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菲律宾新闻
›
吉普尼上的菲律宾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3985
主题
74437
回复
9474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菲律宾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92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4
福建漳州召开漳州人联盟大会 500余名乡亲叙乡情谋发展
0/81
今日(10月9日)汇率
0/55
菲律宾太原王氏宗亲总会举行第八次联席月会
0/51
菲华工商总会双庆同欢记者节逢中秋共乐
0/34
菲律宾晋江西园联乡总会、总商会新届就职
0/34
培侨菲校友会复选完竣 蒋晓冰荣膺新届理事长
0/38
善举总会中华总商会祝贺菲律宾烈山五姓联宗总会庆典
0/52
旅菲汾阳郭氏宗亲总会复选完竣 郭峥嵘荣膺新届会长
0/39
旅菲石光中学校友会复选 陈少伟荣膺新届理事长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吉普尼上的菲律宾
时间:2025-10-9 10:34
0
9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新华社记者 聂晓阳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街头,吉普尼是最具代表性的平民交通工具。拥堵的道路上,镀铬的车身在阳光下闪烁,彩绘鲜艳,发动机轰鸣,黑色尾气弥漫。
在马尼拉这个尚未形成完善地铁网络的城市,吉普尼凭借低廉票价和灵活路线,成为数百万劳动者赖以通勤的工具。它们通常车身涂装五彩斑斓,被许多人当作一座流动的艺术馆:有人画上NBA球星乔丹、科比,也有人写下家乡村庄的名字。
有菲律宾学者形容说,吉普尼不仅是一辆车,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承载的不只是身体的移动,更是信仰、幽默与身份认同的展示。也有人形容吉普尼代表了“嬉闹中的坚持”——象征着在混乱里保持运转的顽强。
文化层面上,吉普尼更是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它不仅是许多菲律宾人的童年记忆——上学、上班、返乡必乘的交通工具,也是许多司机家庭唯一的生计来源。
吉普尼源自二战后对美军吉普车的改造。 1945年,美国撤离菲律宾时留下成千上万台军用吉普。菲律宾工匠将其加长、加宽、加顶,再装上两排长椅,使之摇身一变,成为一次能搭载十几二十人的小型客车。有人曾评价说,吉普尼是一种“把战争残骸转化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再创造”。
但真正的旧军车早在几十年前便已退场,如今行驶在街头的吉普尼,大多是用卡车底盘和拼装零件造出的“新车”,延续了经典外形,却缺乏环保与安全标准。于是,吉普尼成了一种悖论:它并非真的古董车,却依旧是噪音、尾气与效率低下的代名词。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曾多次推出“吉普尼现代化计划”,希望用电动小巴或标准化车辆逐步取代老旧车型。但更换新车费用高昂,即便有补贴,仍超出许多车主的承受能力。因此,自2017年以来,每一轮淘汰政策都会引发大规模罢工与街头抗议。
在普通游客看来,吉普尼或许只是街头一道“彩色风景”,但它实际上浓缩了多层现实:殖民遗产的延续、本地工匠文化的创造力、公共制度的缺位,以及发展与公平之间的艰难平衡。它看似自由多彩,却因缺乏系统性支持而陷入困境。
吉普尼的轰鸣声就像是在质问:谁来承担转型的代价?谁能在现代化的列车上不被甩下?
未来,吉普尼或许会逐渐退出街头,被更清洁、更高效的交通工具取代,但它留下的印记不会消失。正如一名本地大学生在采访中所说:“没有吉普尼,马尼拉的街头将失去一半的灵魂。”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