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他们显然低估了形势,在强大的计生压力下,一切侥幸心理都是螳臂挡车。
铤而走险
通过选择题加排除法,似乎出现了一线希望。
郑彤参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中,可以按时间间隔生育二胎的所有情况,包括“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须经鉴定)”、“夫妻双方为双独”等七种严苛的情形。
两人各自有兄弟姐妹,孩子也很健康,均不符合条件。
身边多少耳闻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有人花了四、五万块钱,给孩子假办了残疾证,耗时费力地打通关系,最终获得了二胎资格。
“据我了解,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很健康。”吴怡说。
这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提前准备,并不适合临时抱佛脚的他们。后来,经过百度“计生”、“二胎”等贴吧,以及一些有同样需求家长的QQ群里的经验,郑彤决定采用“假结婚”的办法。根据规定,再婚夫妻,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按间隔可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前提是,他们需要先离婚,再找一个未婚男子和吴怡结婚,两个手续都得是货真价实的。
两人以最快的速度办理了离婚手续,四处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
“这不像人才市场,可以在报纸上、网上发个招聘信息。”作为“原配丈夫”,郑彤有点尴尬,“涉及男方的声誉,身边的朋友肯定不行。”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以1万多元的酬金,找到了一位愿意做“假丈夫”的男子。郑彤出面,将真实情况和可能的后果都说清楚。对方很理解夫妻俩的不容易。只因为没结过婚,他并不清楚“一个小孩的意义有多大”。
郑彤陪着该男子去办理手续的时候,负责计生工作的大姐一眼就看出这是“假离婚”。但她说了句话:“你(指该男子)平时也不怎么会干事儿,但这次做了件好事儿。”大姐痛快地盖了章。这句话让郑彤觉得暖暖的。
结婚证顺利地拿下来了,到区里计生委办二胎申请的时候,卡了壳。
做体检的时候,吴怡被发现已经怀孕。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直接判断出这是钻法规空子的“假结婚”。并当场告诉吴怡,她这种造假情况,今年已经遇到三起,不久前刚有一位妇女被劝做了引产。
郑彤觉得之所以被怀疑,主要是因为离婚和结婚之间的间隔较短,妻子又已经怀孕了一段时间。“时间太仓促。”他分析,“至少也证明,我们不是早有预谋的。”
事情败露后,计生委拒绝了二胎申请。那一天,郑彤接到计生部门打来的电话,要求他把申报材料领回去,并自行带吴怡去做人工流产,“这个事儿就既往不咎了”。
他第一反应是不屑。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的,除非走法律程序起诉自己,可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和理由啊。所以,过了一个星期,他根本就没理这茬儿。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郑彤的想法“太天真、太单纯”了。
耻辱
“敬业”、“高效”和“过于强大”,这是夫妻俩对计生部门的评价。
如果继续坚持这次是真结婚,也不是没办法。工作人员告知,可以把孩子先生下来,然后我们去做DNA鉴定,看看“到底是你前夫的还是现任老公的”。只要被查出是和郑彤生的,就要算超生,结果按“双开”处理,交罚款。
计生委迅速而详细地调查了两人的社会关系,并电话通知了各自的部门领导和户籍所在地的计生部门。
首先发难的是吴怡的单位。
“这孩子你坚决不能要。”找她谈话的主管领导上来就说。并告知,要了,单位和其他同事的提拔会受影响,评优资格也都没有了,“就因为你一个人”。如果坚持,整个单位的人都记恨她。而且,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挺着个大肚子去上班,“全国都会知道”,“这个脸你丢大了”。
吴怡很难评价这是不是“威胁”。“我只不过想生个孩子,怎么就成罪人了?”她不服气,和领导顶撞起来。“大不了我辞职!”
