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3604
主题
64056
回复
8359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4
来马六甲感受中马文化交融的传承——峇峇娘惹
0/105
视频丨美国大型港口吞吐量将因关税政策下降
0/103
马经贸专家建言:对抗贸易逆风,与中国携手刻不容缓!
0/116
外企赴消博会:“我们仍视中国为重要市场”
0/103
第一观察| “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0/47
时政微观察丨把中越友好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0/104
新解《皇帝的新装》|新漫评
0/57
海报|这,就是马来西亚!
0/61
澳门研究设立日间医院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时间:2025-4-8 14:04
0
14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以旧换新”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但淘汰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会不会变成“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谱?
——人民网网友15****7
这位网友的提问,既是民生新热点,又是绿色发展新业态。几天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
手机回收,靠谱吗?不妨从一只旧手机的回收旅程讲起——
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后,上海市民张女士购入一部新手机,旧手机交给了家门口的回收门店,当天即被运往当地一家具有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自动化分拣线上,红外光谱仪为机身进行“全身体检”,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含银量0.19克、铜25.8克、钯0.015克,符合二次利用标准。”当主板被送入熔炼炉,还逐渐析出了0.034克黄金。与此同时,塑料外壳粉碎后进行再生造粒,可用于制作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微型听筒经过声学测试,将被送入助听器工厂,帮助听力障碍者重建声音世界……这只旧手机“变身”为其他新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转化并非孤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以旧换新”带动了回收和拆解量的双增长,但更深层的追问在于:下大气力回收这些旧物,划算吗?
我们来算三笔账。
先说环保账。1吨旧手机能累计提取约400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800公斤、有色金属约40公斤;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循环经济对“双碳”目标的直接支撑。
再看经济账。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的实践更具说服力: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当地形成包含1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89亿元,成为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求的典型案例。
还有安全账。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全程有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这种安全闭环,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生动实践。
划算归划算,回收有梗阻。比如,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没有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低,宁愿卖给街头商贩;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
打通梗阻,得有诚意——
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农村地区全覆盖。一句话,便利才有人气。
企业也没闲着。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回收旧物可获得碳积分并兑换权益;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2024年底转化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80余万吨……
今天,我们关注“以旧换新”后旧物去哪儿了,既反映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也体现了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循环能力。说到底,还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
向“新”而行,关键在“循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废旧物资从“鸡肋”变身“富矿”,循环经济由“可选项”升级“必选项”,在这场从理念、技术到服务的系统性变革中,中国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正同步跃升。(本报记者 华璐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8日 01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