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赣超”这样“长”出风格(我运动 我快乐·群众体育赛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4872
主题
75326
回复
9572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60
“让更多人看见中国的生态之美”(我和中国的故事)
0/63
【侠客岛】这些领域,要采取超常规措施
0/63
传统港口如何智慧“转身”(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0/76
太空千日 收获满满(科技视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0/86
养老+金融 守护“夕阳红”(深度观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0/66
共建开放型亚太经济 推动中韩关系行稳致远
0/68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
0/71
新华时评|接棒APEC2026 领航亚太合作新征程
0/61
国际锐评丨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赣超”这样“长”出风格(我运动 我快乐·群众体育赛事观察)
时间:2025-11-3 16:54
0
6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1月2日晚,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赣超”)决赛最后一场打响,经过90分钟激烈角逐,最终赣州队战胜宜春队,夺得首届“赣超”冠军。
自7月12日揭幕以来,“赣超”66场比赛累计吸引120余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场均1.8万余人,单场观众最多时有50168人,创下江西举办体育赛事单场观赛人数之最。
“城超”多地开花,“赣超”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近日,人民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寻。
在借鉴中创新
在11月2日晚的赣超决赛中,赣州队球员卢欣在第六十四分钟头球得分,个人进球总数达到12粒,荣获“最佳射手”称号。“为家乡而战,必须拼尽全力,一定不能让学生们失望!”卢欣是赣州会昌县第四小学的体育老师,参加第一场比赛时,他一度紧张到双腿发软。当学校30多个孩子出现在眼前,熟悉的呐喊声点燃了他的斗志。
草根性,是“赣超”的鲜明底色:550多名注册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全部为非职业球员,涵盖学生、教师、厨师、出租车司机等不同群体。“观众为亲朋好友加油,球员为自己的城市而战,球赛带给人们满满的情绪价值。”江西省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贤敏说。
江西举办“赣超”并非临时起意,2021年,由省内各足球俱乐部参赛的江西省足球超级联赛就已打响。2024年底,江西省体育局计划将江西省足球超级联赛升级为以城市足球队为参赛单位的足球赛事,赛事名称增加“城市”二字,并于今年4月下发通知,7月正式打响新“赣超”。
“‘苏超’的爆火让我们震撼,也带给我们启发。”王贤敏说,为了把赛事办得更精彩,江西对原先的赛事方案进行了优化升级,还派专人到江苏“取经”。
6月下旬,“赣超”赣州赛区的主要运营方赣州文化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效江带队到江苏常州调研。“那天大雨倾盆,常州队主场对阵南京队,现场观众超3.6万人,球迷们的热情真的很感染人。”刘效江和团队撰写了考察报告,总结“苏超”值得借鉴之处。此外,他们还从“苏超”执行团队中聘请了3名运营人员,希望让成功经验在赣州落地生根。
改变一点点发生,“赣超”逐渐“长”出风格。从第二场比赛开始,“赣超”将江西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等特色元素搬上中场休息的舞台。8月31日,赣州队主场,4万多名球迷合唱《十送红军》的视频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次。各赛区迅速跟上,新余队主场迎战萍乡队的比赛间歇,《天工开物》主题舞剧丰富了观赛体验;在抚州队主场,《我在牡丹亭等你》唱响浪漫旋律,引得众人叫好。
主打一个“听劝”
“说实话,刚开始担心没人来看,我们还打算把门票分给各县区。”“赣超”票务系统试水时,赣州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廖凤灵心里直打鼓。然而,首轮比赛放出的8000张门票,仅20分钟就被抢完;第二轮比赛的2万张门票更是“秒没”,廖凤灵这才意识到低估了人们的足球热情。
要把“赣超”办得有声有色,江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首先要解决的是场馆问题,赣州原本打算把比赛放在南康区一座可容纳8000人的体育场,但怕场地太局促,最终决定改到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为此和场馆运营方反复协调。”刘效江说,这是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今年正式运营以来举办的首个万人赛事,为了确保大赛平稳举行,各方密切配合,一步步摸索。“附近没有地铁,4万多人同时散场,如果不及时疏散,会给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刘效江介绍,最终通过协商,赣州市公交公司每次投放100多辆公交车在场馆门口免费接驳,顺利解决了观众分流的难题。
“既然自己没有经验,那就主打一个‘听劝’——观众提什么,我们就改什么。”王贤敏说,尽管江西各地办赛水平参差不齐,但在每一轮比赛结束后,各地都会进行复盘,针对出现的问题与观众建议进行及时调整。
有网友观看“赣超”直播后发帖,“场地不太好,直播画质也不行”,九江很快对赛场草坪和设备进行了更换。有网友留言,“现场灯光太暗”,吉安用吊车吊起大灯给球场补光,同时加快对吉安市体育馆的改造。有观众吐槽,“球员球衣背后的拼音不好辨认”,球衣上的球员名字很快改成了汉字……
“球迷的参与度很高,不能辜负这份热情。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思路,优化体验,尽全力提高办赛水平。”王贤敏说。几个月来,赛事越办越精彩,观众的“吐槽”也越来越少,王贤敏和同事们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了下来。
提升“造血”能力
“门票很便宜,就赛事运营而言,的确入不敷出。”尽管“赣超”人气渐涨,但场地费、安保费、人员工资等赛事成本依然让人挠头。刘效江算了一笔账,即使有商业赞助,10轮常规赛下来,财政还需要投入400多万元。
“赣超”好不容易做起来,如何避免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境地?
“不仅仅是把赛事做起来,更要探索‘赛事搭台、经济唱戏、文旅添彩、城市受益’的融合发展机制。”江西省体育局宣传教育法规处负责人钟进华介绍,“赣超”采用“政府主导+地方协同+协会运营”模式,由江西省体育局和各设区市政府共同主办,面对门票收入与商业赞助支撑乏力的现状,各地纷纷想办法、出实招。
门票变身城市“文旅一卡通”,球迷可凭票享受景区、酒店优惠;为提振消费,各地积极打造第二观赛现场,开展“赣超”夜市,让球迷在球场周边、大型商贸综合体里以及公共露天广场等地,一边看比赛转播一边体验当地特色美食、购买特色商品。赛事期间,江西全省夜间消费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体育场馆周边商户营收普遍翻倍,其中,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赛区周边酒店预订量增加220%,餐饮行业整体营业额同比增长55%。
“以赣州为例,据估算,赛事带动的综合消费额已过亿元。”刘效江说,虽然“赣超”总体运营思路还比较传统,商业开发程度还不够,与“苏超”的消费带动水平还存在差距,但江西各地通过努力积累了不少符合自身情况的经验,为可持续发展闯出了破局之路。
南昌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江广金表示,擦亮“赣超”品牌,江西仍需要持续提高办赛水平,并通过完善青训机制,提高竞技水平,同时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他认为,要由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提升“赣超”造血能力,通过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把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记者 杨颜菲)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3日11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