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侗歌,把不轻松的日子放在歌里过

时间:2024-8-29 22:25 0 17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没有指挥。

没有伴奏。

高中低声部,

男女老少一起演唱。

优美的旋律、自由的节奏,浑然天成的和声,热情欢迎远方来客。

侗族大歌是少数民族侗族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合唱艺术形式。它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人谓之“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侗歌的忘情演唱穿越千年,如今依旧响亮。

从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出发,盘山近二十公里,行驶半个多小时,便能抵达榕江的侗族大歌之乡——宰荡侗寨,这里被称为“最会唱歌的古村”。

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胡官美,和她的女儿杨秀珠、女婿杨秀豪,就住在宰荡。有人说,寨子里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学生。杨秀豪说,尽管宰荡深处大山,却总有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听上几曲。

杨秀豪:不定期的,有客人来需要听歌,我们就在群里通知一下,用大话筒用广播去喊一下,大家在山上干农活,马上放下工具,换盛装……唱歌好了,客人一走,一换衣服,马上又到山上干活儿去了。

来宾听完歌,就能直接进寨子吗?可没那么容易。

按照侗寨习俗,歌队先唱拦路歌,接着让游客跟歌队对歌才行。杨秀珠说,不会唱也没关系,有什么才艺,就展示什么才艺。

杨秀珠:这就是我们侗族的最高礼仪,迎接客人唱拦路歌,刚才唱的(大致意思)就是,你们来得不合巧,我们寨子不让你们进。你们也可以对歌,或者喝几碗酒才能进寨哦!

有人评价侗族大歌很华丽、清脆。这背后,是歌队的百倍投入和精心雕琢。

白天耕作劳动,晚上集体唱歌。每到夜晚闲下来,杨秀珠就组织大家到村里的鼓楼练歌。侗家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进寨要走过风雨桥,而大家练歌,就在用木头搭成的鼓楼里。因而,侗族大歌还有一个别名,叫“鼓楼大歌”。

宰荡的鼓楼,见证了百年风雨。现在,里面密密麻麻挂满了宰荡歌队获得的奖状和锦旗。

杨秀珠是歌队的老师,教歌的时候,细到每一个字,如何咬字、在哪儿换气。大歌有高中低声部,负责领唱的人,往往是高声部。

杨秀珠:我一直在前面听,但是我还要听到后面的人能够唱得准。我在前面就要听到每个人的声音是不是都在唱。有些队员唱法的音质,跟别人不怎么融合。我教他们唱,可以换一口气,怎样唱她的口型才能发出很好的声音。如果她声音好,我就让她领唱,记性好就去领唱,声音好的就领高声部。有的声音冲不上去,她就充中低声部,“诶——”也得有一个声音。

杨秀珠从小跟着母亲胡官美学大歌,她声音高,记歌词记得快,学成得早。在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夺得银奖的《蝉之歌》,就是杨秀珠领唱的。

在《蝉之歌》中,有模拟蝉的叫声。

在孩子们唱的《青蛙歌》里,时常会出现呱呱的声响。在胡官美看来,这就是侗族大歌最自然也最自由的一面。

胡官美:《蝉之歌》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还有《青蛙歌》,就是在田里面,到3月份了,我们去耙田了,就有青蛙在田里面叫呱呱,就是这样我们就青蛙叫。

侗家人从出生就有一个属于他/她的歌队,歌声伴着每一个侗家人长大,唱自然、唱生活、唱农耕、唱爱情。

侗族姑娘潘迎香出生在从江县小黄村,她大学的专业学习方向就是侗族大歌。她说,大歌唱的是侗家人难以用语言流露的全部情感。

潘迎香:其实侗家人,我觉得特别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侗族大歌就是唱天、唱地、唱自然、唱父母、唱爱情。我们知道衣食之上还有心灵,侗寨的生活并不轻松,所以整个侗族人发自内心喜欢(生活),愿意把这种不轻松的日子放在歌里过。

侗族的历史上并没有文字,他们叙事、传史、抒情都是通过口传心授,而侗族文化的精髓,就在侗族大歌里。大歌唱出了侗寨人的一辈子。一唱,就是两千多年。

2006年,侗族大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如今侗族使用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出现为杨秀珠、杨秀豪和潘迎香这样的歌师和学者们记录侗歌提供了载体。可是,上千年口口相传至今,同一首大歌在不同的歌队里就不太一样了。潘迎香说,作为记录者,这些不同也要同样记录。

潘迎香:传承下来其实就是靠歌唱,就是口传心授,我唱一句,你学一句。比如同一首歌,它可能在这个小节上会延长两拍,另外一个歌队不延长。所以在记录时,我们会直接按照我们当时所听到的歌曲,他们怎么唱,我们就怎么记。

大家唱的歌,也不是只有老歌,侗歌是可以创作的。这些年,侗歌出了很多新作品。侗歌比赛也多了,吸引着来自贵州、广西的许多歌队。杨秀珠和杨秀豪在镇上的小学执教侗歌课,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大歌作品。而胡官美义务教了半个世纪,学生多到数不清,还在继续教。

胡官美:他们就去比赛,我就带,教歌给他们,跟他们练,练好了他们就去。有外地的学生来找我学歌,我就教一首青蛙歌给他们了。

潘迎香则选择拿起摄像机,她希望能把大家唱歌时的场景通过影像记录下来,让这歌声能留下去,留给子子孙孙。

潘迎香:因为我觉得以后的话,只有影视才能保留下来。如果通过口传心授,可能再过几百年,只剩下一点皮毛的时候,我们后面的侗族人,可以把现在所做的记录,拿出来重新学习。

对侗族人来说,歌词包罗万象的侗歌是他们对命运、爱情、道德,对所有人生重要议题的理解和表达。会唱最多侗歌的歌师,在侗寨里是很受尊敬的人。如今,他们正奋力传播这项非遗,让全世界都认识侗族大歌,了解侗族人的精神生活。

杨秀珠:希望晚辈们能够喜欢唱歌,让他们知道侗歌、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很重要,就连外面的客人都来我们这边学习,让他们也知道,我们的侗歌也很有魅力的。

胡官美:唱到北京唱到国外,我是这样想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山河弦歌》,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华夏山河,感受中华文化的生机勃勃,聆听中国式现代化的弦歌不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