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公物仓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时间:2025-7-3 09:56 0 7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数据来源: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制图:蔡华伟

记者7月1日获悉:截至2025年6月,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建设运行的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已覆盖80多家中央部门及其所属1.8万余家单位,以及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盘活资产36.30万件,节约资金20.72亿元。
某部门调整办公用房,新址不适合使用的家具交由公物仓统筹调剂;某单位更换了一批办公电脑,旧电脑经脱密、维修后仍可使用,便移交公物仓统一保管备用;设立的临时机构急需办公设备,直接从公物仓调配;某地突现灾情,相关部门迅速从区域公物仓调拨应急物资……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从严控制新增资产配置,优先通过调剂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节约购置资金”。党政机关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公物仓是个好帮手。
什么是公物仓?
什么是公物仓?2022年实施的国家标准《机关事务管理  术语》界定公物仓为“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处置、超标准配置的资产以及经批准组建的临时机构、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批量集中采购购置的储备资产及罚没资产等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处置的运作平台”。
简单来说,公物仓就像各行政事业单位共享的“二手仓库”,通过它的调剂,特定资产在不同单位之间流转、再利用,避免资产闲置、重复购置,从而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让公共支出更多花在刀刃上。
公物仓怎样建?
对公物仓的探索早已有之。
1996年,广东省深圳市设立全国第一家公物仓。此后,多地开展实践探索,初步建立起不同模式的公物仓管理制度框架和操作规程。
如江苏省无锡市在2005年出台财政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了政府公物仓的管理范围;200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台暂行办法,对政府公物仓的具体管理流程作出安排,管理趋向规范化。之后,广东、河南、江苏等省级政府或职能部门以及多个地级市,陆续出台政府公物仓建设的相关或专门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优化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通过调剂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中央层面出台的一系列规范,为公物仓建设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创新构建现代公物仓体系。各地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牵头或配合建设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立健全部门间资产调剂共享工作机制,一些地区有序推进同域或全省(市)资产调剂共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5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试点工作的通知》,公物仓发展按下“加速键”。
2022年至2023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10个中央部门和33家地方单位开展公物仓创新试点,在公物仓应用功能拓展、信息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优化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公物仓运行机制,严控新增资产配置事项,严格资产处置审核,规范处置程序;山东省济宁市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公物仓资产的收缴、归还入库等环节全过程网上办理、审批;四川省成都市统一调配、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有序开展资产借用、调剂和集中处置工作,帮扶小微企业、助企纾困。
公物仓如何更高效?
近年来,公物仓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现代公物仓体系正加快构建。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推出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信息平台与全国公物仓应用服务平台的无缝衔接,为推动全国范围内待盘活资产信息“一网汇聚”和业务“一网通办”提供技术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与运行指南》国家标准也已发布实施,公物仓建设和运行将更加节约、规范、高效。(记者 沈童睿)
本期统筹:张佳莹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3日04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