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零售银行增长阵痛:信贷投放遇困 资产质量承压

时间:2025-3-31 10:06 0 9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2024年的“成绩单”。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上市银行信贷投放量“稳中有增”,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个贷的风险却有所暴露。在信贷投放上,消费贷、经营贷等业务一改过往火爆的态势,不少银行都在筛选客户上加强了风控。
零售业务迎挑战
伴随着利率的市场化,银行零售转型成为行业趋势。但是,当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却让不少银行的零售战略转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2024年平安银行不良率为1.06%,与上一年度持平。企业贷款不良率为0.7%,较2023年同期的0.63%上升0.07个百分点。个贷不良率为1.39%,较2023年同期的1.37%上升了0.02个百分点。个贷项下,2024年年末该行住房按揭贷款规模3260.98亿元,规模增加约225亿元,不良率从0.3%上升至0.47%。消费贷和经营贷两项贷款的规模分别为4746.63亿元和5214.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了706.28亿元和833.58亿元,而两项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1.35%和1.02%,均较上年同期上升明显。
平安银行方面表示,2024年国内经济整体向好,但呈现结构性差异,部分个人客户的还款能力仍持续承压,个人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在贷款业务方面,该行主动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压降高风险资产,提升住房按揭、持证抵押等基石类业务的优质客户占比,并加大重点产品投放力度。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2024年公司贷款规模2.86万亿元,贷款占比上升2.1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减少,不良率由1.19%降至1.06%。但是零售贷款规模3.64万亿元,贷款占比上升0.09个百分点,不良率由0.89%上升至0.96%。零售贷款项下的小微经营贷、个人住房贷款两项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其中小微经营贷的不良率为0.79%,较2023年同期的0.61%上升明显。此外该行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04%,较2023年同期的1.09%小幅下降,但是消费贷款不良余额有所上升。
中信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实现净利润6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不良贷款率1.16%,比上年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该行不良率下行,对公贷款资产质量改善起到关键性作用。数据显示,该行2023年年末公司贷款规模2.91万亿元,不良率由1.37%下降至1.27%,但个贷规模2.36万亿元,不良率由1.21%上升至1.25%。
信贷投放强风控
针对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问题,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称:“过去18个月到20个月,我们把零售战略梳理清楚了,解决了共识问题、配套措施问题。大家能看到我们零售业务高利差、高风险的东西在向下调整。零售止血的目的达到了,但造血还需要过程。”
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王良表示,零售信贷的风险与外部环境紧密相关,风险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仍在上升,可能对他们的还款资金来源压力带来一定挑战。“随着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居民收入水平稳定,如果大的形势能改善,招行零售的资产质量也会趋稳。”
对于零售信贷的投放,王良认为,招商银行仍要把零售信贷业务作为重要的资产投放方向。零售贷款整体的定价水平比公司贷款高,创造价值能力更强。“我们要在管控好风险的情况下,找准客户,找准市场,要保持零售信贷业务合理增长。”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则表示,该行2024年不良率的下降来自于对公资产的持续向好。而目前零售风险行业性多发,中信银行的策略是持续控新清旧。“我们一方面有收入基础,能够进行处置;一方面银行有快速调整能力控制新生不良。中信银行将精进零售授信系统,让信贷投放更精准。”
方合英预测,2025年银行消费贷、信用卡等零售业务的风险将有所收敛,该行的资产质量也将持续保持较优水平。
“政策上要求提振消费,需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同时银行贷款在风控上把关会更加严格。”一家股份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授信的提额可能更多聚焦在优质客户上。
该股份行人士对记者表示,2025年提振消费被置于政府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并明确提出了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金融监管近期发文针对消费贷提额,多家银行也陆续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线上消费贷申请可以到上限30万元,但是银行对客户的资质要求更高。线下推出的大额消费贷产品,则普遍属于抵押类型的贷款。很明显,市场上个贷信贷投放中抵押类的占比在逐渐提升。”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部分客户的还款能力在下降,这是所有银行都面临的问题,而解决的方式就是进行目标客户的调整。
多家银行在2025年明确表示了对风险业务加强管控。招商银行方面表示,2025年银行将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优化业务和风险管控策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从严资产分类,充足计提拨备,加强对关注和逾期贷款的管理,积极运用多种途径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化解力度,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中信银行方面表示,该行消费贷将坚持优选白名单企业批量获客,严格做好白名单企业的准入和持续管理,聚焦白名单优质客户投放,获取优质客户提升业务整体质量。同时,构建差异化资产质量管控机制,从产品、客群、区域、渠道等维度对业务进行监控,根据监控情况部署差异化风控策略,不断调整目标客群。
平安银行方面则表示,推进全行资产结构优化,实时跟踪行业、客户、区域、产品风险变化,做好政策及制度检视,强化前瞻研判及敏捷调整,动态调整客户准入及行业预警标准,优化制度风险管理要求,从源头上控制资产质量。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银行消费贷的信贷投放增长趋势并不会改变。但是,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银行的贷款风控将面临一定的考验,并会出现较大的分化。以消费贷为例,有的银行消费贷不良率超过2.5%,而有的银行不良率在1%以下。”上述股份行人士称。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