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时间:2025-8-3 17:01 0 4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①:已经出版的14辑清华简整理报告。

图②:清华简《系年》(局部)。

图③:清华简《算表》(局部)。

图④:研究团队进行集体会读。

以上图片均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提供

“又一批成果填补了历史空白!”夏日炎炎,刚结束清华简读简会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疲惫中带着兴奋。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包含70多篇文献,其中60多篇是已失传2000多年之久、前所未见的佚篇。研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破译千年密码,14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整理报告已问世,最新一辑整理报告也即将出版。目前,清华简整理工作进入尾声。

清华简的研究有哪些难度和挑战?研究者有怎样的体验和乐趣?如何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我们走进清华园。

典籍内容蔚为大观——

揭开文明“未知”,填补历史空白

亡佚已久的史书《系年》、多篇未收入《诗经》的诗歌……翻阅一本本清华简整理报告,一枚枚简牍上,战国时期的楚文字散发浓浓古意,经史内容荟萃千载文明。观者无不惊叹于先秦文明的丰富多元、博大精深。

2008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专门负责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时任中心主任李学勤和团队一字一字破译、研究,摸索方法经验,一年一辑出版清华简整理报告。2018年,黄德宽接替李学勤主持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

与居延汉简等简牍不同,清华简没有文书一类的内容,全部是名副其实的书籍。内容涵盖诸子思想、历史文化、天文历法、律法术数、医学方技等,世所罕见。

翻开整理报告,一个“上古计算神器”——由20横、21竖纵横交织构成的乘法表《算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算表》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具有计算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的运算,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说。

音乐类文献《五音图》和《乐风》则是继曾侯乙编钟之后先秦音乐史上又一重大发现,被认为是目前所见的抄写时代最早的音乐文献。“《乐风》最短的不到10厘米长,是目前所见长度最短的战国竹书,堪称‘袖珍型’竹书,丰富了学界关于古代简册形制、古书流传及运用等方面的认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贾连翔说,小巧形式便于携带握持,有一定实用功能,可能类似今天的“题字本”“手卡”。

清华简中还发现了夏启为“天下王”的最新资料《两中》。“《两中》等与夏代有关的清华简篇目,通过学界的深入阐释,可以为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回应部分学者对夏朝的质疑提供坚实支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说。

“清华简为我们揭开了中华文明的许多‘未知’,填补了考古学、语言学、思想史以及音乐史等多个领域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黄德宽表示。

如今,清华简第十五辑研究报告即将出版。“主要关于中国古代早期相马、疗马、驯马,这些内容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比目前已知的历史文献记录都要早。”黄德宽说,“马作为古代重要生产力,与人民生活、社会治理、国家兴旺密切相关。清华简中,古人将‘驾马’和‘治邦’相关联,探讨如何把社会治理好。这些文献对了解古代社会的治理思想颇有价值。”

主张德政、仁义,提出尚贤、非攻、节用等观念,注重法律的中正公平,强调以民为本、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多数宽约0.6厘米的竹片,记录古人对历史兴衰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迪和参考价值。

比如,《厚父》提出“民心惟本,厥作惟叶”。以此看待“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便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畏天智,用身足。”《畏天用身》开篇如此写道。畏天,即敬畏上天;用身,即发挥自身的作用。先秦时期,古人就强调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以此探讨天人关系。

“清华简的内容蔚为大观,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提供了重要历史材料和思想资源。”黄德宽说,“文以载道,我们当代人要汲取古代思想精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工作有意义也有意思——

让竹简“开口说话”,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面对数千枚脆弱,墨迹或清晰或模糊、文字古奥难辨的竹简,如何让它们“开口说话”?

这项基础性研究的“烧脑”程度非同一般。编连困难是首先面临的问题,2000多枚竹简大多零散杂乱,无简序编号、无篇题,许多还是残章断简。团队先要把属于同一篇文献的简归类,把分散的碎片缀合编连在一起,尽量恢复原貌。

然后是“认字”困难。清华简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其中有些字没有流传下来,有的字形首次出现,即便将一些字辨识出来,字义理解也需下功夫研究,只有极少数可与传世文献对照参证。

“几乎睁眼就工作,除了吃饭、睡觉、上课,都在做研究。一心扑在简牍上。”贾连翔说,“老一辈学者们的严谨治学、孜孜不倦,给我们做出了示范。李学勤先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病榻上口述学术思想。”

