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用我们的声音,演绎我们的木兰”(侨界关注)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3497
主题
63949
回复
8348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9
金宪:AI不仅是重要技术,更是重塑全球经济的力量
0/58
广西中越边境线上的互联互通变迁
0/46
视频 | 跟随HIMC海外传播官Alex的镜头,一起打卡本届消博会的亮点
0/37
吴建平:筑牢数字时代的安全底座
0/44
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0/44
东南亚企业踊跃参加“消博会”:与中国机遇同行
0/42
人民日报仲音文章:从三则故事看美滥施关税
0/51
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0/34
Hi财经丨五城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用我们的声音,演绎我们的木兰”(侨界关注)
时间:2025-4-14 09:03
0
5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木兰出走前的那一夜》中,张润黎饰演的花木兰。
3名华裔女演员剧照。均由受访者供图
近日,由法国华裔新生代创排的话剧《木兰出走前的那一夜》(简称《木兰》)在巴黎新索邦大学戏剧节举办首演,这个由华裔新生代担任导演、编剧、演员的话剧,借助中国古代传说花木兰的故事原型,创新讲述了少女木兰探索成长的故事。
话剧中,华裔新生代演员们用富有生命力的肢体表达、诙谐又充满东方意蕴的戏剧语言,融入华裔新生代的跨文化思考,将别具一格的木兰故事讲给更多海外观众听。
创新改编——
让木兰更加贴合当代青年心境
“很久很久以前,在潮湿炎热的中国南部,一户姓花的人家住在山腰腰上。”灯光亮起,随着舞台上身着黑衣的叙述者娓娓道来,《木兰》的故事徐徐铺展开。
4月2日晚,在巴黎新索邦大学戏剧节的剧场舞台上,由巴黎新索邦大学戏剧研究方向研究生张嘉绮编剧、导演,法国华裔青年演员张润黎、周天怡、陈迹主演的现代话剧《木兰》讲述了别具一格的木兰故事。
话剧中,居住在中国深山村庄中的少女木兰,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她天真地许愿,希望能通过从军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没想到愿望成真。当征兵的命令送到家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恐惧、迷茫、忐忑和憧憬,复杂的情绪笼罩了木兰。在与爱女心切的父母争执后,木兰最终做好准备,出发前往新的人生旅程。
话剧截取木兰出征前的那一夜作为故事发生的主要时点,讲述了一个脱胎于中国古代传说、又富含现代精神的木兰故事。木兰对世界的天真向往和对未知的迷茫,中国家庭“爱之深、责之切”的交流方式和亲情力量,木兰最终克服恐惧、勇敢选择成长之路等故事内容,让木兰的故事更加贴近当代华裔青年和海外年轻观众的心境。
“你再给我一匹跑起来像飞一样的马,我就跟着部队,到西北去!我穿过大山,我越过黄河,我在那儿打仗,我当大将军——皇上召见我,他坐那明堂上。他赏我大宝贝,他叫我待身旁!而我说,木兰不做尚书郎,你送我匹千里马,我回呀么回故乡!”剧中,木兰的祈愿以中国传统曲艺“数来宝”的方式呈现,对中国古诗《木兰辞》进行创新改编。诙谐有趣的语言和轻松活泼的节奏,为木兰出征的故事增添一笔活泼的色彩。
张嘉绮介绍,话剧由3名华裔青年女演员分饰多个角色,主要角色花木兰、花爸爸、花妈妈的表演与叙述者的旁白交错出现,京剧、“数来宝”等中国传统曲艺形式融入其中,演员现场合唱的中国经典流行歌曲《张三的歌》增添了表演的音乐张力。“我们尝试将中国传统曲艺和现代话剧的表演形式融合,把花木兰这个在中国耳熟能详的故事,用更加个性化、戏剧性的方式讲述,用我们的声音,演绎我们的木兰。”她说。
回望故乡——
在海外找到情感共鸣的精神纽带
在舞台上来回奔跑,与其他演员反复推拉,在剧烈的喘息中慢慢停下……在剧中,饰演木兰的张润黎,用一段激烈的肢体表演,具象化地展现木兰纠结的心境。在日常排练中,这段表演让张润黎印象深刻。
“话剧的舞台需要演员完全释放,爆发旺盛的生命力,让情绪通过声音、肢体动作和氛围,传递到最后一排观众。”张润黎说,“我从小在巴黎出生长大,在剧中表达木兰某些细微情绪时,我一开始会自然地呈现出‘法国青年’的状态,其他的演员就会帮助我调整这些细微的动作,让我在展现自我的同时,更加贴合木兰这个中国女孩的样子。话剧中还有一些中国传统曲艺的形式,需要京剧表演的技法,用北方方言的腔调表演‘数来宝’,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
