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健康险变局:医疗险占比或首超重疾险 多家险司少儿重疾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0768
主题
150785
回复
17699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3
深度丨集采之外,原研药正在商保目录中迎来“新生”
0/56
4个搞钱真相,看懂少走10年弯路
0/46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0/45
最高超60%!权益类产品近一年平均收益率达20%,仅一款产品收益为负丨机警理财日报
0/46
继千万级罚单后,光大银行再被罚150万!两理财经理被禁业
0/54
穿越会计准则扰动:泰康养老能否扭转20亿亏损困境?
0/60
特朗普的黑手,伸向了8100吨黄金……
0/46
跨境北上养老成新趋势,广东推动打造湾区养老金融新业态
0/50
凯恩斯:新高打脸疼不?讲科技股的投资方法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健康险变局:医疗险占比或首超重疾险 多家险司少儿重疾险做“加法”
时间:2025-2-25 09:33
0
5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近年来,我国健康险市场格局快速变化,医疗险与重疾险呈现新的竞合态势。其中,重疾险市场整体趋于稳定,少儿重疾险正在成为重疾险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保险公司纷纷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家庭对儿童健康保障的多样化需求,与成人重疾险产品相比,少儿重疾险产品近年来的升级方向更多地偏向于做“加法”。
在当前利差损风险高悬、产品预定利率逐年下调的背景下,君龙人寿总精算师兼产品开发部负责人雷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与成人重疾险相比,少儿重疾险的(附加责任)空间更大。他认为,少儿重疾险产品未来会继续朝着保障更全面、服务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与成人重疾险相比,少儿重疾险的生命周期更长,从出生到终身,因此需要更完整的保障体系。目前市场上的少儿重疾险产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雏形,包括重疾、中症、轻症等责任,未来可能会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预计2024年健康险市场医疗险占比将首次超过重疾险,而针对整体健康险市场的格局变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认为,重疾险和医疗险在保障范围和保险责任上存在重叠,但是覆盖范围不同。重疾险可以通过更注重重病和特病的定义、更灵活的保费结构(如高发疾病优先赔)来吸引特定客户群体,并作为医疗险的基础保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方案。
少儿重疾险做“加法”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的数据,2024年全年,保险行业共取得健康险保费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长8.2%。
在健康险市场持续扩张的背景下,重疾险作为健康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保险公司对于重疾险的开发升级相当重视。其中,给少儿重疾险做“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和服务已经成为不少保险公司的共识。以2月17日最新发布的君龙小青龙6号少儿重疾险为例,这一版小青龙产品不仅保留了重疾多次赔付、特疾/罕见病额外赔付等优势,还新增了如新发先天性疾病引发的重疾保障、孤独症保障等特色责任。此外,不久前发布的招商仁和青云卫5号也新增了严重肥胖手术关爱金等升级保障,进一步完善少儿特疾和罕见病的保障。
可以看到这两款产品的升级思路均借鉴了近年来少儿群体较受关注的疾病类型,往保障范围更广、赔付力度更强的方向来升级。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少儿重疾险因其本身特质,作为针对儿童的重疾险,其周期更长,价格更低,在附加责任和保障上也更有空间;另一方面,虽然可能购买成人重疾险和少儿重疾险的是同一批人,但是通常成年人对于给自己买重疾险和给孩子买重疾险,愿意给出的预算是不同的。
对于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上述人士补充道,在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逐年下调的背景下,少儿重疾险产品的价格确实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家长通常对少儿重疾险的保费上涨敏感度更低,家长们更愿意为孩子的健康保障投入更多的费用,而这也是少儿重疾险能够大胆做“加法”的一大深层次原因。
重疾险与医疗险或可融合
虽然重疾险在我国依然在持续迭代升级,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得益于惠民保和医疗险产品的快速发展,医疗险的市场占比和保费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医疗险市场占比首次接近重疾险。2024年,根据业内统计,医疗险规模将首次超过重疾险,成为健康险市场第一大险种。
面对这两种最终保障目标接近的险种,替代效应或是重疾险市场占比逐年下滑的一大原因,不少家庭在选择保险保障时,会在医疗险和重疾险之间感到犹豫。
事实上,作为健康险市场的两大重要险种,虽然都具有保障功能,但医疗险和重疾险其实存在较大差别:医疗险是一种费用补偿型保险,主要针对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提供报销;重疾险则是一种定额给付型保险,当被保险人被确诊为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会一次性支付约定的保险金。这笔保险金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或弥补收入损失。
雷飞认为,重疾险与医疗险更像一个互补关系。医疗险对于重疾险的替代效应在三、四线城市中可能更为明显。但对于一、二线城市,一些保险保障意识更强的家庭来说,重疾险与医疗险其实是互为补充的。他进一步表示,“医疗险本质上是报销的逻辑,用来支付医疗费用,而重疾一方面也可以将拿到的保险金去报销。但另一方面,重疾险还有收入补偿的作用,尤其是少儿患病,他们通常需要至少一个家庭成员的陪伴。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陪伴他的这段时间造成的收入损失就可以用重疾险来做补偿。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认为重疾和医疗险可以相互弥补。另外,部分优质产品如小青龙还可以解决家长对于医疗资源获取的担忧,主动干预健康管理,并提供完善的健康服务,为重疾险和医疗险从互补到融合,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关于重疾险与医疗险的互补关系其实并非一种小众的观点,业内普遍认为,家庭在面对重大疾病时,重疾险能够帮助家庭从两个维度获得经济支持,减轻财务压力。龙格建议,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设计“重疾+医疗险”的打包产品,将两者的保障功能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未来重疾险在中国依然有一席之地”
虽然两个险种的功能本身并不冲突,但从市场的实际反馈来看,重疾险的增速与医疗险已经逐步拉开差距。
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重疾险市场已经可以说是存量市场了。同时,该人士认为存量市场并非意味着没有需求,例如,随着通货膨胀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早期购买的重疾险保额可能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医疗费用,因此就需要补充更高保额的重疾险。
尽管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重疾险在中国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少儿重疾险因细分市场优势和高杠杆保障特性,成为家庭健康保障的重要选择。
雷飞表示,相比较而言,少儿重疾险依然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每年仍然有几百万的新生儿需要做保障。
此外,针对整体健康险市场格局的演变,雷飞表示,相信未来健康险市场一定会越来越成熟,商保也会在各方的努力下作为医保的补充占比进一步提高。
谈及近期丙类药目录的加速落地,雷飞认为,丙类药目录的制定对商保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帮助的,尤其对于医疗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商保对群众来说更有感知,保险意识进一步提升,也会进一步带动重疾险的销售。
龙格认为,尽管面临种种挑战,重疾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基础医疗保障补充的特性。未来,重疾险仍有机会通过差异化设计(如更注重轻症或中症保障)、创新产品形式(如重疾+医疗险的打包产品)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巩固其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