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百年运河血泪史:巴拿马为何向美国说“不”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3498
主题
63950
回复
8348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国际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9
(投资中国)外资企业紧抓海南自贸港机遇:封关之年布局未来
0/53
金宪:AI不仅是重要技术,更是重塑全球经济的力量
0/75
广西中越边境线上的互联互通变迁
0/61
视频 | 跟随HIMC海外传播官Alex的镜头,一起打卡本届消博会的亮点
0/51
吴建平:筑牢数字时代的安全底座
0/59
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0/76
东南亚企业踊跃参加“消博会”:与中国机遇同行
0/72
人民日报仲音文章:从三则故事看美滥施关税
0/87
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百年运河血泪史:巴拿马为何向美国说“不”
时间:2025-4-11 10:52
0
11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网4月10日电:
(钟新军)据美国《国会山报》4月8日报道,美防长赫格赛思宣称“要确保(巴拿马)运河安全”,并向巴方提出美军重返该国部署。
强取豪夺建立“国中之国”
据美国历史学家麦卡洛《海洋之路:巴拿马运河的开凿》一书记载,1904年,美方以4000万美元价格从法国人那里接手了进展不利的巴拿马运河工程。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桩“在商言商”的公平交易。实际上,当时巴拿马还属于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但觊觎这块宝地许久的美国,不顾哥政府强烈反对,出钱出兵支持当地分离主义运动,还派军舰封锁海上航线,阻挠哥方平叛。
最终,恃强凌弱的美国迫使哥伦比亚放弃巴拿马,并以“承认独立”为条件,于1903年11月和巴外交代表签署不平等条约。
从此,美国获得修建、管理巴拿马运河及在两岸16公里区域内长期驻军的权利,将这个新生国家沦为附庸达数十年之久。
美国的强取豪夺,连当时美媒都看不下了。
巴拿马运河工程现场。图/英国《每日邮报》
《纽约时报》痛斥本国政府“卑鄙的征服行径”,《纽约晚报》则用“粗野庸俗、唯利是图的冒险”形容这场不义之战。
随后运河建设期间,又有约5600名工人因疾病和事故丧生,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西印度群岛的非裔劳工。美方滥用奎宁治疗疟疾,还导致许多工人失聪。
作为“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心脏”,面积超1400平方公里的巴拿马运河区俨然就是一处“国中之国”。
纽约大学拉美和加勒比研究中心称,运河区由美军方直接管辖,历任总督也大多是现役将领。
除了星罗棋布的兵营,这里还设有执行美本土法律的警察局和法院,外侧则竖起铁丝网围栏,巴拿马人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既是美军兵营,也是殖民堡垒
二战期间,巴拿马运河区更是变成一座巨大的兵营和堡垒。
佛罗里达大学网站称,当时在运河区,美军驻扎6.5万人,建有11座406毫米岸防炮台、2座远程雷达站、30个防空预警哨,以及军港、机场、高炮阵地,大批舰艇、飞机和士兵昼夜巡逻,严密防守。
史载,德日法西斯曾想用搭载轰炸机的大型潜艇,远渡重洋偷袭巴拿马运河,但这些图谋随着两国战败投降胎死腹中。
美军航母穿越巴拿马运河。图/美国国家航空博物馆
占据巴拿马运河,美国就掌握了沟通大西洋、太平洋的海上交通主动权。可以说,这条咽喉水道对其成为二战最大赢家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巴拿马民众郁积许久的不满情绪也在潜滋暗长。
《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一书披露,为建设运河区,美国驱逐了6.2万巴拿马人,并推行实质上的殖民主义种族隔离制度。
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运河区工作的有色人种,仍只能使用不同的教育、卫生和娱乐设施。
1959年,巴拿马城爆发反美骚乱,起因是美方拒绝在运河区悬挂巴拿马国旗。
1964年1月9日,一场规模更大的抗议活动爆发。示威人群冲进运河区,插上巴拿马国旗并拆除围栏,却遭美军警射杀,22人丧生。这一天,后来被巴拿马定为“烈士纪念日”。
又经过曲折艰苦的抗争,1977年9月7日,美国才与巴拿马签署新条约,开启了巴方收回运河主权的漫长进程。1999年12月31日条约生效,巴政府最终接管运河。
粗暴干涉巴内政,暗杀抓捕领导人
除了控制运河,长久以来,美方还对巴拿马的内政、经济、军事进行全方位渗透操控,甚至在1989年悍然入侵该国。
1981年,巴拿马领导人托里霍斯因飞机失事丧生。《大西洋》月刊称,美中情局被指涉嫌策划暗杀前者,坠机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曾效力于美情报部门的美国商人约翰·珀金斯,在所著《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披露,托里霍斯生前与日本财团商谈修建一条新运河,结果激怒美国利益集团,给他本人带来杀身之祸。
托里霍斯死后,美国豢养的中情局前雇员、巴军情局长诺列加掌权。但在短暂蜜月期后,美方对桀骜不驯的诺列加渐生反感,决定颠覆其统治。
1989年12月20日,超2.7万美军在300多架飞机支援下,向巴拿马发起所谓“正义事业行动”,而与之对阵的只有装备简陋的1.6万巴军。
美军入侵巴拿马。图/美国《休斯敦纪事报》
如此力量悬殊的战斗当然没什么悬念,美军很快攻占巴拿马城,扶植亲美派上台。1990年1月3日,无路可逃的诺列加投降并被押送美国。
这场侵略战争激起全球公愤,75个联合国成员国投票谴责美方。而由于美军滥施武力,巴方伤亡或超5000人,其中大部分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战火摧残还使巴拿马约2万人失去家园,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严重衰退,至今仍被高失业率、高贫困率困扰。
至于诺列加,先被美方判处长期监禁,后引渡回巴拿马,2017年病故。
在回忆录《美国囚徒》中,他也认为自己的老上级、巴拿马前领导人托里霍斯之死,幕后黑手就是美国当权者。
或许正是由于历史记忆太过惨痛和深刻,当地时间4月9日,巴方明确表示,将拒绝任何在该国领土重建美军基地的可能性。(完)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