在张嘉绮看来,《木兰》的故事从创作之初就贴合着3名华裔女演员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征。“我和润黎是法国一家知名表演学校菲利普·高里耶学校的同学,润黎在法国出生长大,我在法国留学,我们对在中法两国生活成长的跨文化体验有许多共鸣,也非常想通过戏剧表达中华文化赋予我们的精神内涵,就商量着要合作创排一部话剧。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的主创人员也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聚到了一起。”张嘉绮说。
在法国从事陶瓷设计工作、业余从事即兴喜剧表演的华侨青年周天怡在剧中饰演花木兰的妈妈。在话剧创排中,她重温着对祖国家乡的认识。
“我14岁从老家浙江青田来到法国,对中国乡村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童年回忆中。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偏远乡村,我们创排的过程也是回望故乡的过程,我们不断尝试怎样自然地呈现中国乡村的生活方式,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把对家乡的理解融入表演中。”作为一名即兴喜剧表演者,周天怡说,“演员必须沉浸在故事中,享受表演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加自然地把观众带入故事,打动观众。”
对于《木兰》团队成员来说,对中华文化的领悟、对中国家庭亲情的感受、对旅居海外华裔身份的思考,是他们在创排话剧的过程中不断温习的课题。“我们团队成员在交流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共识,就是在离开中国后,大家都越发感觉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我们华裔青年身上自带的中华文化印记。这是我们创作的灵感宝库,也是我们在海外相逢后自然地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和情感共鸣的精神纽带。”张嘉绮说。
文化交流——
流动的情感能跨越语言和国界
“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没有烦恼没有那悲伤,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话剧中,当祈祷通过征兵出去看世界的木兰收到征兵通知时,她在慌张无措中,吟唱起中文歌曲《张三的歌》。3名女演员动人的合唱歌声,让观众动容。
“剧中的合唱让人意犹未尽”“剧本的文字真美”“这个花木兰好不一样”……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观众在与演员的交流中感慨。100人的剧院中,不仅有许多华裔年轻观众,也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多国观众和法国戏剧界的专业演员。
“首演后,我们收到很多鼓励和好评,也让我们很受鼓舞。能在法国的舞台上表演木兰的故事,我们整个团队都觉得蛮骄傲的。”张嘉绮笑着说,一名法国观众的反馈让她非常触动。“话剧中有讲述木兰心境的一句台词:这是一个潮湿闷热的夜,而她的心里荡满了水,流不出去。一个法国男生在演出后找到我说,这句话他太喜欢了。尽管我们是用中文演出,配合英文字幕,但是剧中人物流动的情感仍能跨越语言和国界,触达一个陌生观众的内心,我想这就是戏剧表演的生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闪光点。”
“这部话剧中的木兰,有一些所有青春期女孩的共性:对世界充满美好的憧憬,爱父母又有些叛逆,还没有被社会规则所驯服。同时,木兰的故事也展现了很多东亚家庭的特征: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不善表达但关爱孩子的爸爸,家中受到偏爱的小儿子。我在表演中感受到许多与木兰共通的情感,这些非常个人的情感,也是引发观众共鸣的钥匙。当许多欧美观众理解木兰,喜欢木兰,我越发感觉到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润黎说。
《木兰》首演过后,主创团队经过短暂休整又开始了紧张排练。4月底、5月中旬,《木兰》还将在巴黎的其他剧院继续上演。
“我希望能把《木兰》带到中国和更大的国际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木兰故事,我们愿意做中法戏剧交流、文化交流的桥梁,以戏剧为媒,与更多海外朋友分享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思考,邀请他们进入我们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张嘉绮说。(本报记者 高乔)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14日 第 06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