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华裔小提琴家陈锐:用游戏化思维激活古典音乐生命力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4935
主题
65387
回复
8500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75
“迫不及待地想再去感受更多”
0/57
融入湾区,是使命更是机遇
0/100
歌声在田间地头飞扬
0/59
山河念英魂 浩气共长存(地名中的抗战记忆)
0/66
上海22项测评点达全球最优水平
0/56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锦绣新旅程
0/59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0/53
美关税政策“搅局” 意企焦虑难安:将拓展多元化市场
0/93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50年风雨兼程,中欧合作以史为鉴再出发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华裔小提琴家陈锐:用游戏化思维激活古典音乐生命力
时间:2025-5-7 11:01
0
6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题:
华裔小提琴家陈锐:用游戏化思维激活古典音乐生命力
中新网记者 韩辉
陈锐始终不愿被框定为“传统古典音乐家”,他的新专辑《Player1》(头号玩家)封面上有4个代表不同身份的自己:小提琴家、游戏玩家、社交达人和科技“极客”。
“拉琴的意义,是让每个音符成为共享情感的桥梁。”陈锐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技艺的完美,更在于打破边界、连接人心的力量。
澳大利亚华裔小提琴家陈锐。受访者供图
“轻松氛围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陈锐的音乐启蒙始于4岁。与大多数孩子不同,他学习小提琴并非出于家长的“强迫”,而是自愿行为。陈锐回忆,幼年时他常把玩具吉他夹在肩头,用筷子模仿拉琴动作,或许父母正是看到这份学习热情,才为他聘请小提琴老师。
“最终选择小提琴,是因为这种乐器更贴合孩童手掌,让我感到很亲切。”陈锐说,早期学琴以“玩”为主,每周一次私教课程,周六则是集体课程,与同龄人一起在地板上练习简单的旋律,“这种轻松的氛围激发了我对音乐的热爱”。
天赋与勤奋的双重加持下,陈锐8岁便与澳大利亚昆士兰交响乐团合作独奏,15岁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19岁斩获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冠军,20岁更以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冠军的头衔轰动古典乐坛。美国《华盛顿邮报》称赞他是“现象级天才”。
谈及外界赋予的“天才”标签,陈锐的解读颇有趣味。他说:“所谓天才不过是学得快、忘得慢罢了,在我看来,保持兴趣更为关键。”在他看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既需要扎实的演奏功底,更需要具备将个人情感转化为集体共鸣的能力,这才是音乐家的根本使命。
赢得诸多国际大赛冠军后,陈锐的职业生涯迎来转折。他告诉记者,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荣誉,更在于为年轻音乐家提供“被看见”的机会。陈锐说,古典音乐界存在隐形的门槛,独奏家的道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比赛是普通人触达梦想的路径之一。
作为一名亚裔小提琴家,陈锐也曾遭遇文化身份的质疑。一次演出后,有人当面评价他“对门德尔松的诠释超出血统的预期”。起初陈锐感到不适,但逐渐释然:“若外国人演奏二胡或表演京剧非常出色,我们或许也会惊讶,音乐的本质是跨越界限的对话。”
“分享的形式可以无限创新”
舞台之外,陈锐还是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跨界达人。坐拥上百万粉丝的他,除了在世界知名音乐厅演奏,还经常在街头、机场以及餐厅里拍摄“快闪”视频,用小提琴演绎流行歌手的金曲,与街头行人随机互动。
陈锐坦言,自己让音乐破圈的秘诀其实很简单——“玩”才是终极密码。在他看来,成为“网红”不需要刻意设计,只要专注呈现一分钟的精彩演奏。
“短视频注重轻松表达,音乐会讲究完整叙事,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在搭建与听众的情感桥梁。”这种认知促使陈锐不断跨界,“音乐的本质是分享,而分享的形式可以无限创新。从庄重舞台到短视频创作,正是对音乐原始意义的回归”。
面对古典音乐界的西方中心传统,陈锐选择以开放态度应对。他说:“音乐家既要代表作曲家的历史语境,也要回应现代听众的期待。我们需要融合两者,而非对立。”
在陈锐看来,配乐是古典与现代的天然桥梁。他的专辑《Player1》(头号玩家)融合了电影、动画与游戏配乐。“从《哈利·波特》到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这些经典IP的音乐能让年轻人以更轻松的方式接触古典元素。”他说。
陈锐在采访中谈到,中国年轻一代对古典音乐的认知正在不断深化,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地域壁垒,让优质音乐教育资源能触达更多普通学习者。
近两年,陈锐刻意减少巡演场次,转而聚焦音乐品质与创新项目。他开发练琴软件Tonic,与乐迷实时分享练习心得,推动音乐教育平民化,为小提琴学生提供免费练习课程,鼓励年轻音乐家“常回基础,避免迷失”。
“在音乐中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
刚刚过去的4月,澳大利亚华裔小提琴家陈锐(Ray Chen)圆满完成了他在西安、沈阳、南京、厦门、重庆等11个中国城市的小提琴独奏会巡演,场场爆满。
4月11日晚,陈锐与上海交响乐团弦乐演奏家们一起,以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四季》和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两部同名作品为第二届左岸音乐节启幕。
凭借扎实的功底,陈锐在处理维瓦尔第《四季》中复杂乐段时不仅精准从容,更注入了充沛的激情。饱满浑厚的音色与快速而稳健的节奏把控,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结构严谨、情感丰沛的示范级演出。
陈锐告诉记者,年少时自己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从而促使他思考音乐如何触动人心,以及如何在音乐中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成为音乐家对我而言,就是用琴声把故事讲进人心里,让听众不仅听见音符,更能感受到音乐传递的情感。”
和多数音乐家一样,陈锐早年埋头苦练琴技、琢磨舞台效果。但近些年他慢慢想通了,音乐真正打动人的,不是炫技而是共鸣。“同一首曲子,有人听出欢喜,有人品出惆怅,正因如此,音乐才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他说。
4月15日,陈锐联手钢琴家朱里奥·埃利萨尔德在江苏大剧院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在该场演出中,陈锐共演奏了6首曲目,这些曲目时间跨度大、风格多样,涵盖了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到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作品以及改编后的现代作品。
演出结束后,在观众持续的热情挽留下,陈锐三次返场加演,先后演奏了《辛德勒的名单》《哈巴涅拉舞曲》和《我的小星星》。最后,他对着台下打趣道:“这真的是最后一首了哦。”
在南京演出期间,陈锐身穿乐迷赠送的汉服。受访者供图
陈锐坦言,自己格外享受来中国巡演。“巡演让我有机会探索自己的文化根源。除此之外,音乐与地域文化的碰撞,总能激发新的灵感。”(完)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