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当影视热衷私欲叙事,“劳动光荣”如何打动观众?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4188
主题
154205
回复
18060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63
深刻的难道是编剧么?不,深刻的是我
0/64
今年内娱最震撼的夫妻
0/65
豆瓣9.5,我赌它还能再火20年
0/69
《扫毒风暴》谜团:林强峰为何不拔掉云司令,背后真相竟如此复杂
0/69
《书卷一梦》庆功宴,刘宇宁被挤到最后,比《折腰》寒酸很多
0/70
《扫毒风暴》3个多余的角色,左小青勉强接受,女一号大可不必
0/69
林泽辉《半醒浮生》今日开播 纯狠反差角色张力拉满
0/66
解读《扫毒风暴》20位角色,王奇这个角色挺多余的!
0/65
《她的生存之道》大火,本是冲着王传君去的,却被女主惊艳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当影视热衷私欲叙事,“劳动光荣”如何打动观众?
时间:2025-7-24 09:39
0
4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 阎天 北京大学法学院
【导读】在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激烈角逐中,《山花烂漫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斩获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本文认为,该剧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
用影像语言重新书写了“劳动光荣”这一宪法精神的时代内涵
,为当代影视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作者指出,该剧成功规避了两种常见误区:
一是没有将张桂梅的公心简单解构为私欲,
剧中虽然展现了她对亡夫的怀念和对乡亲的感恩,但更突出了其作为党员和教育者的社会担当;
二是没有将这位奉献者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殉道者”,
反而刻画了一个既坚持原则又富有人情味的真实形象。这种平衡的塑造,让“劳动光荣”的理念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正如文章所言,劳模的事迹不容易拍好,归根结底是因为劳动光荣的意涵不易把握,把握之后的影像呈现又考验专业精神。
面对当下影视创作中唯心主义倾向的泛滥,该剧以“劳动为公”的感动叙事向观众们证明:当“解构崇高”成为潮流时,真正的勇气恰恰是重新相信。
本文原载于《文化纵横》2024年第6期,
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如何用影像书写“劳动光荣”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是根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进工作者张桂梅同志的事迹改编而成的。今秋上映以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该剧有一个颇为成功之处,那就是用张老师办女高的经历诠释了宪法上的劳动光荣。我国现行宪法第42条第3款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在劳动光荣受到唯心主义、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潮冲击的当下,劳动因何光荣,又如何光荣?国家应当怎样落实宪法要求,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倡导包括“敬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包括“爱劳动”在内的社会主义公德?
(均规定于宪法第24条第2款)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为回答这些问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什么是“光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作为形容词的“光荣”是指“公认为值得尊敬和称赞的”。
宪法将劳动定性为光荣之事,做出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这是我国宪法颇具特色的地方。它约束了涉及劳动问题的公共表达,反对将劳动看作价值无涉或者中立的事物,更不允许否定或者贬损劳动的意义。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无疑是合格乃至优秀的。该剧塑造了以张桂梅同志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的群像,自始至终洋溢着对他们不畏艰险、辛勤耕耘的赞美之情。在倾情的演绎和丰实的细节之中,一个个平凡的劳动者变得高大,令人肃然起敬。该剧没有回避对张老师事迹的评价,没有刻意渲染所谓“人性”的复杂,也没有给事迹涂抹暧昧的色彩。相反,该剧鲜明地表现了创办女高的伟大,与所谓“解构崇高”的做法划清了界线。劳动光荣是该剧的主旋律,编剧显然并不在意可能的、认为该剧是“歌德体”的攻讦,这种觉悟来自对宪法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
劳动为何光荣?古今中外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在有的宗教看来,劳动是偷食禁果的惩罚,是逐出伊甸园的苦楚,本身形象偏于负面;而信徒如果辛勤劳动,就是虔诚领罚,便能赎罪升天,获得财富奖赏,劳动的形象又变得正面甚至光荣起来。
简言之,劳动的光荣来自其“为信”的属性。而我国宪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劳动的光荣归于其“为公”的属性。
社会主义的国家属于全体劳动人民,劳动不仅是为了糊口或者致富等个人目的,更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从而服务于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超越了私心的劳动者具有足够的觉悟,方能承担起国家主人的重任。在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之中,张老师的形象是大公无私的。她为了办女高、教女娃,不吝付出精力和金钱,押上荣誉和前途,乃至牺牲个人健康,观者无不动容并自叹弗如。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劳动者公心的理解容易走向两个错误的极端,而该剧都较为成功地避免了。一个极端是将公心解构为私心。
