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尽责不殆(望海楼)

时间:2025-9-6 16:18 0 4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八大成果、24份成果文件、300余项轮值主席国工作成果……诞生于中国、以中国城市命名的上合组织,又一次镌刻鲜明的“中国印记”,为地区乃至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庄严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海河之滨,多边协奏凝聚合作共识;天安门广场,大国强音传递使命担当。透过两场重要活动,世界再次看到了一个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中国。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冲击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发展合作动能不足,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严重滞后,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是推动全球发展的行动派。
锚定高质量发展,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7月,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外媒评价中国经济“表现超出预期”“韧性闪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显著增量,本身就是对全球发展事业的巨大助力。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基本在30%左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其他经济体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今日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制造”加快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迈进,外贸“新三样”助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产供链“稳定器”“创新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中国政府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十四五”规划,已提前实现减贫、卫生等领域相关目标,为全球落实工作作出积极贡献。正如世界经济论坛前董事弗兰克·于尔根·里克特所说,“在当前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的稳定发展是全球经济稳定之锚。”
扩大高水平开放,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6月10日上午8时许,山东青岛胶州站。75052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十多天后抵达欧洲腹地。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可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超100个城市。依托中欧班列为亚欧内陆地区开辟的物流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正加速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
驰骋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缩影。从举办进博会、服贸会、链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一系列国际展会,到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再到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多个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承诺,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目前,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称赞:“中国倡导开放贸易,坚信贸易和投资对发展的贡献,是20世纪和21世纪发展的重要典范。”
坚持普惠包容,中国发展理念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今年6月,中方宣布将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同时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
作为全球南方一员,中国始终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定地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并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越来越多关乎全球发展未来的中国理念,正在转变为国际共识。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目前,150多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并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合作,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由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实施160多个项目,惠及超3000万人。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说:“中国的发展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了榜样。”
八十载光阴流转。回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们更加懂得和平发展的弥足珍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国将继续秉持为人类进步担当、为全球发展尽责的初心,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06日 第 01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