几乎是同一时间,郑彤那天刚到单位,就有领导打来电话,要他去办公室。进了门,他就什么都明白了。平日里领导跟自己关系不错,话也说得很直白—如果不主动做掉孩子,就两种情况:一,主动辞职;二,以违反国家计生法规为理由被单位开除,而两者都得交纳数额不菲的社会抚养费。
“有什么能比一条命更重要呢?”当时,郑彤心里满是这个“冲动的想法”。
后来,单位派人“一遍又一遍”地敲警钟,郑彤心里动摇了。
他算了一笔账,按照计生法规,社会抚养费按家庭年收入的3到5倍处罚,自己和妻子每月工资加起来6千左右,保守估计得缴纳18万,多了就得20万开外。如果执意要这个孩子,两人都得被辞退,当地没有几家企业,30多岁的年龄也并不好找工作。
“一个孩子,已经有点吃紧。两个孩子,未来都要上大学,还要考虑生活成本。”他明白,一切都从头开始谈何容易。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时,妻子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平日里,吴怡性格文弱,即使受了委屈也都会把话藏在心里。两人少有地争吵起来。
“我得从维护家庭的长远利益考虑。收入非常重要,都丢了工作,你就是生下来还得考虑抚养的责任呢。你怎么承担?”郑彤的劝说,换来妻子直到深夜的低声哭泣。
这个时候,双方的老人也因同样担心的理由退缩了。
就连还在读小学的儿子都态度鲜明地反对。当时夫妻俩曾问他“想不想要一个弟弟妹妹?”孩子的回答是:“妈妈要是把工作丢了那(加重语气),不能要!”孩子平时都是家里老人带着,估计也是听长辈们说的,此前他就不是很情愿。夫妻俩推测,可能因为是独生子女,五六个大人一直围着他团团转,担心“多一个孩子可能会抢夺大人对他的爱”。
“怀孕,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吴怡觉得很无力,“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坚持,仿佛成了耻辱。”
“这个歉我永远不会道的”
动了,又动了。
肚子里的孩子每动一下,吴怡的心也跟着颤一下。
因为发现时已经较晚,又忙前顾后地操办假结婚,已经拖到怀孕四个多月,孩子胎动很频繁了。
唯一的希望是,在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医生告诉她,以她三十多岁的年龄,以及上一次流产的过程,做这种大月份引产风险太大。建议她跟单位说一说,最好还是把孩子生下来。但大夫也说,相应情况只有在手术过程中才能下结论,所以不能提前写出相应的证明。
她抱着忐忑的心情,将医嘱告知领导,得到的回答是:那也不能要,如果担心当地的小医院有风险,可以去大医院,找好的医生。
言语间,透露着不信任。吴怡明白—因为自己的“前科”,现在说什么都被认为在故意撒谎。此前她已经照过B超,得知孩子长得很漂亮,是个男孩。
郑彤回忆,有位了解情况的同事告诉他,即使因身体情况,让你生了,结果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也是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来处理”。
经过愤怒、权衡、挣扎以及绝望,吴怡妥协了,同意去做引产。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她天天以泪洗面。
11月份的某天,他们早上五点多就出门,七点多钟到了省里的一家大医院。“去的时候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回来的时候,就没了。”郑彤一路都在想。
排队人多,吴怡身体吃不消,郑彤又托关系走了后门,试图提前办理手续。医生诊断后拒绝收治,因为这属于计划外怀孕的引产手术,没有相关部门出示证明就不能收。忙活了一上午,心情复杂地郑彤又赶回县里,找到计生委盖了个章,交给大夫才算了事。
“孩子很健康。你为什么不偷偷把孩子生下来呢?不要做这个手术了。”医生很遗憾。就连照顾她的护士也惋惜,护士的姐姐遇到相同的情况,最后辞职把孩子生了下来。
“可能我们跟她的情况不太一样吧。”吴怡苦笑。如果病人坚持,医生也只能劝到这份上了。“我多希望,医生跟我说,这个手术你不能做,坚决不能做。”
住院一天后,手术开始。吴怡记得,是下午五点进去的。
躺在床上,一旁的医生盯着B超,说动了动了,快扎。她清晰地记得,随后肚子上注射了某种液体,可能带有毒性。因为她感觉到,慢慢地,孩子的挣扎越来越微弱。
很难形容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好像小孩要跑,大人在后面追他,要弄死他。”她的意识到此中断了。
