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共筑双向奔赴的“友谊路”

时间:2025-4-29 13:25 0 2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三批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队员为柬埔寨当地危重患者会诊。




中国路桥承建的柬埔寨10号公路改建工程28号大桥。




第三批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在柬埔寨开展义诊活动。




连接柬埔寨首都金边与西哈努克港的金港高速上的金边收费站。




航拍的金港高速。均为受访者提供









“够意思”超市、成都火锅、月饼零售,初到柬埔寨首都金边,街头频频出现的中文招牌,会引人探究中国人在这里的故事。
渊源确实深厚。中国长期是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投资来源国,两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断深化。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座跨山脊高架桥、第一大电站、最大体育馆……中国支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为柬埔寨民众带来实实在在好处,也为柬埔寨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本报记者实地探访部分项目,走近中国援柬埔寨医疗队,感受中国在柬埔寨铺设的“友谊路”和两国人民的双向奔赴。
“第一高桥”架起来,“有路就有希望”
“太开心了,我们从来都没看过这么高的桥是什么样子呢。大家都安排过来看,周围的宾馆、酒店都订满了。”在柬埔寨“第一高桥”临时通行现场,当地村民乌克占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月14日到16日是柬埔寨传统新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往来需求,中资企业承建的柬埔寨“第一高桥”临时通行了。大桥上,小汽车、摩托车穿梭往来;大桥旁,许多村民也来现场观摩、一睹大桥通行的场景。
“第一高桥”,即中国路桥承建的柬埔寨10号公路改建工程28号大桥,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项目。大桥全长530米、高80米,横跨额勒赛河山谷,是柬埔寨最高墩桥梁和首座跨山脊高架桥。“这是我们国家最高的一座桥,能参与建设,感到非常自豪。”参与项目建设的当地员工万维切卡说。
据了解,大桥毗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级水源保护地,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团队克服了深基坑开挖、临河施工等难题,研发了挂篮自动行走、无线测温监控等10余项新技术,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第一高桥’是我们在当地实施的众多项目中的一个,作为中国企业,我们很荣幸能参与到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中去。我们也将一如既往高效优质如期履约,为中国和柬埔寨人民之间架起更多友谊的桥梁。”中国路桥柬埔寨办事处总经理杨杰说。
“第一高桥”的临时通行,也为10号公路的通行奠定了基础。10号公路改建工程全长约197公里,是连接柬埔寨马德望省、菩萨省和国公省的重要通道,对柬埔寨“粮仓”马德望省的粮食运输和出口至关重要。
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宾波尼表示,该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柬埔寨西部公路网,提升公路标准等级与整体服务水平,极大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对当地民众来说,大桥和道路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是更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我们当地有句话叫‘有路就有希望’。”乌克占迪说,我们原来种榴莲、百香果,光是把东西拉出去就要一两天,水果都坏了,车费也很贵。现在有路有桥,运输的时间、费用都大大节省。有了路,大家可以过来玩,我们的经济也会发展。“期望路和桥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她说。
金港高速开通,沿线经济加速起跑
“自从金港高速开通,很多司机都不用凌晨来装货了,我们也不用辛苦起那么早了。”上午10时,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海鲜批发市场的“海鲜妹”水产店老板忙碌起来。
金港高速,即连接柬埔寨首都金边与西哈努克港的高速公路,全长187公里,是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这条高速公路于2022年通车后,从金边到西哈努克港的车程从原来的5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让路上的人们多了一份从容。
海鲜市场里,几名顾客正在挑选海鲜,一辆海鲜运输车刚刚抵达准备装货,司机普鲁姆达趁机稍作休息。为了保证海鲜品质,老板叮嘱他走金港高速回金边,这样才能赶得上下午2时前的配送。10时40分,装好货物,普鲁姆达驾车驶出批发市场。
不久后,车辆驶出西港城区,金港高速的入口就在眼前。收费站整齐有序,电子屏上清晰标示着各类车辆的通行费标准。第一次上高速路的普鲁姆达有些不知所措,人工收费通道的工作人员将通行卡递给他,示意他前行,从进入闸口到领卡出闸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车道宽阔、路面平整,没有以往道路的坑洼颠簸,更不用提以往公路上常见的大车混行、逆行借道超车的情况。13时许,普鲁姆达的海鲜车稳稳驶入金港高速金边收费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用手机扫码顺利支付通行费,仅仅用时30秒便完成了从入站缴费到出站驶离的全过程。
“走金港高速,竟然这么快!”普鲁姆达说,以前运送海鲜不是担心太颠簸摔坏海鲜箱,就是担心路上堵车耽误时间,这样平稳、快速的驾驶体验真是太棒了。
当普鲁姆达把最后两筐活蹦乱跳的皮皮虾搬进客户的后厨时,手机里下午两点的闹钟正好响起。金港高速开通,对物流司机来说意味着快捷、安全和舒适体验;而对金边市民来说,也意味着市场里的海鲜更新鲜实惠了。
作为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不仅助力柬埔寨进入“高速公路时代”,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许多旅行社推出“金边—西港”一日游、两日游等旅游线路,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随着高速贯通,一些工业园区将选址定在沿线,当地产业升级发展迎来新的机会。
医疗援助扎根当地,让一批批患者重拾希望
“1974年,我的爷爷远赴非洲大陆投身坦赞铁路的建设……50年后的今天,我有幸成为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的一员,继续传承并弘扬这份援外精神与使命。”在2024年9月18日的援外日记中,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杜氏骨外科医生张智写下这样一段话。
彼时,张智随第三批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抵达金边刚两个月,相比不同语言、文化和医疗体系的挑战,那些日常行医中的故事让他难忘,更让他真切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一位77岁的柬埔寨患者,自己也是一名医生,因长期受神经损伤后遗症困扰,肩膀疼痛难忍,曾尝试多种治疗均无果。通过医疗队的针灸、推拿等治疗,他逐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缓与力量回归。“这份奇迹般的转变,不仅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更激发了他继续为柬埔寨医疗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张智说。
让失聪女孩喊出人生第一句“妈妈”,让长期靠轮椅出行的患者重新站立起来……派赴柬埔寨的中医医疗队一次次为当地群众带来生活的转机。
“我们刚来时接诊的患者以华人为主,现在接受中医的柬埔寨患者越来越多,门诊占比达到50%,中医针灸、推拿都很受欢迎。”第三批中国援柬埔寨中医医疗队队长陈虹林介绍,医疗队依托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医门诊开展诊疗活动,每月就诊患者近千人次。而这所医院的主体大楼,正是中国援助扩建的,于3年前正式启用。
医疗队在当地不仅为病人诊疗,还带出了一批批学生,柬埔寨护士孙爽就是其中之一。“我来这儿工作3年了,我会拔罐、理疗、刮痧、做耳穴。”孙爽用还不太流利的中文介绍,最让她感到惊喜的是针灸的神奇疗效,她也常推荐家人和朋友来到中医门诊。眼下,孙爽正在学习中文,期待可以帮助她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希望通过中医的传播,为当地慢病防治、基层传染病防治带来有力补充,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低成本、高可及的中医药服务。”陈虹林说。
采访开始前,陈虹林刚为患者做完针灸治疗,第一眼见到他,那白大褂胸前的五星红旗尤其耀眼。“第一次穿上这件印有五星红旗的白大褂时,感受到的是满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会时刻铭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把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他说。(本报记者 李 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29日 第 06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