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2025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文山营系列报导(三)

时间:2025-7-11 10:52 0 10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标题:校友联2025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文山营系列报导(三) 触摸千年文脉 青春律动壮乡

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讯:
7月7日,校友联2025“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文山营的营员们步履轻快地走进广南县第一中学校园深处。一场深度沉浸的中华文化体验课,正徐徐展开画卷——古老文庙的肃穆回响,手巾舞的欢快节奏,古筝弦上的初试啼声,以及球场上挥洒的汗水,共同交织成这个夏日最鲜活的寻根记忆。

上午九时,营员们屏息凝神,踏入广南文庙这座历经沧桑的文化殿堂。讲解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历史的回响:“文庙,是中华尊师重道精神的千年丰碑。”营员们仰望巍峨的大成殿,指尖轻轻抚过那些被岁月浸润得光滑温润的石栏与碑刻,目光在“万世师表”的匾额上久久流连。许多营员不禁感慨道:“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千年前朗朗的读书声,中华文脉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

最令人屏息凝神的,莫过于沉浸式拜师礼体验。换上素雅的汉服,营员们神情专注,在司仪的引导下,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正衣冠、肃立、以至诚之心揖拜先师孔子。当浑厚的鼓声“咚”地一声庄严响起,整个空间瞬间被一种穿越时空的虔敬所笼罩。本会夏令营代表许伊晗同学在仪式后仍难掩激动:“那一拜下去,心里涌起一种特别的连接感,好像真的触摸到了祖先尊师求学的精神,非常震撼!”这肃穆的鼓点与虔诚的揖拜,如同在年轻的心田种下尊师重道的种子,静待发芽。

午后,营员们便已蓄满活力,迫不及待地投入下午的艺术课堂。

节奏明快的壮乡音乐瞬间点燃了气氛。 “手巾舞”指导老师舞步灵动,手腕翻飞,一方小小的手巾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时而如蝶翩跹,时而似云舒卷。营员们学得兴致盎然,跟着老师的节奏旋转、跳跃,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手绢更明媚。

古筝老师端坐琴前,指尖轻抚,一曲《高山流水》如清泉般淙淙流淌,瞬间抚平了夏日的燥热。营员们围坐琴旁,跃跃欲试。当指尖触碰琴弦,略显生涩的音符怯生生地蹦出来时,那种亲手创造古老乐音的新奇与喜悦,点亮了每一双好奇的眼睛。 “原来古筝的声音如此奇妙!”

课程尾声,最具云南特色的民族集体舞——“打跳”将气氛推向高潮,营员们与老师们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欢快的节拍踏步、旋转、跳跃,笑声与银饰碰撞的叮当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艺术课程余韵未消,篮球场与羽毛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已然升腾。一场轻松愉快的友谊赛在广南县第一中学操场上拉开序幕。篮球场上,奔跑、传球、投篮的身影交织,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与进球的欢呼此起彼伏。羽毛球网两侧,轻盈的跳跃与精准的扣杀同样精彩纷呈。场上是对手,拼抢积极;场下是朋友,击掌鼓劲,互相指导。汗水浸透了衣衫,脸上却洋溢着畅快淋漓的笑容。

酣战之后,桃花源大酒店温暖的灯光与丰盛的晚餐,为这充实的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古老文庙的肃穆拜师礼,不只是对至圣先贤的致意,更是对尊师重道精神的无声传承;而手巾的灵动、古筝的初鸣、打跳的欢畅,则让壮乡的艺韵在年轻的血脉中找到了跃动的节拍。寻根之旅的意义,正在于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间触摸到文化的真实温度与蓬勃生机——这条寻根之路的灯火,正照亮文化自信的传承之路。

U205P5038T1D182087F8DT20250710190319.jpg
图为七月七日夏令营在广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校园之旅的活动撷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