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我们的春节故事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7533
主题
57985
回复
7713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国际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24
提升服务水平 共促安全旅游(国际视点)
0/23
2024年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技自立自强)
0/21
“洋学生”中国说|巴基斯坦留学生:“中国古建筑之美,惊艳整个世界”!
0/21
乔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乔元栩:力争中式八球入奥 彰显和合共生精神
0/21
从中餐出海谈和羹之美(金台随笔)
0/13
新春走基层丨我在阿拉山口看中欧班列“换鞋”
0/17
小年到,迎春来!各地仪式感满满
0/16
中国灯会吸引世界目光
0/17
“文化+”里探机遇(评论员观察)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我们的春节故事
时间:2025-1-23 08:57
0
6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最是年味暖人心
严 冰
在古都北京,总是在寒凝大地的时候,迎来过年的时节。“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万木萧疏的世界里,一句“过年啦!”,便赶在春天到来之前,唤醒了猫冬的人们,把肃穆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从腊八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忙起来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剪窗花、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穿上五颜六色的新衣服,编中国结、办年货、拜年、放爆竹、逛庙会、逛花市、闹元宵。家家户户厨房里炉兴火旺、锅起铲落,在喜庆的氛围中,总是弥漫着美味佳肴的香味。最是除夕年味浓,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凌晨时刻,伴随着家家户户下饺子的水汽升腾,鞭炮的巨响和烟花的绚烂汇成沸腾的海洋,好一个普天同庆、万象更新的欢乐景象!
过年,那忙忙碌碌、喜气洋洋的充满欢声笑语的浓郁烟火气,这延续千年也不断更新的颇具仪式感的过年习俗,随着申遗成功,进一步走向世界。
春节,是隆冬时节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过年,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取不尽的宝藏,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回忆、浓浓乡愁。唐朝诗人王维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尽了天下人的普遍情感。乙巳蛇年春节将至,又要过年了,我想起小时候,姥爷带我放鞭炮、姥姥给我包饺子时的欢乐情景。最是年味暖人心!年味就是童年的味道,年味就是亲情的味道,年味永远在心里,
长大后,有一年除夕,我却没有陪伴在依然健在的姥姥身旁。因为过年的主题是团圆,但也有为了使命不能团圆的时候。这年除夕,关山正飞雪,我搭乘京广线上的最后一班列车前往河南安阳,体验除夕夜旅客列车上的年味。大多数旅客都在农历二十九赶回去过年了,记得除夕的车厢里旅客并不多,被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迁徙暂停了,车站上、列车里,一下子沉寂了。辛苦的是列车员,他们仍在坚守岗位,张灯结彩,把车厢里布置得年味十足,为旅客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大年初一上午,列车驶进安阳站,我即告别列车员,北上返京,回家陪姥姥过年。姥姥总是鼓励我以工作为重,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下现场见闻《除夕之夜人不归》,刊登在第二天报纸头版上,致敬为万家团圆舍弃团圆的交通人。这一年的年味兼顾事业和家庭,独特隽永,别有风味,值得回味。
过年,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年是团聚,也是再出发。过完年,过去的一年才算画上圆满句号,才有更多能量奔赴未来。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在乙巳蛇年我们将更多地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喜看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科技便利大扫除
叶晓楠
前日给家里打电话,问父亲在干啥。答曰:“拖地呢。”我一听就急了:“您刚做完手术出院,怎么就干起家务来了!”父亲笑呵呵地回答:“别担心,我坐在沙发上指挥拖地机器人干呢!有了这个小家伙,我再也不用为了打扫卫生而腰疼了。”
