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陈淳淳:闽南文化对菲律宾华人华侨的影响

时间:2025-4-9 10:14 0 20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载于《菲律宾商报》)

菲律宾与中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有大量的中国人移民到菲律宾,其中,来自中国闽南地区的移民及其后裔在菲律宾形成了独特的华人华侨群体。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菲律宾的华人华侨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语言、习俗到思想观念等各个层面都能看到其印记。

明末清初以来,由于闽南地区人多地少、战乱频繁等原因,大量闽南人移民到菲律宾。他们带着家乡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在菲律宾落地生根。这些移民在新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族群社会,将闽南文化直接带到了菲律宾。例如,在马尼拉的唐人街,闽南建筑风格、传统店铺招牌等随处可见,成为闽南文化在菲律宾的标志性象征。

闽南文化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和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菲律宾,华人华侨也保持着强烈的家族观念,家族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在商业活动中,家族企业的形式也较为常见,家族成员之间传承经营理念和技艺,维护家族的声誉和财富。这种家族观念的延续,使得华人华侨社会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也为闽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菲律宾华人华侨社会中存在众多的民间组织和社团,这些组织带有浓厚的闽南文化色彩。它们不仅是华人华侨联络感情、互帮互助的平台,也是传承和推广闽南文化的载体。这些社团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举行富有闽南特色的文艺活动,让更多的华人华侨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接触和了解闽南文化。同时,社团也在社会公益、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提升了华人华侨社会在当地的整体形象。

自古以来,闽南地区就与菲律宾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商人在两地之间穿梭,不仅带来了商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曾经闽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菲律宾深受欢迎,而菲律宾的香料等也进入闽南市场,在这种双向贸易中,闽南文化随着商品的流通传播到菲律宾,菲律宾的文化也在贸易过程中对闽南地区产生一定的反向影响。闽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和独特的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在菲律宾华人华侨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华人华侨凭借勤劳、智慧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在菲律宾的商业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华人经营的行业涵盖了零售、餐饮、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例如,在菲律宾的商业中心马尼拉,许多大型商场、超市都是由华人华侨经营的。这种商业上的成功,既得益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闽南文化中商业精神的激励。

在菲华社会,闽南语长期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被广泛使用,老一代华人华侨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习惯用闽南语进行沟通,这使得年轻一代能够从小接触到家乡的语言,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例如在菲律宾的一些传统闽南籍华人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用闽南语交流日常生活琐事,传承着家乡的语调与词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菲律宾华人华侨在保留闽南语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菲律宾当地语言(如 Tagalog 语)和英语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混合用语,这种语言融合体现了不同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也反映出菲律宾华人华侨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适应与创新。

菲律宾华人华侨的饮食中保留了大量闽南特色菜肴,如炒米粉、闽南卤面等。在菲律宾的一些城市,有专门的闽南餐馆,这些餐馆成为传承和推广闽南饮食文化的重要场所。即使是在家中,许多华人家庭也按照传统的闽南食谱烹饪日常饮食,让后代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闽南文化对菲律宾华人华侨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从语言到习俗,从宗教信仰到家族观念,从文化认同到社会行为,再到经济发展,闽南文化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菲律宾华人华侨与祖籍国紧密相连。华人华侨作为闽南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在菲律宾这片土地上,通过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使闽南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也为菲律宾文化的多元性做出了贡献。

2025年4月7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