郑彤和丈母娘坐在门外,3个小时,没有任何交流。那扇门是如此熟悉,自己第一次做父亲的时候,曾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如今,天地之别。
门开了,吴怡被推出来。郑彤说,妻子看上去面无表情,“不痛不痒的”。丈母娘哇地哭了,他则在一旁宽慰,以后等条件成熟了,咱们再生,再生。
大夫拉住郑彤,询问孩子的遗骸是自己带走,还是留给医院。征询吴怡后,他选择了后者。他俩从没见过这个五个月的男孩,不敢看。
“我已经崩溃了,至今我还不理解我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她怎么承受得了。”郑彤说。
两天住院休养期间,县计生委和吴怡的单位各自打来电话,催促把医院的引产手术证明送过去。后来,郑彤的领导曾主动表示关心,说“事情办得比较仓促”,也是没办法。
一个月后,吴怡开始上班。按照当地政策,因为没有准生证,怀孕后做引产或流产都是自费的,4000多元的费用不能报销。
如今,单位领导对她态度不冷不热的。有同事劝吴怡,领导现在对你意见挺大的,要不找个时间再去道个歉吧。
“道歉?”她笑了,“这个歉我永远不会道的。”
夫妻俩与其说是缓过来了,不如说是渐渐忘却,麻木了。时不时地想起来,心还会哆嗦那么一下。
郑彤希望,儿子长大以后,永远不要记得这件事儿。“我们老了以后,他会体会到的。”他解释,“对他而言,这将是个很残忍的真相。”
一个公务员的“二胎梦”
李敏一直想多要几个孩子。
在她看来,这可能是某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无关财富、地位和工作性质。
但她自认为是整个社会里,最不能生二胎的那一类人。身为一名公务员,特别是在对计生工作有所接触的前提下,她深知多生一个孩子,将使自己的工作和前途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当“单独可生二胎”的消息传来时,她天天盼着北京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她已经35岁,再晚一点,就来不及了。
“光欠”与“李八百”
“我们就你这一个孩子。”母亲曾对儿时的李敏反复强调。偶尔,还会补上一句,“而且是个女孩子。”
那时候,她并不理解这话背后的意义。只记得,父母加班的时候,自己便丧失了人身自由,被锁在房间里,哪也不能去。窗外是同龄人玩耍嬉戏的打闹声,她只能在“小黑屋”里写作业,眼巴巴地等待那扇门能打开。
“孤独,好像全世界就你一个人。”她回忆。
当自己成为母亲后,李敏渐渐明白,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女儿。
李敏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母亲是位国企工人,父亲是位教师。两人结婚时,正值1970年代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那是一个无论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强调政治觉悟的年代,工人和教师同样要响应这个号召。
李敏的家乡,很多居民刚刚完成农转非,家里大多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在“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依然有不少人选择多要几个孩子。这种与政策相悖的选择,会招来一笔超出承担能力的罚款,或失去工作岗位的处分。
一些李敏同龄人的小名,能够反映出处罚措施的严厉:光倩,即“光欠”,孩子父母借钱交了罚款,一贫如洗又欠着外债;“李八百”,因为超生,被一口气罚掉800工分,对挣工分的农村家庭来说,好几个月白干了。
这种影响是沉重而持续的。一对在当地某国企当工人的夫妻,因为生了二胎,双双被开除公职,只得回老家靠几亩果林维持生计。如今两个孩子已经工作,一家四口的生活依然艰辛。
这样的大环境下,李敏的爸妈选择“只要一个孩儿”,她也因此成为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
25岁那年,李敏正式成为一名公务员,在乡里的计生办办公。这不是她的主抓工作,但身边同事们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她多少“耳濡目染”,了解了具体计生工作的难处。
“一票否决制”
