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评论员观察)

时间:2025-5-6 13:23 0 4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奔向同一个目标,有时难免涉及同一个赛道,如何避免“内卷”?这就要优化产业布局,串珠成链、聚势而强
既要避免同质化,也要避免碎片化。互为支撑、互相借力,是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以来,浙江杭州因为诞生了深度求索、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六小龙”走红网络,由此引发其他城市“怎样才能培养出‘六小龙’”等追问。
这样的追问很有现实意义。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不争先就难领先,以其他城市的成绩为标尺找差距、补短板,激发“不输于人”的闯劲、“比学赶超”的拼劲,有利于激活创新创造的一池春水,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学习借鉴并非简单复制。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基础条件各异,也不必纠结为何没在热门领域孵化竞争力强的企业。重要的是,学习借鉴优化政务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把握自身特色和优势,争取在更多细分领域锻造自己的长板。
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发挥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一个主要抓手就是一体化里协同联动,以错位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合理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体化不是同质化,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定位。比如,近年来江苏苏州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战略重点,打造涵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的生物医药集群,目前已集聚近4200家相关企业。又如,南京围绕传统优势钢铁产业做文章,打造高性能特种钢板生产基地,不断向价值链高处攀登,当地钢铁业100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无论处在传统产业还是置身新兴产业,只要找准自己的舞台、做大自己的优势,就有希望发展成为明星企业、打造明星产品。
一体化意味着奔向同一个目标,有时难免涉及同一个赛道,如何避免“内卷”?这就要优化产业布局,串珠成链、聚势而强。
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上海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方面持续突破,江苏在封测领域塑造竞争力,浙江在装备与材料领域渐具优势,安徽主攻存储芯片、智能硬件,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稳居前列。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长三角多地分工协作,4小时车程内可解决所有零部件供应。有差异才有合作可能,有紧密合作才有融为一体的机会。实践表明,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才能协同实现自身繁荣与区域整体跃迁。
不只是长三角,区域重大战略里都蕴藏着协同发展、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的智慧。看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合作、东中西部互动,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看沿海地区,无论是港口物流还是跨境贸易,各自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才能在服务大局中兼顾活力与秩序。
既要避免同质化,也要避免碎片化。互为支撑、互相借力,是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各地产业布局既应学会错位,也应善于借位、补位。产业规划增强“一盘棋”意识,科技创新汇聚“一股绳”合力,在差异化中把每个“1”做优做大,最终才能在一体化中实现“1+1>2”的整体效应。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城市生长、地区发展,需要激扬看到差距、迎头赶上的志气,也要放下“人有我必有”的焦虑,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可持续创新的领域。突出特色、协同联动,化落差为势能,变特点为优点,定能汇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共绘高质量发展锦绣图景。(常 晋)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6日05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