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蚂蚁加码“体验经济”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4188
主题
154205
回复
18060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85
深刻的难道是编剧么?不,深刻的是我
0/84
今年内娱最震撼的夫妻
0/93
豆瓣9.5,我赌它还能再火20年
0/90
《扫毒风暴》谜团:林强峰为何不拔掉云司令,背后真相竟如此复杂
0/93
《书卷一梦》庆功宴,刘宇宁被挤到最后,比《折腰》寒酸很多
0/92
《扫毒风暴》3个多余的角色,左小青勉强接受,女一号大可不必
0/91
林泽辉《半醒浮生》今日开播 纯狠反差角色张力拉满
0/85
解读《扫毒风暴》20位角色,王奇这个角色挺多余的!
0/94
《她的生存之道》大火,本是冲着王传君去的,却被女主惊艳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蚂蚁加码“体验经济”
时间:2025-7-25 09:35
0
11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从以前的租车、租房、租相机,到现在租手机拍演唱会、为办公室租绿植、租吸奶器以“轻资产”方式育儿、甚至可以租Labubu发朋友圈......
如今,租赁行业的边界已经扩张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背后,Z世代用户的消费逻辑已发生微妙变化,大家对于“成本可控”的体验式消费有了更大的诉求。这种对“体验”而非“拥有”的日益重视,正催生出一个万亿级别的新蓝海。
7月23日,蚂蚁集团在芝麻租赁生态大会上宣布升级“全域运营”与“AI智能经营”核心能力,并为商家投入百亿资源,包括端内外流量、营销资源以及现金激励。
在全域运营方面,平台将通过联合运营的方式,帮助商家在闲鱼、高德等阿里系公域平台实现曝光,并在社交媒体进行引流;AI方面则发布了客服Agent、经营Agent和风控Agent,提供全自动经营托管能力。
豪掷百亿,并押上自身酝酿多年的用户信用体系及AI能力,蚂蚁集团要赌的就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新租赁蓝海。
现场,芝麻租赁平台的商家分享了各自亮眼的增长故事。兰拓相机租赁CEO周俊表示,自2015年公司化运营后,兰拓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5-201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5%。人人租执行董事兼COO姜鼎坤则透露,其今年短租一个月的订单量,已相当于去年全年总量。
这种爆发式增长意味着,一个庞大的潜在用户需求正被快速释放,传统租赁生意已悄然向消费型生意转变。
在蚂蚁集团看来,当下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力军:一方面,他们热衷于体验消费,愿意为兴趣买单;另一方面,他们不再执着于“拥有物品”的传统观念,喜欢但不强求占有。
芝麻租赁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平台交易GMV年同比增长71.6%,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六成,来自00后消费者的订单一年同比增长了200%。
举例来看,有年轻人正尝试用租赁来降低创业启动成本;在快速迭代的潮玩领域,风靡全球的Labubu在芝麻租赁上被抢租一空;今年4月的演出季,相机、大疆Pocket 3等相关产品订单量较年初增长了11倍(即为年初的12倍)。
“以往的租赁解决的是生存刚需,但今天的新租赁面对的是用户更多元的生活场景。”易观智慧院院长李智向华尔街见闻直言,传统租赁的平均决策周期至少是5-7天,但新租赁的障碍被大幅降低,无论是低频还是临时使用都可以通过租赁获得,消费者可以没有负担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兴趣,其决策过程可能降至30分钟以内。
因为现在的消费者愈发趋于理性,李智认为,租赁是一种更理性的消费方式,这让该模式有了借机飞升的机遇。
“今天体验过新租赁的用户渗透率仅为8%,但是当我们介绍了新租赁是何种模式和体验之后,用户的潜在使用意愿已经超过了50%。”李智表示,新租赁市场规模可能从今年的716亿元,快速攀升至2030年的万亿规模。
在蚂蚁集团看来,租是一种更领先的消费模式。“现在国外流行租车,说明其二手车市场非常成熟,车辆残值稳定。”蚂蚁集团循环经济行业总经理邱林向华尔街见闻说道。
