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一匹赛马的“自由行”

时间:2025-11-2 17:19 0 6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匹身形矫健的栗色赛马,乘坐车头写着“香港马会”、挂粤港两地牌的厢式货车,缓缓驶入闸口,稳稳停在海关查验台前。
车门打开、挡板放下,赛马由随车人员小心翼翼牵下;交接后,两位身着藏青色工作服的海关关员随即上前,核对马匹身份信息并实施临床检查。随后,工作人员牵着马经过“马脸智能识别”通道,随着大屏幕上出现“识别正常”,这匹马便完成了一次从香港到广州的入境,全程不过10多分钟。
这一幕,已成为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运营7年来的日常。“如今,香港赛马会的赛马,在粤港之间跨境往返的频次已提升到每周‘三进三出’,累计已有超4万匹次赛马顺畅通关。”广州海关所属从化海关驻马场办事处主任张震亚说。
蓝天白云下,一匹匹骏马在从化马场的草地上自由驰骋。从化马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北部的从化区,广州亚运会后移交给香港赛马会,逐步改造扩建为世界级的纯血马饲养训练中心。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名副其实的“马儿乐园”。每周都有赛马来到这里休整、训练、撒欢儿,养足精神后再回香港参加比赛。目前,从化马场马匹约700匹。
作为内地首个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的核心区域,马匹长期、频繁、大量出入境,疫病防控监测至关重要。如何实现顺畅进得来、出得去,又守牢安全底线?广州海关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携手粤港有关部门实施“一次审批、多次往返”“暂时进境、全时隔离”等10多项创新举措,以最大程度便利通关,护航赛马在大湾区的常态化“自由行”。
“广州海关和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建立起疫病联合监测机制。‘联合监测、结果互认’有效统一了做法,为维护从化、香港两地马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香港赛马会广州办事处主任刘巍感慨,“从香港到这里的全程运输时间,已从最初的7小时压缩至4.5小时左右。”
聚焦“更多、更频繁、更安全”等新需求,广州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首创性探索开发“马脸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构建“马匹生物特征—烙印ID—芯片ID”生物特征数据库,实现马匹行进间的身份确认与异常自动预警,并通过“红外测温+芯片扫描”自动比对辅助监管,提高马匹智能化监管水平。
“以往,跨境马匹到达从化马场后,海关关员需逐匹核对进境马匹的身份信息,并拍摄马匹烙印号等照片。赛马性情躁烈,如果长时间在查验平台及车厢内停留,有可能引发应激反应,也存在人员受伤风险。”从化海关驻马场办事处监管科副科长李小雨说,通过“马脸智能识别”系统,对往返马匹实现“无感查验”,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99%,节约人力资源约30%。
粤港两地跨境运输马匹“马不停蹄”,大湾区“马产业”发展也在“快马加鞭”。据了解,从化马场计划最快于2026年举办常规赛马赛事,届时会有更多马匹频繁往返于粤港之间。“这将是内地首次定期举行国际水平的纯血马赛事,可以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引擎。”刘巍表示。(人民日报记者 贺林平 人民网记者 王雅蝶)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2日 第 06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