长辈喜洁,尤其是春节到来之前,父母总会把家里进行彻底打扫,不放过一个死角,希望来年生活更加美好幸福。记忆中,南方的腊月,天寒地冻,父亲常常是穿上一件旧毛衣,打上一盆热水,爬上窗台忙上大半天,连栏杆缝隙都要擦上好几遍,不等窗户擦完,热水都凉透了,父亲却累得一头大汗。而母亲则是忙着拆洗衣服被褥,坐在小马扎上,就着一个大洗衣盆,待清洗的衣物一摞一摞的,摊开来能挂满好几竹竿。年前这样的忙碌,通常要持续好几天,家里是干净如新了,父母却累得腰酸背痛。
这几年,家里的情况大变样了,买了各种家务机器人,宛如一位位默默奉献的智能管家,用科技力量为我们分担家务。
家里先是买了扫拖地一体的智能机器人,虽然学会使用花了不少工夫,但用起来是真方便。我们还买了热菜保温板,过年吃饭再也不会一边上菜一边就凉了,等到菜齐了,桌上都快没热乎气了。现在把保温板开上,吃多久饭菜都是热腾腾的。
听说商场里还新出了擦窗机器人,父亲正琢磨着也要去买一台。“这回您不嫌学起来麻烦啊?”我开玩笑地问。
“不麻烦,咱也要用上新技术,动动手指就能让家里干干净净过大年。”父亲说。
我家年俗“新三样”
潘旭涛
经常有人说,“年味淡了”,而我的感受是,“年味变了”。就拿我家来说,以前的年味主要来自“老三样”——包饺子、放鞭炮、走亲戚,如今的“新三样”——下馆子、看电影、逛展览,带来了新的年味。
我家在山东烟台,每年腊月的“忙年”,主要忙在准备年夜饭,提前半个月就要置办各类年货。除夕当天,备菜、炒菜、包饺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以前我们也想过“偷懒”:“干脆去饭店吃年夜饭吧。”但周边找不到除夕营业的饭店。这几年就不一样了,各大饭店“抢滩”年夜饭市场,我们家也赶潮流,体验下馆子吃年夜饭。少了些忙活,家人团坐闲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十几年前,我们搬过一次家,离亲戚远了,过年走亲戚就不那么方便了。可是大年初一窝在家里又无聊,于是,我们家较早开始了“观影过大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唐人街探案》《流浪地球》《第二十条》……一部部贺岁电影,构成我们合家欢的春节记忆。
父母时常感慨:“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传统习俗。”每逢春节,烟台不少文化馆、展览馆会推出民俗展览,于是我们家人合计着,去逛一下,“补补课”。胶东花饽饽习俗展、烟台街巷展、年画展等,欢快喜庆的氛围、琳琅满目的展品,让我们在学习民俗知识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
总之,新旧年俗,各有韵味。旧年俗沉淀为美好回忆,新年俗折射出生活变迁。
年集记忆难忘怀
刘少华
这两年,在短视频平台上,山东大集很火。最初看到的时候还很惊讶,这么土的东西也能火?后来想到一句话,旅游就是从我待够的地方去别人待够的地方。类比之下,大集想必同样如此,大家从里面看到了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不过,对当年的我们来说,大集可不是“生活在别处”,而是生活必需品。儿时记忆中,最火的那个大集,是腊月二十八的年集。这一天,要把所有年货都买齐,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年集往往从凌晨天还不亮就开始了,我们从不同的村子,沿着不同的小路,浩浩荡荡奔向镇上。大集每五天一次,但年集“扩员”,其规模是日常的两三倍,走在路上就能看见摆摊的了。即便如此,依然人挤人、头碰头,挪步艰难。
不到年集,不知过年有那么多东西要买。对联、猪肉、蔬菜、水果、坚果、饼干、糖果……就连新衣服都要在这一天买。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当众换上一件又一件新衣,兴奋得人都不冷了。
不过,精打细算着买年货是大人们的事情,属于我的年集记忆,是那些琳琅满目的货品、富有特色的叫卖声以及现磨香油、八角面、小笼包、鲜鱼摊混杂的气味。我记得自己只有半人高,在人群的夹缝中,闻着味道,看着人们砍价时嘴里哈出的白气,期待着春节的到来。
总是这样,过年是从准备过年开始的。
火车出行变化大
李 贞
春节越来越近。最近的空闲时间,我和许多人一样,多了一项任务:查火车票。
在北京生活10余年,在这座城市求学、成家、立业。每年春节,我会回到从小长大的故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老家距北京约1200公里。求学时,学校会帮同学们统一订购回乡的火车票,要是能排到卧铺票,在火车上睡一夜就到家,是再好不过的了。后来,随着高铁的普及,我回乡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十几个小时,到七八个小时,再到如今用时最短的G901次列车,仅需4个多小时。
从北京坐火车的出发站也在变化。过去,我最常从北京站出发。2021年初,北京朝阳站随京哈高铁京承段同步开通,来自东北的游子有了新的出发站。
北京朝阳站设施新、进站快,离我的居住地也更近,这让我回乡更便利了。而就在一个多月前,随着北京地铁3号线开通,北京朝阳站实现了地铁换乘,同时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也正式投入运行,这让不少网友和我一样开心:“回东北的孩子有福了。”
近两年,东北冰雪旅游热不断升温。春节期间赶火车去哈尔滨的人,除了归乡游子,还有很多游客。北京至哈尔滨,成了妥妥的热门列车运行区间。
虽然回乡的火车票不好抢,但是一想到这背后是“尔滨热”为家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又觉得自豪、欣慰。
