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空间广阔(环球热点)

时间:2025-8-19 15:49 0 3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二〇二四年六月,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由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建的漂浮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

(新华社发)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今年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投资与建设合同金额创下历史新高。安永近日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概览(2025年上半年)》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同比增长7.5%。
从港口到电站,从铁路到光伏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专家认为,步入新的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精准对接全球发展需求,在贸易投资、绿色转型和科技合作等领域展现出强劲动力。
技术出海与模式创新实现突破
据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回稳、质升”态势,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从更长周期看,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规模已超过2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过800亿美元,投资合作日益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对中国及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展现出的稳健表现给予高度关注。
哈萨克斯坦的无人机与货运综合投资项目、腾讯云在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的数据中心建设、美团计划5年内斥资10亿美元拓展巴西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室主任谢来辉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投资项目在规模、技术和合作模式上亮点纷呈:投资总量稳步提升;投资主体呈现从国企主导向国企与民营企业齐头并进转变的趋势;高端制造、数字经济、通信服务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成为投资增长亮点领域,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出海与模式创新上的突破。
共建“一带一路”投资缘何能够保持强劲增长?专家分析指出,这既依托长期形成的政策、资源和市场等传统因素,也受企业全球化战略升级及金融手段多样化等新动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投资总体呈现稳中有进、传统与创新并行的格局。
“当前,政策与资源引导仍是共建‘一带一路’投资的传统驱动力,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行全球化战略升级的发展需求,为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随着技术革新、绿色转型和新兴市场快速崛起,企业通过市场开拓实现的成长动力不断增强,为布局海外提供支撑。此外,金融手段多样化正在提升共建‘一带一路’投资质量。企业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显著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在海外并购中表现突出。”谢来辉分析。
绿色能源成为投资亮点
据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2025年上半年)》统计,今年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能源投资创历史新高。绿色能源合作同样刷新纪录,风电、太阳能及垃圾发电项目金额达97亿美元,新增装机容量约11.9吉瓦。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快速崛起。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该报告称,2025年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参与度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最高的。
“中国是全球能源投资最重要的推动力。”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在绿色能源合作中不仅稳固了全球供应链,还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稳定高效的生产和技术支撑。
“绿色能源合作已成为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深的亮点。”谢来辉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该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体现几大特点:一是绿色能源合作产业链完整,相关产品品类齐全,中国可为合作国家提供从生产到消费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二是绿色能源合作技术领先,中国提供绿色能源技术具备全球竞争力;三是绿色能源合作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合作项目根据各国资源禀赋,选择光伏、风能、水电等多样化能源合作形式;四是绿色能源合作具备较强价格优势,能够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推动技术快速推广。相比传统发达国家的合作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绿色能源投资兼顾技术水平与成本效益,更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这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在共建国家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增强共建国家自主发展能力
据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4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预计将推动全球GDP每年增加7.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收益来自改善基础设施和促进全球贸易畅通。
巴基斯坦“海湾观察家”网站指出,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式现代化方案为共建国家提供发展范本。
谢来辉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立南南合作技术转移网络,覆盖东盟、南亚、阿拉伯、中亚、中东欧、非洲及拉美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机会。这种体系化平台不仅优化投资结构,还增强共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与自主发展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援引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发布的报告称,全球绿色产能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为进一步实现绿色转型目标,至203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每年需增长16.6%,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在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框架下,中国新能源企业积极布局海外,通过投资带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应用和减排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能源安全。该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本可控、因地制宜的能源发展方案,促进形成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中和的良性循环。”谢来辉说。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指出,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助力共建国家搭上发展快车,共同驶向增长与可持续的未来。(高 乔 郭钰恒)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19日 第 10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