不过,在向万亿蓝海奔赴的路途上,市场仍需要培育。邱林表示,传统租赁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越向消费品领域下沉,障碍就越多。“设备一旦出现资损,对生意打击不小,因此对用户信用的考察就变得至关重要。”
作为平台,眼下的蚂蚁集团便顺势而为,着力于信用体系的基建。邱林指出,其正在流量、智能化以及基础能力(如免押金、信用评估、履约报告等)层面为整个行业赋能。
事实上,蚂蚁的野心不止于中低端租赁市场,其宏图指向用新租赁模式为新进入市场的高端品牌建立用户心智。
蚂蚁集团循环经济行业总监胡赟向华尔街见闻表示,他们在与vivo合作时,对方的诉求就是用差异化的场景体验,来巩固其高端手机的市场地位。
邱林指出,“租”这件事在特定场景下是极具潜力的热点,而且会在这些场景下具备一定的圈层效应,例如演唱会的粉丝群体会出现社交裂变。
因此,在蚂蚁的用户信用体系和阿里系的同城闪送、闪租等资源支撑下,品牌方的租赁业务在定价灵活性、盈利空间和资产周转率上都将得到极大提升。李智认为,新租赁将成为继网络零售、即时零售之后,促进消费爆发性增长的第三种动能。而作为平台方的蚂蚁集团,显然能从中分得一大杯羹。
事实上,面对这一庞大市场,后来者的追赶步伐也在加快。有知情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眼下在即时零售领域激战正酣的京东,也正准备搭建自己的新租赁业务,意图在此跑马圈地。
面对京东等“攻擂者”可能以自营模式发起的挑战,以及行业本身良莠不齐的现状,蚂蚁将如何应对?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与蚂蚁集团循环经济行业总监胡赟、总经理邱林、创新租赁负责人李嘉森的对话实录(经编辑):
问:芝麻信用早在十年前就诞生了,在当下的阶段,芝麻租赁的能力有哪些是为成为行业基建,而与时俱进的地方?
邱林:
传统型租赁面临着一个大问题,越向消费品领域下沉,障碍越多,设备一旦出现资损对其生意打击不小,因此对用户信用的考察就变得很重要。现在淘宝上也有做租赁的,他们的流程体验很割裂,二手品有时没法估算残值,让用户付押金,用户成本非常高。
今天芝麻租赁里提供了基于信用分来做免押额度的体系,信用越好额度越高,这样的话对消费者的门槛降低了。但同样商家背后提供了一套风险,让好用户能进来不好的用户离开,建立了双边的机制。
我们在去年和前年开始做场景化,我们也看到今天的租赁里呈现两个现状:第一,并不是大家买不起,95后和00后反倒是物质过于充沛的时代,很多设备都是溢出的,很多东西买完之后70%的时间和80%的时间都是吃灰。对于一个资产来说,它是有更好的流动周期和身份周期。
在整个人群的变化下,我们又看到租赁是非常有场景化的,很多时候都是即时的满足。比如国外像衣服、礼服都是租的,已经是非常成熟化,而且在市场的占比还是非常高的。
“租”这件事情在场景化中是非常有热卖的市场,而且它会在这种市场下、场景下具备一定的圈层效应。比如说演唱会的粉丝群体会人传人,每个人都有做一个社交裂变的分享,进而带来了整个市场的变化。
有商家讲他们的绿植和办公设备基本全是租的,很简单,他在创业期间3-6月不一定能存活下来,他的核心是快速验证自己,如果能成可能还有一些要做长期购买,如果做不下去可能直接用低成本的方式把自己的事情做起来。
其中,租绿植不仅仅是把植物租下去,是有一个服务人员天天上门养护。当一个商家这么做的时候,可能也会传播到同样创业的商家,告诉他们怎么低成本把一些事情做起来。所以我觉得在租赁的场景上有一定的社交和裂变的可能性,而且会有一些传递的价值。
对于芝麻租赁,2016年只是开放能力,走个免押就结束了。但是到今天,再讲芝麻租赁的时候已经是基础性设施,在流量侧、智能化侧、基础项能力侧,押金、信用、履约报告等等这部分,都在为这个行业赋能,我们自己也是属于租赁行业大的平台基础设施。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了今天基于消费者体验上怎么变得更好?为什么今天的价格还能有让利空间,科沃斯机器人一台租赁一天要70块或者80块,因为物流成本太贵了,还是用传统模式的邮寄方式做租赁。但如果今天的租赁是具备同城的闪送、闪租,它的价格以及空间和周转率会极大地提升。
今天的VIVO X200,包括三星S23 Ultra,它们在演唱会上是最高频租赁的防抖相机,但往往基本会用一天,但他要付出的是三四五天物流的履约时间。对商家来说,他的资产盘活率就低了,因为一个月明明能租4、5、6次,但因为物流空间导致一个月只能租2次,价格自然而然上升了,我们在想怎么帮助消费者降低履约体验不好的部分,提升体验的过程。
问:我关注到可以租后直接买下来,这也是开拓了新市场,有没有商家愿意共同推动去库存?
