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斯里兰卡总统执政一年:中国项目停滞,民生仍在崩

时间:2025-9-17 10:58 0 2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菲龙网管理员11 于 2025-9-17 10:59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兰卡本地君

9月23日,斯里兰卡现任总统将迎来就任一周年。外界正纷纷评议其领导下的国家人民力量党(NPP)政府过去一年的执政表现。近日,反对派议员纳林·班达拉(Nalin Bandara)公开批评政府效率低下,指出国家发展进展迟缓。

班达拉直言:“各机构几乎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很多项目迟迟未落实,官员们只是在浪费时间。政府承诺与实际执行天差地别。他们把精力放在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却看不到任何真正改善国家的成果。”他指出,政府整体表现“远低于预期”,并提醒民众关注执政成效:“总统已有充足时间施政,但成果在哪里?”

.jpg

NPP上台:历史性胜利与结构性挑战

2024年9月,NPP在民主选举中获胜,接过长期与叛乱和工人阶级斗争联系的联合人民党(JVP)领导权。这一胜利象征历史性平反,但也意味着政府面临经济低迷、财政紧缩、通货膨胀及上届政府遗留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协议等多重挑战。

这些协议要求严格征税、削减公共支出并限制补贴,理论上旨在稳定宏观经济和恢复投资信心,但实际上对本土工业发展形成拖累,阻碍就业增长,并限制外资流入,使政府在推动经济复苏与保障民生之间陷入两难。

.jpg

中国投资项目受影响

科伦坡港口城曾被誉为“南亚金融之都”,但自IMF协议签署以来,重大投资迟迟未能开工。位于汉班托塔的中石化炼油厂项目(投资45亿美元)也因IMF反对前政府承诺的税收优惠而悬而未决。NPP政府难以单靠IMF紧缩政策推动经济复苏,也难以在缺乏政策自主权的情况下吸引西方投资。

目前,只有中国等国家愿意在斯里兰卡工业和港口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然而,由于IMF阻止对中国企业的税收优惠,港口城、炼油厂及南方省的农业区、物流园和绿色能源走廊等项目陷入停滞,数千就业机会和相关下游产业发展受到影响。

.jpg

就业困境与民生焦虑

危机不仅在经济,更在民生。长期以来,斯里兰卡民众饱受裙带关系与腐败困扰。总统迪萨纳亚克上任一年,虽废除特权、财政紧缩和推进反腐,但部分民众认为腐败依然存在,经济困难和生活成本上升仍未解决,政策执行不力,一些措施被质疑只是作秀。

民众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农村学校资金紧张、教育资源匮乏;公共医疗体系人手不足、药品短缺;基础设施停滞,道路拥堵、公共交通不便;就业机会有限,年轻人难以稳定就业;食品和燃料价格持续上涨,家庭生活压力巨大。过去两年,超过60万人离开斯里兰卡,折射出民众对未来的深切不安。

.jpg

改革挑战仍存


有专家认为,斯里兰卡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仍面临挑战:养老金废除和津贴削减引发部分议员抵制,反腐败改革需克服官僚体系阻力,数字化转型需要巨额投资,国家债务和外部财政压力依旧严峻。

首年的经验表明,总统执政方向聚焦负责任治理、问责和现代化,但真正考验在于,这些政策能否切实改善民众的生活。

了解更多斯里兰卡实时资讯
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兰卡本地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