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换位思考,去找优化营商环境的办法(干部状态新观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时间:2025-4-25 13:41 0 6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尽管政府服务问题整改率达92%,但企业信心指数仍波动;过度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仍存在;交通文体设施分布不完善不均衡,难以留住人才……3月28日,十二届吉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聚焦营商环境,当地干部亮短板、谈举措。
会上敢于自我揭短的数据和问题,让与会者找到发力方向;会后动真碰硬的改革举措,正一步一步落地实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吉林以改革精神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当地干部换位思考,多从企业角度看问题、找堵点,纠树并举、标本兼治,把“政策红利”变成民营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深入调研找出问题——  
政府服务和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短板,企业提出政务、市场、法治等6个方面18个问题
长春某中小企业工作人员反映:“企业融资不容易,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也没有全都享受到,创新创业的‘隐形门’真的破了吗?”
“我们出去招聘,因为天冷、地远、基础设施不够好,吸引人才很困难。”有企业负责人无奈感慨,“想发展,就要从营商环境这儿发力。”
吉林省委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上,一份覆盖12862家企业的评议报告被投影在大屏上:样本企业对政府服务评议总体平均分较上年下降2.22%,对本地经济形势信心平均分较上年下降1.09%,对本企业发展的信心平均分较上年下降2.29%。
通报样本企业提出的政务、市场、法治、要素、创新、生活等6个方面18个问题,一览无遗。“客观又直观,走下去调研,就能发现问题。”一位参会干部坦言,“坐得难受,自我陶醉滤镜被狠狠扒掉。”
吉林、浙江是对口合作省份,有干部直言,与浙江相比,吉林发展民营经济表面上看是缺产业、缺企业、缺人才,深层次则是政府服务和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
直面问题,不等于无视成绩。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产业基础坚实,近些年,汽车、医药、纺织等领域民营企业集群成势。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突破1400家,华为新款手机使用的摄像头技术,来自长春理工大学几位教授创办的企业;农业资源丰富,吉林大米、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矿泉水等产品远销海内外……
“我们想再向前一步,就是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评议结果发布后,吉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喆首先发言。会后,吉林省审议通过《提升政府采购工作质效实施方案》,完善《重构政府招标规则机制实施方案》。围绕准入准营、执法检查、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以及项目审批、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税费缴纳等关键环节,吉林省统筹推行6项综合配套改革和6项专项改革,针对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乱罚款、政务服务乱作为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
正视差距靠前服务——
完善线上政策直达平台功能,推动新建6个“跨省通办”特色服务专区
春风拂面,一场重构营商生态的攻坚战开启。
吉林省宝奇智慧物流产业中心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网络货运。然而,融资困难、资金短缺让企业发展陷入瓶颈。“一台大型分拣设备动辄几十万,企业买不起,就没法运更多快递。”该公司融资总监杜江说。关键时刻,吉林银行“雪中送炭”,为企业提供贷款。分拣线上,新购入的机器正在快速分发快递,杜江介绍:“贷款契合我们行业小额、高频的交易特点,将融资和结算服务嵌入全流程交易环节。”
吉林省打造“产业+金融+科技”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建立29个生态链,实现业务投放超4万笔,金额42亿元。
在吉林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整块的钢板被送入冲压机快速变成各个零部件,机械臂在流水线上灵活运作、精准搬运。这里是东北地区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产品已成功搭载红旗新款纯电动汽车并量产。
当时,项目建设初期,正赶上连续降雨,土方回填遇到困难。“也不知道啥时候天晴,晚一天,就晚一天营收啊。”公司首席执行官施睿哲记忆犹新。在长春市政企合作周例会上,施睿哲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了问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赴项目现场,同企业一道,协调车辆,克服阻碍。“项目按期投产,想要感谢政府部门负责同志时,才发现他们已经走了。”施睿哲说。
正视差距、直面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线上政策直达平台功能,建立企业“服务管家”机制,提升惠企政策知晓度;今年将推动新建6个“跨省通办”特色服务专区,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健全完善明察暗访、无感监测等工作机制,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推广“我要执法”APP,努力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我们要用好吉浙合作的优势,迎头赶上,让‘小灶’烧成改革‘燎原火’。”吉林省政数局局长崔萍说。
协调资源助力创新——
发挥科研院所人才优势,选派“科创专员”到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临近春耕,走进四平市梨树县,农资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边收拾农机,村民李大哥边和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民聊天:“你家玉米品种确实不错,棒大、抗倒、不秃尖!”良种培育,离不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宋广树的帮助。2023年,作为吉林省首批“科创专员”,宋广树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梨树县气候、土壤特点,帮助富民种业先后改良出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种10余个。
“授人以渔,广树还把好技术留下了,丝毫不藏私。”张彦民说,宋广树指导企业建立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平台,提高企业玉米品种筛选效率。他还先后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累计获得项目资金300余万元。
吉林科教资源丰富,吉林大学等67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百余所科研机构,能否帮助省内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吉林省科技厅牵头,谋划启动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每年选派200名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两年“科创专员”。“科创专员”每年约1/3的时间在企业工作,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分6批选派了8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12名“科创专员(科创副总)”,到全省9个市(州)799家企业开展工作。
与民营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吉林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解决问题中推进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汪志球  刘以晴)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5日 第 11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