邱林:
我们一直在看,原来传统货架式电商和今天基于内容直播电商的差异性。
原来货架式电商就沉淀在那儿,你对产品很了解会下订单购买,但内容直播式电商有很多冲动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模式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很多Mall、综合体里开了很多新能源车门店,说明今天商品要更接近于用户端,在于用户要得到体验,尤其是贵重的东西要先体验之后才能做决策。租这件事情就是体验的过程。当你体验好了之后可以再去购买。
租和买在于用户的真实需求,如果短期内的刚需满足了,没必要购买。但他用过之后体验很好,他发现这件事情可以持续就可以购买,由他来做决策,但服务的能力上我们是具备的。
品牌商也非常关注这个东西。关注点是这个新品有多少用户在关注;第二,这些品牌有没有用户深度体验;第三就是下单。
我们和VIVO已经在深度合作,另外一个品牌商在找我就是迪卡侬,品牌其实希望售卖掉,但他也会发现有的品天然不适合去做售卖,就适合去租,今年核心计划就是帮助这些品牌传播。
胡赟:
我们和苹果聊的时候,他们也在尝试“硬件订阅模式”,他每年都会发新机,买的成本很高,但他的二手残值非常稳定,我们和他合作的模式是“年年换新的硬件订阅”,从购买模式变成订阅。
哪怕是刚需的手机,品牌方自己都有动力不让用户拥有它,因为对于品牌来说,核心是有多少人使用他的商品,因为你会为使用付费就够了。
我相信租赁会成为完全独立的消费体系,我们叫品牌升维。租赁一定会成为非常独立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会变成品牌未来的商业模式固定一部分。
其实用户算的还是性价比,如果你的二手残值维护非常稳定,实际上你租就可以了。其实很多东西没有成熟的二手市场,如果高频使用买下来好了,因为品牌也算不清这个账。
我们认为租是更加领先的消费模式,现在国外都租车,不一定买车了,说明他的二手市场非常成熟,残值非常稳定,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所以整个循环经济是回收、二手和租赁一起发展的,只要二手市场、回收发展起来整个租赁一定是享受整个循环经济红利的。
李嘉森:
我之前是服务母婴用品租赁和医疗器械租赁,我们有个品牌是大概5000-7000的零售价,借助租赁商体验租是99块钱一个月,有些人在租期快到期的时候,租赁商打电话给消费者说有没有效果,要不要转购买?基本上数据是20%-25%会转成购买,转化率是非常高的。
邱林:
回到真实的用户需求上,租赁的东西有几个大的特性:更新迭代非常快、价格确实很高、有一定的耐用性。我觉得这些品都是适合今天拿到平台上做租的。等二手的标准和定价在中国变得更成熟的时候,这个模式就会run得非常好,因为国外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
我们自己算过,一个pocket3采购价三千块钱,基本一个月租出2次,8-10个月把成本才能收回来,所以核心是让它的履约频次变得更高,商家的经营收益就起来了,其实比纯做交易转化的空间更大。
问:刚刚提到很多手机品牌已经在芝麻租赁上开始搞租机,它是纯曝光促转化还是两条线并行的逻辑?
胡赟:
我们和VIVO的合作核心是租赁,一定要让用户真实体验一下VIVO手机的拍照性能,才会对这个品牌有概念,所以一定要租,要在租的数量和用户人群上打开,因为他知道只有短租才有实际使用的意义。
VIVO的原话是,今天当你选择一个4000+手机的时候,这种人群他们称之为“高端人群”,为什么选择VIVO就需要一个理由,今天摄影就是一个理由,我一定会比别的手机摄影好不止一倍,但这个东西必须体验,所以现在急需有一个平台能帮助他落地。
更多人不是在PPT里知道,也不是在广告里知道而是真正使用过,告诉身边的人VIVO的摄影功能真的很厉害,所以四千块钱以上手机是值得的。
当每个品牌推出高端产品的时候,非常需要口碑,所以他和我们合作就是不同的场景,包括演唱会不停让用户用。他会把这个作为品效合一的逻辑,效是真正的口碑,品是因为他也知道用户在这个场景一用就会转化成购买,不是以购买为评估的租赁服务,就以租赁服务的使用次数,所以他很重视用完VIVO人的反馈。
租VIVO有一个环节叫“教学环节”,告诉你怎么能够把VIVO拍得比专业相机好,因为我提供的是服务不是商品本身,所以一定是以租赁的实际次数和效果为核心的合作目标。
问:你们对年龄段是不是有不同的策略?
