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西合璧用笔 绘就交流图景

时间:2024-8-28 08:16 0 7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①:观众在沈阳博物馆观展。郝迎灿摄


图②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


图③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

出生于意大利、长眠于中国,300多年前从遥远的欧洲来到东方,供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用笔“画”出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之路。近日,“丹青互鉴——清宫画家郎世宁开创的艺术世界”特展在沈阳博物馆开幕,近50组(件)郎世宁及其学生、后继者的绘画作品亮相展览。

此次展览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市文博中心承办,并得到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共同支持。“这次展览分为‘万物和美 奕奕如生’‘宫廷纪实 笔端清史’‘中西合璧 开创新风’3个单元,以郎世宁及其学生和后继者创造的艺术世界为历史缩影,充分彰显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时代之风’。”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郑庆伟介绍。

打破传统风格 带来全新理念

郎世宁168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27岁时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郎世宁谙熟西洋绘画技法,重视明暗、透视,他笔下的花鸟走兽、山水风景鲜活灵动,准确而细腻,令人叹为观止。在“万物和美 奕奕如生”单元,观众可以欣赏到《竹荫西狑图》《柳荫双骏图》《松树羚羊图》《花鸟图》等画作,机敏的猎犬、健硕的骏马、葱郁的树木……一切生灵在画家的笔下呼之欲出,宛若重生。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一级文物《竹荫西狑图》(图②)前,不少观众驻足观赏。“郎世宁以西方标准的油画绘画技法,使用中国传统的笔墨、颜料,在绢帛上精致刻画出竹荫下一只栩栩如生的猎犬形象。”沈阳故宫博物院展示交流部部长付博介绍,猎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反映出西画在生物解剖学及透视比例关系方面的优美特征。

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入清宫成为御用画师,他们所创造的中西合璧用笔,打破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散点透视”以及文人画追求“神似”“写意”的风格,为绘画创作带来全新理念。“一是采用油画技法,开启了全新的西式画风;二是在创作中保持典型的‘中国味’,并引入西洋绘画的焦点透视法、人体及动物解剖学以及光学、色彩学等理念,在平面的画幅上更真实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立体状貌。”付博说。

此次展览,故宫博物院也提供了一件构图完全相同的《竹荫西狑图》,署款也是郎世宁。两幅一样的绘画,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原来,按照清宫绘画制度,郎世宁在作画前需要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是稿本,而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的是皇帝批准后郎世宁完成的成品。”付博介绍,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竹荫西狑图》,右上角钤盖着“怡亲王宝”朱文方印,说明这幅作品曾在当时的怡亲王府里珍藏过,是雍正皇帝赏赐给十三弟允祥的。

再现历史场景 留下宝贵资料

清朝中期,郎世宁、王致诚等西方传教士画家,为清宫带来更为写实的西洋画风。他们根据当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以及宫廷礼仪、帝后生活等,创作了大量纪实性宫廷绘画,以逼真的笔墨技法,再现清宫祭祀、狩猎习武、南北巡幸、读书品茗、宫苑景观等诸多场景。

此次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弘历射猎图》(图③),生动表现了乾隆帝及近亲王公大臣在南苑猎场捕射野兔的瞬间。从画作右上角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可知,他此次南苑狩猎“是日凡中八兔”,可谓战绩骄人。

“本朝以弧矢得天下,岂可忘本?”乾隆皇帝承袭祖制,把骑射尚武奉为“满洲根本”。“乾隆皇帝为了弘扬这种骑射传统,谕令宫廷西洋画师郎世宁和中国宫廷画家创作了数十幅专门表现他行围狩猎场景的画作,此图便是其中之一。”付博说,这些画作展示的乾隆帝行猎时所使用的枪、戟、箭等各种兵器,为后世研究乾隆年间的皇室武备提供了难得的形象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郎世宁创作的《准噶尔贡马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哈萨克贡马图》等西域系列纪实性画作,不仅记录了乾隆皇帝平定天山南北叛乱、完成统一新疆大业的历史事件,也展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

此外,郎世宁还按照皇帝旨意,为宫中人物写真绘像,创作了皇帝、后妃、武将、文臣乃至藩部首领、外邦使节等众多肖像画,这些画作既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成为研究历史的最好物证。

《乾隆皇帝戎装大阅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29岁的年轻君主穿戴甲胄头盔,佩带刀箭,座下一匹花色骏马。郎世宁虽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绡和色彩,却能以欧洲的绘画方法注重对象的解剖结构和立体感的表达,使人物相貌凹凸分明,富有立体感。“这类纪实性质的绘画作品,是清代宫廷绘画中最富有特色的画幅,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可靠、不可替代的历史形象资料。”付博说。

形成独特流派 影响后世绘画

驻足观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松鹤图》,只见倾斜山坡上立着巨石双松,松侧盘旋两只丹顶鹤,一鹤俯身回望,一鹤展翅起舞;松、鹤刻画尽皆精致,巨石用中国传统笔法,与松、鹤风格不甚协调。再细打量,画作右下角小字楷书题有“臣郎世宁恭画松鹤”“臣唐岱恭画石”字样。原来,松、鹤为郎世宁绘制,巨石则为同是御用画师的唐岱所绘。

在当时,郎世宁不仅与中国画师多有合作,而且积极向他们传授焦点透视法等西洋绘画技法,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绘画流派。雍正年间学者年希尧在郎世宁的帮助下,在中国首次出版了介绍西画焦点透视法的专著《视学》,序言中特别说明曾受益于翰林院画院的“郎学士”。

郎世宁不仅是出色的画家,也是优秀的建筑和工艺设计师。此次特展,展出了郎世宁绘制的圆明园铜版画册。原来,郎世宁曾奉命参与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并亲手设计了著名的十二兽首铜像。十二尊兽首源自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但在设计上为写实风格造型,代表了东西方艺术融合的最高水准。

从27岁入宫到78岁去世,郎世宁在清宫从艺时间长达50余年。他所从事的绘画、珐琅器、建筑设计等各类艺术活动,为当时的宫廷带来一股新意,不仅影响到京城风尚潮流,也影响到清末民初的岭南画派、海上画派等诸家。

“郎世宁在清朝历史上一直属于‘洋人’,其画法甚至被一些人排斥在传统绘画艺术之外。但我们应当承认的是,这位西洋画家在中国度过了他的大部分人生时光,而他的绘画作品、艺术风格就像他本人一样,也早已属于他所选择长眠的中国。”郑庆伟说。(本报记者 郝迎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8月28日 第07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