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4856
主题
75310
回复
9571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6
一场球赛的时光见证
0/51
从家乡出发 回大山任教(在一线)
0/54
一匹赛马的“自由行”
0/48
共赴深圳之约 共创美好明天——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年”
0/53
规模再创新高!一图了解第八届进博会新亮点
0/54
只要有听众,手艺断不了(传承)
0/55
心有山海 踏浪而行——写在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起航之际
0/52
担起“体育湾区”建设的使命(观沧海)
0/56
当奥运冠军走进思政课堂(师说)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时间:2025-11-2 11:29
0
7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赏百部优秀剧目,看千件美术、书法篆刻和摄影作品,与群众文艺团队在家门口相遇,边赏剧看展、边旅游打卡……10月16日至11月5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巴山蜀水间举办,广大观众品文旅大餐,收获满满、点赞连连。
舞台佳作备受好评
杂技剧《先声》里,演员们腾空、跳跃、翻飞,展现东北抗联战士英勇杀敌的场景;话剧《觉醒年代》多次谢幕,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
在本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革命题材文艺作品备受关注。观众得以“穿越时空”,感受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心、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志。
“一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先烈的崇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说,“我们更期待观众走进剧场看完戏,哭过、笑过之后有所感悟。”
现实题材佳作也收获好评。“话剧《生命册》是一部厚重的作品,书写了时代潮流下城乡间的生活变迁……”重庆观众谢莹说,“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这些都引发我的思考。”
“笑点不断,笑中有泪。”看过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湖北观众齐秋生说,“一碗饭”串联起中国农村从解决温饱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数十年变迁,“喜剧中包裹着深沉的人文关怀。”
本届中国艺术节期间,100余台(个)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亮相,展现新时代舞台艺术的累累硕果,带领观众领略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本届中国艺术节联动举办“青少年艺术创演周”,开展川渝中小学戏曲传承展演、青年戏剧优秀剧目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戏剧创作必须立足现实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基层,捕捉鲜活的时代脉动。现实主义创作既需要演员的精湛技艺,更离不开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真诚表达。”首场活动中,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表示。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赵聪说,本届中国艺术节关注青少年群体,以创新赋能艺术为主题,组织川渝两地中小学、高校艺术社团与全国知名艺术院校开展剧目展演、剧本围读、音乐原创新作展示,VR、AI艺术展陈等活动。目的是集中展示当代青少年创演成果,培养年轻人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和格局,让艺术更“潮”、更青春。
艺术走到群众身边
本届中国艺术节上,群众文艺爱好者、群众文化工作者带来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群众合唱、广场舞等六大门类的精彩作品,参评第二十届群星奖。
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涌动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之中。中国艺术节自1987年创办以来,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始终立足人民立场,书写人民故事,致力于增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个个接地气有生气、群众参与感强的作品,从生活点滴中找灵感、搞创作,将邻里温情、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反腐倡廉、非遗传承等演绎得淋漓尽致。
重庆市九龙坡区巴国城生态公园广场,惠民演出人气很旺。观众鼓掌、喝彩,并跟随队伍跳了起来。舞蹈《峡江边的微光》赢得了许多市民的喜爱。不少观众走进后台,跟随演员学动作、学表演,并录制短视频分享给朋友和家人。
进景区、进街区、进社区,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文艺精品一走出赛场,就马不停蹄地奔向街巷、广场,与更多观众面对面交流,共同品味群众文艺的烟火滋味。
“丹青之韵、玉石之趣、光影之变,本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三大优秀作品展览共同绘就的多彩画卷,在巴蜀大地精彩呈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说。
开展“汉字艺术与中国文化”学术讲座、推出“艺术超现场”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开展“展览进社区”活动……“看展览”升级为沉浸式的“过周末”,观众有了集“看、听、学、玩、创”于一体的一站式艺术体验。
艺术节走进了城市街区、融入了美丽乡村、来到了百姓身边。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表示:“让艺术成为群众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体验,这种深度融合极大激发了全民的艺术热情,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
文艺创新活力十足
“这是我第三次‘刷’婺剧《三打白骨精》,虽然情节非常熟悉,但还是常看常新。”来自浙江的观众李梦雅说。
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源泉。本届中国艺术节上,婺剧《三打白骨精》、舞剧《红楼梦》《杜甫》、儿童剧《猫神在故宫》等优秀作品热度持续攀升,赢得广大观众好评。
不少剧目、节目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年轻化、市场化方面亮点突出,让观众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无限潜力。
《猫神在故宫》自首演以来,不到两年即在全国巡演160余场,反响热烈;舞剧《醒·狮》“狮头舞动+鼓点配合”的场面,在短视频平台获千万次播放;歌曲《玉盘》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美感,引发网友跟唱;群舞《阳光下的麦盖提》跳出了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场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新打造的“文旅版”话剧《苏东坡》受到欢迎。观众看完演出还可乘坐文旅直通车,前往三苏祠深度了解三苏父子。
如今,“以演带游、以游促消”已成为文旅消费新业态。顺应潮流,本届中国艺术节以精品演出、展览为串联,特别策划了“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精品文旅线路,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同时,川渝两地联手推介100个“品质打卡地”,开发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兼备的文创商品,推动打造了一批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拓展了文旅消费新空间。
“白天看景,晚上赏剧,安排得满满当当!”李梦雅说,这趟中国艺术节之旅会成为心中难忘的记忆。(本报记者 郑海鸥)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2日 第 04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