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山水灵秀 剪影生辉(我与非遗)

时间:2025-7-29 09:20 0 2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刘莲花在制作剪纸。本报记者 赵 昊摄


朱维桢、刘莲花共同创作的作品《潇洒桐庐》。桐庐县文化发展中心供图


刘莲花在展示她的剪纸作品。本报记者 赵 昊摄


桐庐县瑶琳仙境景区内部。蔡肖翰摄


剪纸文创产品桐江寻影剪纸灯。桐庐县文化发展中心供图


外国留学生体验桐庐剪纸。桐庐县文化发展中心供图


俯瞰桐庐。周 俊摄



恰逢梅雨时节,山环水绕的桐庐总是云雾缭绕,好似人间仙境。乘车穿越富春江,在细雨绵绵中来到了浙江省桐庐县旧县街道。下车步入转角间的一座小院,一栋青砖黛瓦的小楼跃然眼前,桐庐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莲花的工作室到了。
沿布满青苔的狭窄石板路走到尽头再转弯,眼前豁然开朗,迎接我们的却是一句“嘘,先别出声。”只见刘莲花正俯身案前,屏息凝神,手中的刻刀沿着画稿的线条游走,一行一顿、细腻沉稳,屋内唯有刀锋与纸面摩擦的细微声响。
半晌后,刘莲花放下了手中刻刀。“干这活时,说不了话。”她轻声解释。随着纸屑被轻轻吹散,一个手持火尖枪、身绕混天绫的“哪吒”踏莲而来——红纸上,镂空线条细若游丝,飘动感呼之欲出。
“桐庐剪纸的根脉源远流长。”刘莲花介绍,相关资料记载,桐庐出现剪纸艺术至今已逾千年。萌芽时期的桐庐剪纸,手随心剪,常见双钱、双喜、如意、百结等各种符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从妆点婚嫁的喜花、照亮节庆的灯花,到装饰衣物的服饰花,剪纸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中国成立后,经由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桐庐剪纸在团花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样的形式和更灵活的尺幅,如立体剪纸、套色剪纸、山水剪纸等。且不仅只是“剪”,还发展出刻等多种工艺。
山水剪纸是地地道道的“桐庐造”。“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富春山水的灵秀,浸润出桐庐剪纸的独特韵味。作为中国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桐庐剪纸与富春江山水气质相通——“厚中见秀、玲珑剔透、质朴典雅、含蓄华丽”。
桐庐的奇山秀水、一草一木也成了刘莲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宝库。瑶琳仙境以神奇的地貌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享誉海内外。今年是瑶琳仙境开放45周年,该景区带动桐庐的县域旅游蓬勃发展,造福当地百姓。生于斯、长于斯的刘莲花对这个神奇的溶洞有着特殊的情感。刘莲花曾和老师朱维桢合作,耗时半年创作出剪纸作品《潇洒桐庐》,描绘了瑶琳仙境、桐君山、红灯笼乡村家园等8处代表性风光,将富春山水精华尽收于尺幅之间。
在桐庐县非遗馆陈列的5米剪纸长卷《新富春山居图》,是由桐庐剪纸名家王德林主创构图、刘莲花共同执刀刻制的。这幅作品以沿江的城镇和景点为珠,用山峦水波为线,将其串联成篇,阴刻与阳刻交织,如山水般刚柔相济。
在创作过程中,刘莲花也注重推动桐庐剪纸的传承和发展。20年间,她举办了50余期各类剪纸培训班,培养了众多剪纸爱好者。2023年9月起,她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开设剪纸选修课,每学期吸引130名大学生参与学习。
桐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夏林青介绍,桐庐县政府通过立体化方式保护传承桐庐剪纸:从幼儿园到大学,桐庐剪纸已经被纳入课堂之中;“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持续举办;一系列剪纸文创产品涌现。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马术运动员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桐庐亚运分村准备的剪纸肖像。“未来我们将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桐庐剪纸这张‘金名片’实现更大的发展。”夏林青说。(赵 昊 蔡肖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29日 第 12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