比如,断言张老师的所作所为都是由私人欲念驱动的,至少私心比公心的影响更大或更深。人的动机固然是多样的,如剧中和真实生活中的张老师所言,她的奋斗确有怀念亡夫和报答乡亲救命之恩的成分。然而,在她已经成为全国党代表而“功成名就”的时候,是对山里孩子的责任感驱使她重新出发,兴办女高;在女高开办初期严重受挫的时候,是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给予她新的力量,于是有了党员教师集体重温入党誓词的著名场景。张老师事业的大方向和原动力都出自公心,这是不应也无法回避的事实,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对此坦然做出了正面描述。
另一个极端是用公心吞噬私心,将为公者塑造成不通人情、不顾体面、不懂自处的“殉道者”。
比如,在教师有难处时一味指责,要求克服而不帮助解决;平时不修边幅,容貌和衣着甚至显得邋遢,这都并不符合张老师的实际。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很好地避免了这种偏向。剧中的张老师对教师们要求很高,更关心教师们的生活和成长,嘘寒问暖,化育人心,赢得了教师们的一致爱戴,凝聚起充满战斗力的集体。张老师虽然节衣缩食,但是她的衣服不论多旧,始终整洁端庄。一个细节是:张老师为了给女高“化缘”,搭乘运猪车连夜返校,连衣服都没换就去见“金主”,引得县里领导诧异莫名,这恰恰表明她平时行事的方式并非如此。劳动者要有公心,也要关心个人,善于协调原则性与灵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办成事、办大事,“好人”才会成长为“能人”,也才符合宪法对于公民的期待。
如今,宪法上的劳动光荣面临诸多挑战,而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为克服这些挑战提供了启发。挑战之一来自唯心主义的观念。根据宪法第24条第2款,国家要在人民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而公办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无疑具有“寓教于乐”的性质,应当发挥教育功能。
唯心主义的常见表现是将事物的发展、事业的成败过分归结于当事人的心态,仿佛只要“发愿”就能“心想事成”(主观唯心主义)或者“心诚则灵”(客观唯心主义)
;至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以及通过行动改变客观条件的力量,则受到贬低乃至忽视。
影视工作者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有距离,如果不踏下心来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就容易走唯心主义的“捷径”,将客观矛盾曲解为心理之争。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这个方面做出了表率。包括主演小宋佳在内的摄制团队认真观察张老师和女高,发掘了张老师较少获得报道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对于她的事业相当重要。例如,张老师其实是个善于周旋、能屈能伸的人,很会调动包括领导在内的各方力量,对各种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想办法、求实效。女高是张老师带领团队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不是自我感动、对谁祈祷或者感化了谁就能够成功的。最终,是办学的实践给了张老师和团队以启发,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思想觉悟也不断提升。
当代劳动光荣的另一重挑战来自资本主义
。同样是在第24条第2款,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人民中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资本主义将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帮助资本增殖的能力联系起来,能力越大就越光荣,这对劳动光荣构成冲击。
一度引起热议的“资本家当劳模”现象,就反映了“资本光荣”与“劳动光荣”之间的张力。
今天的社会固然不只承认劳动的光荣,包括劳动和资本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对经济发展有所贡献,它们不仅分享发展成果,也在一定意义上分享荣光。然而,唯有劳动的光荣被接纳为宪法价值;宪法第42条第3款要求国家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正是为了彰显劳动而非其他事物的光荣。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回归了劳动模范的本真意涵。资本主义大潮的冲击下,张老师把女高当作阵地来坚守,她用行动证明劳动不仅是光荣的,而且有着与资本截然不同的光荣。
当代劳动光荣的再一重挑战来自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根据个人在消费而非生产中的角色来评价人,消费档次越高、消费品越丰富就越光荣。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张老师属实谈不上光荣:她连件高级衣服都没有,甚至参加全国党代会时穿的裤子还有破损,惹得采访她的记者都看不下去。但是,她会自掏腰包,给长年不着家的行政骨干发奖金,给年轻教师家庭凑启动资金,出手颇为慷慨。
在张老师看来,金钱和消费从来只是干事业的手段而非目的,更不会和个人的评价联系起来。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所展现的这种消费观念,对于纠正消费主义偏向是有作用的。如果光荣的标准从消费复归生产,那么,张老师就是当之无愧的先进生产者,是教育战线上的“大国工匠”。
劳模的事迹不容易拍好,归根结底是因为劳动光荣的意涵不易把握,把握之后的影像呈现又考验专业精神。
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从劳动光荣的角度简单谈一谈,算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小注。
编辑|渡波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华人世界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