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遇见彼此”

时间:2024-10-24 08:08 0 9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穆凤玲接受本报采访中。刘耀阳摄



她在不惑之年开始学习汉语,经过多年努力后成为俄罗斯知名翻译家、汉学家和出版家;她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俄文版的翻译,并翻译多部中国文学著作;她积极推动中俄出版界、学术界的交流合作,获得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她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中心科学主管、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穆凤玲(Olga Migunova)。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对她进行了专访。
“俄中两国历史交往源远流长”
前不久,穆凤玲在北京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作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会理事,穆凤玲对孔子及儒家思想兴趣浓厚,并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
“提到孔子,就会谈到中国。”穆凤玲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国人善于“古为今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今天,孔子的一些主张仍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穆凤玲还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哲学理念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近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据俄媒报道,一尊高约2.5米的石制孔子雕像在峰会前夕亮相喀山,被视为俄中友好的象征之一。
在穆凤玲看来,儒家思想是一种关于如何生活的学说。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其中蕴藏着解决当代全球性挑战的重要启示,因此能够吸引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
据记载,俄罗斯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与孔子有着不解之缘。在托尔斯泰1884年的日记中,有他研读孔子及其学说情况的多处记录。托尔斯泰还写下两篇著名论文《论孔子的著作》和《论<大学>》,为俄中文明交流互鉴写下一段佳话。
“俄中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已经并将继续作出重要贡献。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文学和音乐,如果没有中国的造纸术、丝绸、瓷器和印刷术,世界文化将难以想象。”穆凤玲说,“俄中两国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两国文学家、艺术家对美和道德的追求有共通之处。今天,随着俄中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民众对彼此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对优秀戏剧、电影、翻译文学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很高兴参与其中,尽己所能作出贡献。”
“观察中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43岁才开始学习汉语,起步比较晚。”穆凤玲说。回顾她开启并坚持汉学研究及俄中互译的经历,穆凤玲用“并不容易”来形容。
20世纪90年代,航空工程专业出身的穆凤玲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彼时,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中国、走近中国,寻找更多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她说。
穆凤玲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她先是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了3年汉语,回国后开始研究中国哲学著作并进行翻译。之后,她再次来到北京,作为外国专家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
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穆凤玲参与了十九大报告的俄文翻译工作。“那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坦言,“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把每个中文字词转化成对应的俄文单词这么简单。翻译是一项需要智慧的工作,译者需要对汉语、中国的文化及发展状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穆凤玲还参与了2012—2018年全国人大会议、中共十八届四中至六中全会等中央文献的翻译工作。此外,她还参与翻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著作。多年来,穆凤玲陆续在多家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同时,她还翻译了不少中国文学作品。
“观察中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穆凤玲说,“这些年,我有机会来到中国,在这里工作生活,开展翻译及研究工作,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经历。现在,我担任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推动俄中友好合作是我的主要工作。我会把中国的发展故事介绍给更多俄罗斯人。”
近年来,穆凤玲活跃在俄中文学、教育及出版交流合作中。今年6月,穆凤玲获得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这是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意义重大”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一段时间以来,“中俄文化年”框架下的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涵盖文物展览、电影展映、舞台艺术表演、青年文化创意交流等领域,丰富了两国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认知。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遇见彼此,这是令人高兴的事。”穆凤玲说,“每一种文明、每一种文化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是互动的,是需要分享的。我们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穆凤玲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旨在以文明为桥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复杂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深汉学家,穆凤玲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着中国古代“与邻为善”的传统智慧。
“《论语》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命运与共,风险共担。”穆凤玲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意义重大,它强调了全人类在安全与发展上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我们应当从中获得启发,通过贸易、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增进国家间、民众间的友谊,实现更多面对面、心连心的沟通,让积极的正能量循环往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当前,中俄青年文化交流活力迸发。同时,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青年领域的机制化活动不断丰富,为包括中俄青年在内的多国年轻人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
“文化交流要从年轻一代开始。我始终认为,在青少年时代,没有什么比目睹另一种文化更好的事情了。”穆凤玲说,“青年人的创造力需要得到认可和引导。我们应当创造更多条件,通过电影、文学、国际会议、博物馆展览等多种形式,推动青年之间的交流合作,用他们的创造力、生命力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未来,希望更多俄罗斯学生、中国学生能有机会到对方国家学习交流,交到新朋友,成为促进俄中友谊的使者。”(本报记者 李嘉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24日   第 06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