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国庆特别策划】时光音乐会:金融岁月,总有一段旋律扣人心弦

时间:2024-10-8 11:44 0 7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许斌
DSC0000.jpg

储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才出现的。作为金融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储蓄行为一直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更是千家万户与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重要纽带。一张张发黄的纸片,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思考,是我国金融百年史特别是储蓄百年史的见证,亦为我们打开一扇借鉴与传承传统金融文化的窗口。
值此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银行博物馆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金融储蓄藏品,献上一场金融与国计民生遥相呼应的“音乐会”,通过历史与文化的交织演绎,共同聆听时代的金色回响与共鸣。
01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根据楚汉战争为题材的一首琵琶独奏曲目,用音乐描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而在战乱频仍的古代,物资和储蓄,对于国家和人民则得尤为重要。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朴素的储蓄概念,当遇到狩猎或者采集收获丰富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把多余的食物贮藏起来,以备物资匮乏之时所用。《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可见储蓄无论对国计,还是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早期的储蓄,就是一种将剩余物资保存起来的行为,后来才逐渐有了货币的窖藏。在诸多考古发掘中,那些“埋伏”的很深钱币窖藏,才得以重见天日。
扑满
说到货币的储藏,不得不说到储蓄罐。储蓄罐古称“扑满”,最早从汉代史书中便有所记载,《西京杂记》中所描述的“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汉代储蓄罐多用灰陶烧制,造型古朴简单,看似其貌不扬,但保存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完好者极为不易。
而储蓄罐因为“扑满”这个名字,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话说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年少时家贫,但刻苦向学,孜孜不倦,近70岁时方入九卿之列,74岁升为丞相,可谓大器晚成。在他刚入官场的时候,他的老乡送他一个扑满,并在赠词中说:“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而不可诫与?”公孙弘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保持勤俭的本色,盖布被,食粗粮。所余的钱,用来在相府设东阁客馆,招纳贤才,推荐给皇帝选用。在这里扑满成为了廉政教育的最好工具,用扑满“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告诫官员洁身自好,千万不能贪得无厌,否则必招身败名裂之祸。
DSC0001.jpg

银行储蓄罐
民国时期,扑满则成为了银行赠送客户最重要的业务宣传品,小小的扑满被做成各种造型,人物、动物、建筑、书本等不一而足,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爱好,个性化地赠送。这些储蓄罐已经采用金属制作,配有钥匙,存满了可以打开取出后反复利用。但是有一点也很有意思,银行一般只送客户储蓄罐,而不送客户钥匙,存满了需要跑到银行来打开。如果客户的钱没有急用,银行员工便会建议客户开一张存单,将积少成多的钱存入银行生利息。这一小小的手法,却为银行带来了长期而稳定的存款来源。
DSC0002.jpg

02
京剧折子戏:《十五贯》
京剧《十五贯》是根据《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而成的著名曲目,讲述了在苏州发生的由十五贯钱的得失,引发的一场冤案。在铜钱流通的年代,货币单位多用“贯”、“吊”、“串”等单位,一贯价值1000文铜钱。但是铜钱沉重,不便保管携带,包括纸币、存折之类的金融工具便应运而生。中国早期的信用机构——钱庄、银号使用的存折,可以说是现代存折的“老祖宗”,它保持了存折最“原生态”的“折子”风貌。假如剧中主角持有的是钱庄的存折钱票,恐怕就不会有这样曲折离奇的故事发生了。
钱庄存折
一本名片大小的折子,完全拉开后可长达近两米,封面和封底是两张厚硬的纸板,内页则是宣纸,账就记在这内页上,外面还有一个封套,通常用贴有钱庄的名称,并在左上角注明客户的名字。存折收拢后,可装入封套内。
当时存折记账用的数字并不是我们现在所习惯的“一二三四”或者“壹贰叁肆”,它的1-9是写作“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的,称之为“苏州码”。钱庄的存折没有日期、收入、支出、余额等格式化栏目,至多也就是用一些红线分隔出空格,有点像古时书信所用的信笺,然一笔笔收支账目却能井井有条、分毫不差,金融业者那种一丝不苟的风格亦随古旧的存折传承至今。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华资银行的诞生,钱庄业在 “西风东渐”中不断调整,一些钱庄虽然保留了存折的折子形状,但记账方式却学习近代银行。由于是折子样式,故收入、支出、余额等栏目只能直行排列,阿拉伯数字要直行书写,是名副其实的“中西合璧”。
DSC0003.jpg

03
爵士乐:《夜上海》
民国时期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演唱的《夜上海》,是一首典型的舞曲风格的作品,伴奏运用的是爵士乐队,充满着“洋气息”,同时旋律上又充满着江南民间小调的味道,堪称中西合璧的经典曲目,反映了作为近代金融中心上海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1847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近代银行,英商丽如(东方)银行。自此之后,外国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在1897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诞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不断冲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存折也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步步发生着变化。虽然名字并未改变,但其形状却由折子变成了本子,书写工具由毛笔变成了钢笔,书写方式由从右到左竖行书写变成了从左到右的横向记账,同样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近代商业银行存折
近代商业银行机构众多,业务种类丰富,因此存折门类也是琳琅满目。当时储蓄业务发展迅速,一些银行扩大业务竞相揽储,储蓄增长较快。各类储蓄机构也得以纷纷增设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官办的储蓄银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各种储蓄会等机构。各机构纷纷推出实物储蓄项目,中国的储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27 年至 1936 年,是解放前中国储蓄业 务最为兴盛的时期。 单就储蓄种类讲,新增开办了婚、丧、子女教育、旅行、礼券等储种,储蓄存单品种也相应地较以前丰富。
DSC0004.jpg