邱林:
不是只针对于Z世代的青年,只是他们的特征非常明显,后台里他们的租赁频次和成交占比率是高的,我们没有说放弃某一些群体。
第二是品牌的事,品牌也是在关注漏斗,漏斗的点在于先,我一发新品有多少人看到,就和今天买车一样,先有小定再让你下个大订最后有个成交转化。
如果品牌没有优势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今天对于一个用户来说没有卖点。VIVO X200 Pro在国内专门做高清防抖,是国内做得最好的,做了专门场景化定制。我和苹果也经常聊,他们说要卖制造场景,但是他们都在营销上做,VIVO是真把场景和产品连在一起。
第二,作为品牌肯定只不是讲故事,品牌背后是希望商品最终被成交,租赁也是一种成交的模式,因为它也可以不停地被用户使用,放大化它的影响力和传播,最终带来了整个营收的增长,因为它也在出货。
我认为在新场景中,有个很大的机遇是在不同的消费缝隙之间,商家要找到针对于某些场景的特殊化的品。我们在和很多品牌聊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能找到它针对于不同人群的特色化能力,也作为卖点和今天的消费者去传递,试得好了可以再购买,如果觉得不太好,继续归还就好了。
问:今天发布的客服agent底层大模型是什么,具体是怎么运营?
邱林:
就是机器人客服。我们平台有个底线,比如说一个用户和商家沟通了,如果三分钟没响应,我在很多流量上就降权了,说明你的履约服务能力一般。
针对于这个场景里,商家的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有的人就配1-2个客服,有的甚至没有配客服,我们帮他首先解决客户的疑难答题。
问:接下来蚂蚁租赁规模化后,会不会有意识的推出营销型的解决方案?
邱林:
今天易观的报告里讲了三个级:用户、商家和平台,没有讲另外一个角色,就是真正的供应链,说白了是品牌。今年大的计划,是与供应链深度合作,且希望他们挖点特色。
因为品牌是有资源的,可以让利给租赁商家,商家再让给用户,像早期做娃哈哈的新品,1块钱营销就可以做了,核心是让你先去体验,先喝喝看好不好。这样整个资源的成本和经营模式上可能就会降低很多。
刚才说的模式上,一定是嫁接着今天的供应链品牌,核心是他们在行业中愿不愿意投入,以及他在这个行业中针对不同人群有没有特殊化定制价值?如果有就把他拉入进来,我们也希望最终在不同的场景中解决用户不同的价值体验,只要你有差异性,一定会有用户使用你。
李嘉森:
说到C2B,我接触过几个品牌方或者生产厂家,因为品牌也分零售品牌和厂商品牌。其中有几个品牌直接做租赁的时候,会为租赁的场景定制一些产品,因为他们的产品本身就要质量更好,使用次数更高,测试要测几万次才能投放市场。
C2B肯定是一个趋势,但我们要把每个小C聚集成很多共性的租赁需求,再提给产业链品牌的制造商,他就有动力为这些C来生产特定的产品,可能耐用性更好,可能硬度更好、质量更好。因为普通人买回去之后只用几百次或者几十次,但租赁的东西是它的好多倍使用。
问:刚才已经提到了租赁入口藏得比较深,未来有没有可能与闲鱼或者淘宝合作把这个市场漏斗做大?
邱林:
我们接下来会和淘宝、闲鱼、高德合作。
现在我们看到一个问题是,大家会认为在淘宝上能做租赁,在闲鱼上一定能做,但是发现履约过程中要信用、要抵扣、要各种履约能力,这些东西都没有,你就没办法搬过去。所以芝麻租赁作为一个大基建和阿里集团域的几个APP都互通。
我们希望把域内流量打通的那部分,把芝麻租赁这个品牌打出去,芝麻租赁和商家联运的品牌打出来。平台会给用户带来很多其他的价值,包括保险、赔付标准等等。
核心是因为短租的市场,商家的供给经常卖空了,用户又有需求供给不上了,原来我们会发现在节假日有毛刺点,现在随着我们自己在不停地推短租场景,毛刺点已经非常强了,所以当商家无法保障稳定供给时,会减少备货。
公域上一定能达到一天几万单,这几万单下商家要备满不同的货,这样的情况下,这部分就有一个流量政策。比如说,商家自己在做小红书运营的时候,如果带着芝麻租赁就会有些流量置换。
去年我们在市场教育上基本没怎么花钱,全都是靠用户自己人传人说你带来一个,所以我们想今年围绕着这个大的课题,生态大会也开了,慢慢需要教育市场。
当这个市场已经达到了万亿,绝对没有问题,但我们还在高速成长期,到成长的阶段里,我觉得可能需要一定的谈判和对未来市场的认知。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
娱乐新闻
菲龙广场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