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治安崩坏何时休?

时间:2025-4-11 10:00 0 25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载于《菲律宾商报》)

华社再传骇人惨案!侨领郭从愿遭绑匪残忍撕票,家属支付2.1亿披索天价赎金仍未能换回性命。此案不仅暴露菲律宾治安体系之溃烂,更揭示华社长期暴露于犯罪威胁下的绝望处境。当局若再敷衍塞责,恐将彻底动摇外资与侨民对菲律宾法治之信心!

郭从愿先生之死,绝非孤例。从绑架手法之专业、勒索金额之庞大,皆显示犯罪集团早已视法律如无物。更令人愤慨的是,赎金分三次支付,绑匪选择在赌场交易,嚣张至极!而菲警方在绑架案发生一个多星期后还无法破案,办案效率之迟钝,令人质疑:若受害者非华社显要,此案是否又将沦为“无头公案”?

近年来,针对华商、学生、BC工人乃至小商贩的绑架案频传,犯罪集团甚至形容“中国人=行走钞票”。据菲国警数据,2024年1月到2025年2月,全国共发生40宗绑架案,其中10宗的受害者是中国人。如此治安黑洞,岂非变相鼓励犯罪?

郭案最讽刺之处,在于绑匪收钱仍撕票的毫无底线。家属被迫支付2.1亿披索,却只换来两具伤痕累累的遗体。这笔巨款足以养活一个小型犯罪集团数年,而绑匪食髓知味后,下一个目标又将是谁?

1995年灵惠中学学生施巧玲遭绑架杀害,反绑架组织“恢复治安运动”喊出的口号是“施巧玲之后,谁是下一个?”(After Charlene, Who’s Next),相信许多人仍记忆犹新。想不到在施巧玲案之后,接连发生李华龙校长、施美致等绑杀案。在政府出重拳迫使绑架案销迹一段时间后,随着网络BC集团进入菲律宾,绑架者由菲律宾人换成了中国人,并发生两年前西河堂理事林文辉遭绑杀,一直到2月份一名马尼拉英国学校中国籍学生遭绑架切手指。

当局若继续放任“花钱消灾”的潜规则,等同默认绑架是“低风险高回报”产业!众议长马丁•罗麻礼斯在菲华商联总会代表大会宴会上承诺,将推动立法把绑架罪定为“公诉罪”,这是解决绑架浪潮的第一步,希望能尽快实现。

郭从愿先生并非仅是富豪,更是倾力回馈社会的慈善家。其捐建家乡、领导侨团的贡献,却换来如此结局,何尝不是对菲华族群的集体羞辱?华社数十年来为菲律宾经济注入活水,如今却沦为犯罪温床中的待宰羔羊,试问:谁还敢来菲投资?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郭从愿”?

尤其令人忧心的是,此案可能与非法BC集团有关。近年来,网络BC衍生的绑架、人口贩运已成治安毒瘤,但政府取缔漏洞百出,在小马科斯总统去年宣布全面禁止BC后,BC电诈集团化整为零,四处跟警方打游击。若连郭氏这等具社会影响力者都无法自保,普通华商与侨民岂非更成俎上鱼肉?

商报敦促菲律宾当局正视三大诉求:

1. 成立专案小组,限期破案

郭案必须上升至国安层级,由总统府直接督办。警方应与国际刑警合作,追查赎金流向及跨国犯罪网络,并公开侦办进度,杜绝“交钱不办事”的腐败惯例。

2. 全面扫荡BC相关犯罪

取缔所有涉嫌绑架的网络BC集团,冻结其资产,并修法将绑架罪定为“公诉罪”。对包庇罪犯的公职人员,应以“渎职罪”严惩,以儆效尤。

3. 建立华社安全联防机制

仿效志愿防火会模式,在商业密集区增设警民联防站,配置中文报案专线。同时,移民局应严格审查自东南亚电诈重灾区入境的中国籍人士,阻绝犯罪集团渗透。

郭从愿先生的血,不该白流。菲国若继续纵容治安恶化,终将自食“投资环境恶化”的苦果。我们要求小马科斯总统亲自过问,并将本案列为“治安改革指标”——否则,菲律宾“亚洲绑架之都”的恶名,恐成永远撕不掉的标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