04
钢琴协奏:《我们走在大路上》
这是一首创作于60年代的经典歌曲,唱出了党带领广大人民追求理想、披荆斩棘把社会主义建设好的坚强信念。唱出了全体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建设社会主义大路上阔步前行的豪迈气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储蓄事业经历了从折实储蓄到货币储蓄的发展过程。50年代初,刚成立的新中国,及时对解放前存款遗留问题进行了为全面解决,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为人民储蓄事业的开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新中国金融行业欣欣向荣,对走在大路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向前进”的重要推动力 。
折实储蓄
折实储蓄是根据解放区举办的以“饻”为单位的按实物保本储蓄的经验,用货币折成实物为单位,以折实牌价进行存取的的一种储蓄业务。上海1949年6月由人行华东区行和中国银行开办折实储蓄业务,以大米1斤、生油1两、煤球1斤、龙头细布一尺作为一个折实单位,每日挂牌交易。
DSC0005.jpg

保本保值储蓄
一种既保本,又保购买力的“双保险”储蓄方式,具有折实储蓄和货币储蓄的双重性质。1950年1月到1952年7月开办,作为折实储蓄向货币储蓄转化的一种过度手段。储户取款时,如折实牌价上升可按折实计算保值,如折实牌价下跌,则可按货币利率保本,利息按照原存款规定计算。
DSC0006.jpg

定活两便储蓄
存款时不确定存款期限,随时可支取的一种储蓄形式,兼具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的长处,于50年代初开始开办,后被取消。1982年重新恢复。
DSC0007.jpg

“贴花”储蓄
零存整取小额贴花储蓄的简称,是零存整取定期储蓄的一种形式。存储时以贴花为存取款凭证,贴花面额固定,由储户在银行发给的空白单证上粘贴,按照存期贴满12次不同月份的凭证即为到期,手续简便,形式灵活。
DSC0008.jpg

05
女声独唱:《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改革开放后,我国储蓄事业同样迎来发展的“春天”。在组织储蓄的手段上,开始用经济手段和物质利益的原则鼓励人们参加储蓄。尤其注重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来调动人民储蓄的积极性。在储蓄业务的宣传服务上,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密切结合,各级银行先后开办了品种繁多的新储种,储蓄竞争机制也在此时期内建立了,储蓄工作社会化日益明显,各种储蓄体系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健全完善。
有奖储蓄
以形式多样的奖品,通过摇奖方式开奖,以吸引储户开展储蓄的品种。其中既有现金奖,也有电视、黄金、住房等作为奖品的实物类有奖储蓄。
DSC0009.jpg

外币储蓄
为中国境内居民包括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亲属开办的一种外汇储蓄,1985年中国银行首办,分为外汇存款户(汇款)和外钞存款户(现钞)两种。
DSC00010.jpg

礼仪储蓄
针对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礼仪馈赠而开发的储蓄品种,与民国时期“礼券”相似,是一种不记名的定额存单,存单设计精美,主题鲜明,常有生肖、祝寿、贺喜等题材。
DSC00011.jpg

希望工程储蓄
希望工程是1989年开始实施的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状况,救助失学儿童的项目。银行除了自身积极捐款,还举办专项储蓄,汇聚社会的爱心力量,承担银行的社会责任。
DSC00012.jpg

06
群星合唱:《花开种花家》
“我把花的芬芳,种960万平方,窗外路边原野,每一寸都漂亮……”
这首用了“谐音梗”的歌曲,以“花”为象征,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寄托,包含浓厚的传统文化情感,还巧妙点出“花华同源”的深刻主题。在金融产品的“百花园”中,银行卡是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转变过程中鲜艳独特的一枝。上海人从“浦江卡”开始认识银行卡,逐步萌生了借记卡、贷记卡、信用卡的概念,并且在ATM(自动柜员机)上学会了银行自助服务的基本操作。牡丹卡、长城卡、龙卡、金穗卡、太平洋卡等争奇斗艳,“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广告语犹响耳畔,日新月异地变换了百姓的消费理财生活。
浦江卡
1987年10月,外滩的工行计算机房建成运行,团队研发ATM应用系统和与之配套的银行卡。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研发的ATM系统使中国第一次有了与计算机大机联网的自助取款业务,同时通过银行卡将另一端与活期账户联系了起来。这是上海人的第一张工资卡,当时有“财神卡”“白玉兰卡”等好几个候选名字,最终众望所归定名“浦江卡”,卡面以外滩和黄浦江为背景设计。
DSC00013.jpg

“神舟”五号信用卡
这是一张中国工商银行(银联)全球通用信用卡,金色的卡面绘有工行卡的标志性图案——牡丹(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称作“牡丹卡”,取其国色天香、富贵吉祥之意,牡丹花――花中之王,牡丹卡,卡中之冠)。该卡曾在2003年11月作为“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物遨游太空,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也是唯一上过太空的金融产品。
DSC00014.jpg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