这显然是份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计生工作一直是乡里的重点工作,有一项指标不达标,就会面临“一票否决”——失去参评优秀党委和优秀乡镇的机会。除了做好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免费发放计生用品等前期工作,还要联合村委会进行挨家挨户的孕期妇女普查,并即时上报。
一旦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将会面临一场“立体式”打击。
一位做计生工作的老同事说,多年前,也发生过荒唐事儿。
某村一位妇女已经超生两个女孩,这次好容易照了B超确定为男孩,人便东躲西藏。随后,乡长带队,乡里的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卫生部门与计生部门联合出动,来到该村民家进行劝说,希望做通思想工作,主动做掉孩子。
不出所料,大门紧闭,里面的人拒绝配合。半天过去,几十号人最终做了这么一件事儿:任凭老人嚎、孩子哭,最终把藏匿孕妇的房子给拆了,以此对村里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该妇女被控制后,上厕所的时候跳窗而逃,并躲过层层“追捕”,最终生下了孩子。后来,这一户给男孩起了个小名,叫“狗追儿”。
计生工作人员下基层,家家户户都关起大门,“避瘟神似的”。早年间,如果实施强制引产,计生工作者会买好营养品、衣物甚至卫生用品,去卫生院安抚。那可是主动上门挨骂,一家子人会挑最难听的字眼,“问候”工作人员的好几代先人。
“老百姓不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李敏说。如今都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不允许再采用任何强制性手段。
李敏所在的单位,上至领导,下至科员,没有一个人选择生二胎,孩子都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
这不仅仅是为了起示范带头作用。按计生法规,生二胎要缴纳一笔社会抚养费——因为多一个孩子,很多方面都要占用社会资源。这笔钱按照全市上一年公布的人均生活水平为基数(农业、非农户口基数不同),以3至10倍的倍数进行处罚。“执行3倍的情况很少,一般是5至10倍。”一位负责人介绍,“18万是起步价,最多罚36万多。”
和普通老百姓不同,公务员群体要面临的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胆敢以身试法,将会被“一票否决”,丢掉饭碗。
2003年9月1日《北京市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对独生子女家庭做出具体的奖励规定,并明确了违法生育(没经过审批生二胎,便属于违法生育)的处罚:党员干部,要接受党纪处分,公务员开除公职。“也就是舆论常说的‘双开’,是全社会人群中后果最严重的。”该负责人说道。
“你连工作都丢了,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再生一个孩子,没人敢。”李敏评价,“公务员群体,是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的。”
再生一个的勇气
李敏认为,自己将是“单独可生二胎”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多年前,她曾听闻过这样一个故事:临镇的某个小领导,为了再生一个孩子,又不被“双开”,妻子怀孕后一直瞒着外界。孩子出生后,户口悄悄挂在了别人家的户口本上,法律上并不认可其与亲生孩子的关系。即使这样,还成天担惊受怕。
在她看来,有本事生二胎的人群,根本不在乎多生几个:“有钱人”早就生了,无非多交点罚款,现在有能力还没生的,也就是公务员这一类人了。
收入稳定,是公务员最大的一个优势。虽然如今的奶粉钱越来越贵,但养活两个孩子对她而言还并不算吃紧。此外,他的丈夫经营一家小企业,如今两人在镇里住着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还有辆轿车。丈夫有一个姐姐,是非独生子女。两人的情况,正好符合眼下“单独可生二胎”大致的条件。
此前,北京市已放开了“双独”生二胎的政策。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女方满足生育间隔不少于4年,或者年龄不低于28周岁这两个条件之一,可以向计生部门申报,经过1个月左右的审批,以及一个月的公示期后,“就可以准备怀孕”了,不用再缴纳社会抚养费。