回家过年很浪漫
杨俊峰
在晋西北长大的我,从小就听父母说:“过年要有仪式感。”在长辈们眼中,属于春节最盛大的仪式,莫过于“回家过年”。
从我记事起,“回家过年”就是父母在每年春节开启的“远征”。首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给家人们带的年货是必须准备的,从红红火火的春联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美酒,把行李箱装得满满当当。其次就是抢春运车票,从过去的绿皮火车到如今的动车高铁,变的是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不变的是春运的火热。最后,就是这场“仪式”最重要的环节——敲门。站在老家门口,敲开大门,在长辈们惊喜的表情中,大声喊出:“爸妈(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那一刻,心中对回家的归属感和过年的期待感达到了顶点。
感受家的温馨、找到家的感觉……什么样的年过得最有味道?当然是亲人们从天南海北回到家里,簇拥在老人的身边一起过年。亲人们欢聚一堂,笑语欢声从屋内传到屋外,和烟花爆竹声一道,组成一曲名为“快乐”的交响乐。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是温馨的、放松的、快乐的,就像在大海上漂泊了一年的游船,回到了让自己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港湾。年夜饭桌前,看长辈们推杯换盏喜笑颜开,看孩子们欢欢喜喜跑跳打闹,心里既踏实,也感动。
我想,不仅是我们家,对中国人而言,“回家过年”短短4个字,包含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属于我们春节最大的浪漫。
吃了腊味添年味
叶 子
在我的家乡湖北荆州,过年吃腊味,是传统习俗。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每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腌制腊味做准备了。今年买几条鱼、腌几刀肉、灌几条肠,是年前大家见面绕不开的话题。
因为地处长江边、河湖密布,家乡的淡水鱼种类繁多,不过腌制腊味一般要挑选重十几斤的青鱼、草鱼等,这样的鱼肉厚刺少,吃起来紧实有嚼劲。除了鱼,还要选购猪肉、排骨、猪蹄、鸡、鸭等。
香肠一般在市场里请专业师傅帮忙灌制,选择喜欢的口味即可。新鲜的鱼、肉、禽处理好后,则要带回家调味。撒上一些白酒、酱油,然后将盐均匀抹上去,正面、反面、刀口处都要照顾到。接下来放进准备好的大盆里,一层一层码好压实。约一周后,腊味开盆。一条条鱼、一块块肉、一只只鸡鸭……都用粗绳或者铁丝等串起来。
制作腊味,晾晒是重要环节。碰上一连多日艳阳高照的天气,大街小巷里,每家门口或阳台上都挂着一排排腊货,光照和风吹带走多余的水分,让肉质更加紧致。渐渐地,浓郁的腊香味弥漫开来,空气里都是满满的烟火气。
年饭宴席上,腊肉、腊鱼和香肠总是缺一不可,分别象征着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和生活节节高。此外,腊鸭焖藕、腊肉炒藜蒿、腊排骨汤等,也是新春的常见菜肴。对于家乡人民而言,腊味是必不可少的年菜,是丰腴生活的见证,也寄托着美好的希冀。吃了腊味,更添年味。
南方春节初体验
刘乐艺
2013年春节,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那年,我跟随父亲回到他儿时成长的地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一次感受南方的过年氛围。
相较于北方,南方的年味里,似乎多了一份细腻与温婉。一踏入和县的土地,一股湿润中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门前不是贴着对联,就是挂着自制香肠。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二舅爷爷家,到家时,屋内炉火正旺,烧得铁壶嗤嗤作响,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正在年夜饭桌上“上演”:晶莹剔透的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香气四溢的腊味,是时间沉淀的美味……北方饭桌少不了饺子,而这里则盛行各式各样的糕点、汤圆,最令我难忘的是本地小吃“云带糕”,因色泽洁白如玉、形状细长如带而得名,我轻拿起一块放入口中,那细腻的糕体瞬间融化在舌尖,留下满口的香甜。
除夕,我还首次体验了“守岁”习俗。没有过度的喧嚣,有的是别样的宁静,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聊着家常,看着窗外烟花绽放。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南方的“拜年”习俗。在北方,大年初一,孩子们会早早地穿上新衣,挨家挨户去拜年。而在和县,拜年更多了一份仪式感,人们会手持香烛,先到宗祠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随后再走亲访友,传递新年的祝福。
细细品味,南北方过年风俗虽有差异,但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23日 第 05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