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美欧能源协议因何备受非议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4000
主题
74452
回复
9475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国际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6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53
外媒: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
0/53
外媒: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贸易额增长
0/52
外媒:中企助力埃及风力涡轮机生产
0/29
中国展区扩容亮相美国国际会议与奖励旅游展
0/54
专访丨中国游客是新加坡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访新加坡旅游业分析师巴特
0/52
美政府“停摆”影响持续 空管员“请病假”、军饷或停发
0/36
文旅市场活力涌动——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⑧
0/36
“小”包裹映照经济“大”棋局 我国快递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0/34
青春华章 | 水润华夏 利在千秋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美欧能源协议因何备受非议
时间:2025-10-9 18:02
0
5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时至今日,围绕美欧能源协议的争论仍未平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取得“历史性胜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之为“艰难的好协议”。但是,欧洲人却普遍不买账,原因在于庞大的对美采购规模势必进一步推高能源消费成本,对于举步维艰的欧洲制造业来说更像是“自杀性决策”。有分析评论认为,这个为期3年、金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协议,看似是个宏大的合作框架,实际上严重脱离了市场现实,有可能最终陷入泥潭。
首先,欧盟承诺的能源贸易数据经不住市场检验。
欧盟承诺将在3年内每年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站不住脚。从目前欧盟能源存量数据与结构特征来看,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欧盟能源产品进口总额为4330亿美元,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不到800亿美元,尚不足新协议年度目标的三分之一。很难想象欧盟有什么办法能让美国能源进口量突飞猛进。
从细分能源品类来看,原油进口的缺口尤为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占其总进口量的16.1%,若要满足协议中的原油采购份额,须在现有基础上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目前欧盟石油进口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挪威(13.5%)、哈萨克斯坦(11.5%)等占据。欧盟若强行替换石油供应源,仅原油采购成本一项就将增加至少30%,这必将激起反对浪潮。
即便美国已经在去年成为欧盟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国,占据欧盟45.3%的LNG进口市场份额,但要依靠这点实现新的美欧能源协议目标并不轻松。按2024年市场均价计算,欧盟年度LNG采购总额也仅能达到465亿美元至580亿美元,与2500亿美元的年度目标相差数倍。更何况,当前全球LNG市场总规模仅略高于2000亿美元,欧盟要“吞下”全球LNG所有贸易量都不够,可见这个协议从逻辑上就很荒谬。
从协议的执行预期看,由于欧盟对私营企业能源采购缺乏强制力,很难指望在短期内建立起能源统一进口和消费市场。目前看,欧盟仅能整合需求争取议价权,却无法强迫企业违背市场规律购买高昂的美国能源。特别是欧盟能源企业已经与挪威、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签订了大量LNG采购长期协议,这些协议的违约成本通常高达合同金额的20%至30%,仅法国道达尔能源一家,若撕毁现有LNG合同,其就将面临超过120亿欧元的罚款。可谓船大掉头难。
其次,美国能源供应能力受到结构性瓶颈的掣肘。
从美国能源出口主力品种LNG的产能来看,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其出口量达到119亿立方英尺/日,即便规划中的Plaquemines LNG、Golden Pass LNG等项目全部投产,新增的53亿立方英尺/日名义出口能力,也仅能使总产能提升近50%,远不足以满足欧盟数倍的增量需求。
原油出口能力的制约更为突出。美国炼油产业当前的出口负荷率已达89%,2024年对全球能源出口总额为3180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仅760亿美元。若要实现对欧盟2500亿美元的年度出口,意味着美国需将80%的全球能源出口量定向输送至欧洲,这就要求美国自愿放弃亚洲这一核心市场。美国出口商2024年向亚洲出口的LNG占比达58%,较欧洲高出21个百分点。让美国出口商舍弃利润更高、增长更快的亚洲市场而转向欧洲,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最后,能源运输基础设施的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困境。美国目前投入运营的LNG出口终端仅有6座,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行。而跨洋运输所需的LNG运输船全球仅有700余艘,且70%已被长期租约锁定。另据业内权威测算,要满足美欧协议能源运输需求,全球需新增200艘以上LNG运输船,而单船建造周期长达3年,这使得中短期内的运输能力缺口根本无法填补。
为此,市场人士大多不看好美欧能源协议的未来,认为协议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是难上加难。美欧能源协议的达成,本质上是政治逻辑对市场规律的强行干预,其核心诉求在于缓和因美国加征关税举措而日渐紧张的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美国政府多次威胁对欧盟汽车、钢铁等关键产业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让本就困难重重的欧洲多国经济“雪上加霜”。在这种压力下,欧盟委员会不得不低头,以能源采购承诺换取关税减免,保护岌岌可危的欧洲出口。
但是,该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欧盟内部复杂的政治利益博弈,同时也加大了欧盟内部在能源政策上的巨大分歧。欧盟“去俄罗斯化”能源政策仍将进一步深化,代价却是沉重的。对欧洲而言,即便按当前价格兑现协议承诺,欧盟能源进口成本也将上升57%,相当于每个欧盟家庭每年多支付680欧元能源费用。
不管怎样,美欧之间长期的能源合作框架已经形成,能源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大概率会作出必要调整,并进行可持续性的安排,从而回归市场现实。(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翁东辉)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