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民族风情游,有特色见生活(深阅读·文旅新观察)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9559
主题
70011
回复
8988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57
勾勒古人类生活图景
0/61
酷暑热浪中,“清凉经济”释放暑期消费强劲动能
0/57
新华全媒+|迎战高温“烤”验 电力部门多举措保供电
0/56
美国能源转型为何屡挂“倒挡”?(环球热点)
0/56
肩承文明之重 心系和平之远
0/63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撑起发展脊梁 中国基建跑出高质量的中国速度
0/55
专访丨在文明对话中携手走向未来——访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博纳尔
0/55
沙漠里养出“澳龙”?新疆这座小城让荒漠变“虾塘”
0/55
活力中国调研行|“赣”出美丽!这里的乡村景美民富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民族风情游,有特色见生活(深阅读·文旅新观察)
时间:2025-7-12 18:28
0
3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游客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体验换装旅拍。
受访者供图
苗族刺绣非遗技艺传承人在指导学生刺绣。
杨武魁摄(人民视觉)
喀什古城栖迟民宿。
马丽娜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利用“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民族服饰、传统技艺、特色建筑等承载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旅游的宝库。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立足独特风情,为游客打造丰富的沉浸式旅游体验。民族特色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络绎不绝的游客也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穿民族服饰,打米糕拍美照
灯光照亮镜面,素白的衣裙、发尾的飘带等尽显民族风情。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的一家旅拍店内,广东游客王岚对镜举起手机,记录下自己化身朝鲜族女孩的美丽瞬间。
王岚与朋友在换装、拍摄、游园过程中,体验到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文化。
旅拍店内,一件件朝鲜族服饰美丽夺目,妆造师和摄影师穿梭其中;旅拍店外,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朝鲜族传统民居错落有致。
“抓住游客渴望拍美照的心理,做好服务,是我们民俗园吸引游客的关键。”中国朝鲜族民俗园运营总监朱保坤介绍,民俗园在严格论证、做好保护修缮的基础上,从古村落整体迁移9栋百年老宅,以此为主体打造综合型民俗旅游目的地,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游客体验。
有建筑的“形”,还要有文化的“神”。
民俗园利用百年老宅打造“非遗文化展游区”,将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朝鲜族民俗陶艺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会聚在此;与延边大学等合作创排实景演出《印象延吉》,并进行扇子舞、长鼓舞、伽倻琴等表演;每逢节庆,还会开展秋千、摔跤等朝鲜族特色非遗的展演活动……游客流连园中,打米糕、尝米酒、做陶艺、看歌舞,感受朝鲜族居民的日常生活。
旅拍店数量的增长,正是当地文旅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早先,民俗园周边的旅拍店数量不超过5家。”朱保坤说,如今民俗园周边大大小小的旅拍店加起来近千家,虽然店铺众多,但在旅游旺季时还是会大排长龙。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学传统手艺,做蜡染锻银饰
“有舞龙的,有演奏芦笙的,还有唱侗族大歌的,赛场成了民族文化大舞台,老人孩子都挪不开眼。”广东游客吴志权带着家人自驾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打卡“村超”赛场。
还有其他好玩的吗?吴志权一家决定在黔东南州多待几天。
在肇兴侗寨的一家蜡染刺绣非遗工坊,吴志权和孩子坐在工作台前,把一块染布铺在台上,一旁通电的小蜡锅散发缕缕热气。在绣娘指导下,他们用蜡刀蘸取熔化的蜡液,开始在布上绘制图案。不一会儿,一座简易的鼓楼跃然布上,随即浸到蓝靛染缸中,捞起、浸入,重复几次之后再等待晾干,一件蜡染作品就此完成。
“纺纱、织布、靛染、刺绣,这是我们侗家姑娘的传统手艺,过去主要用来做生活用品,现在既可以生产特色文创,又可以作为旅游体验产品。不仅能赚钱,还能带动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非遗工坊负责人陆勇妹说。
“一方面,我们把传统手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开发出600多种文创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简化创新,打造易上手的体验活动,每年吸引众多游客。”陆勇妹说,“对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传承,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只是蜡染,一项项古老的手艺正在非遗工坊里焕发新活力:雷山县的一家银饰工坊里,游客手持小锤,在响亮的敲击声中体验银饰锻制;施秉县的一家苗绣工坊里,游客挑选着融合蜡染和刺绣的服装、摆件……
“我们希望依托非遗,为游客带来更加精彩难忘的文旅体验,能看、能听、能体验,还能带回家。”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丽章介绍,全州培育壮大本土非遗工坊217家,推动“非遗+品牌”“非遗+景区”“非遗+研学”融合,既带动旅游发展,也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住当地民居,共饮茶同歌舞
“来吧!朋友们来吧!请到魅力喀什古城来吧!”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城门缓缓打开,欢快的乐曲、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开启了喀什古城的一天。
沿着宽敞的巷道走,一扇亮丽的蓝色木门映入眼帘。院子里,手持新疆特色乐器的老人、身着传统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带来极具新疆风情的演出。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坐在摆满干果的桌旁,喝茶聊天、观看歌舞。
来自湖北的游客饶胜看到兴起时,走上前和演员们一起跳了起来。“来到喀什就想体验当地生活。白天,我在这里看表演、喝茶,有时候还和老板一起出去逛街;晚上就住在这里,深度体验本地人生活。”饶胜说。
这里是喀什古城阿热亚路上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古丽的家”旅游家访点。院子的主人沙拉麦提古丽·卡日曾是喀什古城的讲解员,经常有游客问她,能不能到居民家里看一下,尝尝他们的饭和茶。
一次次的提问,让沙拉麦提古丽萌生了开民俗体验点的想法。2016年,她辞职后把自己家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家访点,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又有不少人提出住宿的需求,沙拉麦提古丽改造6间客房开起了民宿。如今随着客流量增加,她又租了两座民居,现在共有23间客房供游客选择。
喀什古城景区内打造了九龙泉、巴格其巷等一批特色文艺精品民宿街,聚集了百余家民宿。“游客追求的是融入当地,我们就做了很多具有民族风情的装饰,比如木雕、艾德莱斯床品及挂毯等。”隐莲居民宿的负责人高莲香说。
有特色,也要有规范。据了解,新疆正在研究出台旅游民宿地方标准,在对标国家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新疆多民族、多文化、多景观的特点,将木屋、石头民居等特色住宿业态纳入民宿统一分级管理,推动民宿规范化转型。
如今,喀什古城打造了3条特色民俗街区,同时对景区绿化、亮化、数字化建设等进行提升,让游客们住得更舒心、逛得更惬意。喀什古城景区2025年1—6月接待游客约13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91亿元。(本报记者 门杰伟 苏 滨 李亚楠)
本期统筹:刘静文
版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2日 第 04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华人世界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