但李敏单位里满足“双独”的同龄人,都不打算生二胎。哪怕如今“单独生二胎”的政策逐渐明朗,很多“单独”的同事,也没做考虑。
李敏解释,工作升迁是个重要因素——一个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经过考察转正,已经二十四五岁左右。熬到可以升副科的年头时,可能已经28岁左右,这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生育。接下来要花心思扑在工作上,努力争取正科的职位。到了30岁出头,好不容易熬到提副处的时间段,可能将面临去市里挂职或去偏远地区锻炼的情况,“如果这时候怀孕了,很可能就失去机会”。而这几年,也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龄的后期了。身边的几个同事,都选择以事业为重。
此外,多一个孩子的成本也令不少人望而却步。虽然小镇的消费水平比城里低了一截,但投入在子女教育等方面花费和精力,以及长大后就业、结婚方面的压力,令很多同事产生“一个孩子就够受的了,两个孩子活受罪”的想法。房子,更是个要命的问题。
李敏和大家想法不一样。儿子上一年级,她工作之外的主要责任就是带孩子参加课外班。她一直告诫儿子,不能凡事依赖父母,包括以后房子的问题,也得自己承担责任。哪怕有了第二个孩子,她也会灌输这种理念。
现在政策眼看松动了,夫妻俩有想法,两边的老人也都挺支持,就连自己7岁的儿子雷雷都催促,想要个弟弟或妹妹:“天天一个人玩没意思,我把自己的玩具分给他(她)。”
李敏想起了自己被关在“小黑屋”里的童年,她不想让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就怕自己赶不及了”
如今,李敏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过年。
每年年三十儿那晚,她带着孩子在三个家庭奔波:晚六点多,先去孩子奶奶家,吃顿饺子。到了九点多,丈夫留在父母家,她开车带着儿子去姥姥姥爷家——推开门,等候多时的两位老人,马上张罗烧水下锅,再吃一顿饺子。等到雷雷犯困的时候,还得坐上车跟妈妈赶回自己家的楼房,一家三口等待新年钟声敲响。
儿子很厌烦这种状态,认为太折腾。李敏开导他:“这样多好啊,你一个人可以放三次鞭炮,别的小朋友都会羡慕你的。”
最近,她看了一组报道,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感同身受。自己爷爷奶奶那一辈,有个头疼脑热,父亲兄弟几个可以轮番照看。而等父母老了的时候呢?一想到这儿,她现在就觉得喘不过气来。
失独问题同样是她关注的。她所在的这个小镇上,有案可查的,也已经有十来户失独家庭了。市里每月补贴二百多元,区里再补贴五百多元,初步制定的政策是,等他们老了,可以免费入住养老院。每想到这儿,李敏就会一身冷汗:“我能活到现在,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儿。爸妈生生担心了三十多年啊!”
现在,李敏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爸爸去哪儿》,她觉得育子是幸福,而不是负担,是一种享受。
明年,她就35岁了。身边一个岁数比她大的朋友,因为工作忙一直拖着没生孩子,后来做产检的时候,得知胎儿是先天畸形,一家人愁得不知所措。她解释,35岁是道坎儿,过了这岁数,晚一年,生下先天疾病或体质孱弱孩子的几率会翻倍增长。
“那时候再打掉,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儿。”她现在也忐忑不安,只盼着政策最好早一天到来。
早在几年前,她就有生二胎的打算,衡量了一下风险性,还是放弃了。虽然着急,可她不敢提前做怀孕的准备:“万一最后政策没出来呢!这孩子是生,还是打掉?”
“现在,就怕赶不及了啊!”李敏期待中带着忧虑。她深知,这也许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公务员
,
胎儿
相关帖子
信不信由你 菲孕妇称有“阿素旺”妖怪入屋
移民局承认马尼拉国际机场再现人龙
坦桑尼亚解雇近万名学历造假公务员
监察署提醒公务员提交SALN期限
杜杜曼中心洗手间 惊见胎儿
搁浅大亚湾死亡抹香鲸体内发现胎儿
菲人民力量革命31周年 撕裂对抗中度过(多图)
回应20亿存款指控 总统府指杜特地贫寒出身
厘务局官员涨工资 能避免贪污?
政府为公务员法律辩护基金拨款两亿元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