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冷链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图为西科冷链江门制造基地的产品实验室工程师在进行电子元件耐用性测试。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理清各部门食品安全责任,填补全链条监管中的空白缝隙,增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效能。《意见》找准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中存在的8个薄弱环节,对应提出加强协同协作协调的21项具体措施。国务院食安办日前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详解管理新举措,回应社会关切。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国务院食安办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介绍,《意见》聚焦从农田到餐桌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监管,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贮存、运输、寄递和配送、销售、消费、进口等各环节进行了系统梳理。“《意见》既有重长效的制度安排,也有见成效的具体举措,还有抓成效的工作要求,通篇体现了食品安全系统的治理理念。”柳军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强化”:
强化制度创新。《意见》总结近年来各部门监管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为防止运输过程中食品受到污染,《意见》建立了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了运输散装液态食品车辆的食品安全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核发食品准运证明,确保专车专用等。
强化部门协同。《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共享、通报协查、联动处置、双向衔接等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多部门综合治理,有效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和盲区。
强化主体覆盖。《意见》进一步拓展了主体监管范畴,在传统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之外,将贮存、配送等环节的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实现主体全覆盖、过程全管控。比如,针对网络销售、寄递食品安全等问题,明确将网络交易各主体及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等纳入监管范畴。
强化重点治理。《意见》聚焦民生关切的热点问题,明确了监管的重点领域。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意见》明确教育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等部门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过程管理制度。
柳军说,《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寄递配送纳入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众多,除了生产经营环节之外,寄递配送环节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随着大众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食品寄递与网络订餐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高频场景,我国食品寄递配送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态势,但一些配送人员操作不规范会导致餐食变质污染,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说,《意见》在进一步强化食品企业市场准入、注册许可的基础上,对寄递和配送作了专门规定,这也是首次将寄递配送纳入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
强化食品寄递安全管理。要求邮政管理部门督促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制度,强化邮政和市场监管部门协作,加大对寄递环节涉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核查处置力度,依法打击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加强网络订餐配送安全管理。要求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网络订餐平台、餐饮经营者履行法律法规规定义务,落实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责任。要求网络订餐平台、餐饮经营者应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网络订餐配送行业劳动者的培训模式,强化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培训。
司光表示,上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寄递配送各主体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综合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责任,以制度创新回应民生关切,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筑牢食品安全“云端防线”
当前,食品安全风险不仅发生在线下也存在于线上。司光说,特别是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食品经营方式,衍生了平台外卖、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许多新模式,同时也存在保质期“云篡改”、资质证明“PS化”、农产品“美颜直播”等新风险,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许多挑战。
为筑牢食品安全“云端防线”,《意见》就加强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监管提出明确要求。
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意见》督促网络交易平台、主播及其服务机构、广告活动参与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等从业主体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比如,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要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审查食品生产经营者入网销售资质;主播及其服务机构要规范开展营销活动,依法对其推荐的食品进行查验;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把质量安全关,保持线上线下同标同质。
强化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协同治理。《意见》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网信、广电等部门,明确直播带货、私域电商、社区团购等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治理要求,加强信息监测通报和协查处置。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的安全协同管理,加快出台配套制度机制,加大监督抽检和监管执法力度,确保线上线下食品同标同质,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司光说。(记者 孔德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12日 第 0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