仅有甘坐冷板凳、苦心孤诣的态度还不够,还需要古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以及美术、科技等不同专业学科的知识作支撑。

解读《五纪》时,专家们又遇到难题。“有几处文字内容不太容易理解,但有明显的由图像转化为文字的特点。”贾连翔有一定绘画基础,根据文字推拟了两幅图示,“图示可与楚帛书相互印证,内容就能讲通了。”

贾连翔说:“我们强调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治学必须严谨细致。同时还要有开阔的视野,毕竟我们能接触到的古代知识是有限的,做研究还要有巧妙的推想、严谨的推理。”

21枚简上按规律写着数字,每枚简的上端还有圆孔,这究竟在表达什么内容?数学史专家冯立昇教授前来支援,与研究员李均明密切合作,搞明白原来讲的是十进制的计算问题,《算表》即被释读出来。

为了让多学科更好协调配合,整理工作在分工负责的同时,还有三次集体会读。一字一句,推敲琢磨。会读过程中,因为内容几乎没有参考,加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观察角度不同,有时对一个字出现多种理解。

分歧难以统一怎么办?黄德宽坦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酌情保留不同意见,先在报告里写上多数倾向的看法,再把其他可能的意见附在后面,以供学术界参考。材料公布后,学界也会反复讨论,从而把清华简整理研究得更好。”

研究清华简虽艰苦,却也有意义、有意思。“那是一次次与古人的‘深度对话’。古人今人心心相印之时,就有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黄德宽说。

翻开第十三辑清华简整理报告,指着《畏天用身》的17枚竹简,黄德宽说:“大家都知道,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语文现代化才出现的,清华简却告诉我们,战国时期的文章早就用标点了。这17枚竹简就布满标点符号,这些符号明显是用来标识分隔句意的。”

“试想,作者在写竹简时,不仅表达自己的思想,还站在读者角度去设想,当别人阅读时,会不会产生歧义、能不能正确理解?于是他写下了诸多辅助性的符号,为后人理解提供便利。我们眼前的竹简背后,就是2000多年前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与他们交流,充满乐趣。”黄德宽说,竹简上一些段落笔迹潇洒连贯,不难想象书写者当时畅快的心情,“简牍看起来是没有生命的,但字里行间都留下了书写者的心跳与温度。”

做好普及传播——

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语言,让简牍“活起来”

“我们不仅做好保护研究工作,更努力在普及上下功夫,让‘冷门绝学’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知晓。”黄德宽说。

在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走进“清华简”这期的尾声,有段楚吏抄录竹简的戏剧——“《诗》,抄录完毕”“《书》,抄录完毕”“《算表》,抄录完毕”……作为指导专家,黄德宽说:“这一幕生动呈现出我们对于清华简‘从何而来’的想象,也展现出2000多年前知识与文化如何流动与传承,中华文明如何穿越时空、薪火相传。”

在清华简研究团队看来,做好冷门学问的宣传普及并不简单。参与策划电视节目、编辑出版普及类书籍和外语版本、开设公选课程、做展览……近年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尝试着做出诸多探索。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可以在简牍里找到答案线索”“简牍上有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黄德宽说,看到观众、读者的留言十分欣慰,清华简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我们对报告进行重新编排和白话翻译,将复杂的古文转化为通俗版本。”贾连翔指着书柜一角排放整齐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介绍,“这些普及类读物广受欢迎。内容简洁易懂,可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知识的准确性有保证,让广大读者尤其是小读者在一开始就接触到专业、正确的内容。”

在清华大学课堂上,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等多门公选课十分热门。不少学生被古文字、清华简“圈粉”。

“本科时上了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等课程,被简牍、古文字、出土文献所吸引。”清华大学数学专业2024级博士研究生骆欢说,“我正探索运用计算与应用数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做出土文献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如今,清华简研究团队已有近20人,包括贾连翔、程浩在内的80后占到近50%。越来越多学生跨专业来到古文字学研究领域,年轻一辈的学者也成长起来,冷门专业有人做、有传承。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竹简上的经典”展览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竹简的故事,受到学生欢迎。

留言簿上,一句“我也要破译简牍密码”被细心圈出。黄德宽说,这激励我们把研究和普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综合性、专题性、更深入内涵的揭示和研究工作没有完成时,希望通过一代代研究者、传播者的接力跑,让简牍绽放光彩,滋养民族的精神气象。”(郑海鸥 邓乐怡)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3日 第 07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