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空缺三个月后太保寿险总经理落定!老将李劲松接棒,或开启“长航新时代”

时间:2024-7-28 11:02 0 18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空缺三个月之后,中国太保寿险正式迎来新任总经理。
7月25日,太保寿险发布公告称,李劲松出任该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已获准,同时潘艳红不再担任临时负责人,李劲松也成为继蔡强之后的第六任寿险公司总经理。公告同时表示将继续推进“长航”转型计划。
“作为在中国太保多层级、多岗位历练20余年的行业资深老将,李劲松不仅是中国太保寿险这些年转型的见证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他也是长航行动从战略制定到落地的核心管理者之一,规划和实施能力兼具。”对于李劲松的任职太保寿险内部评价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沪港两地上市四大险企中,太保寿险上半年的保费增速虽然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同时6月份单月保费增速接近5%,但相比于平安、国寿、人保寿险仍然略有差距,在低利率时代人身险产品具备长期储蓄优势的环境之下,太保寿险的“长航计划”如何实现新飞跃,是李劲松上任后的首个挑战。
内部选拔的实干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集团总裁到寿险公司总经理,2024年中国太保集团及寿险子公司,都经历了一轮“新老交替”:集团原董事长孔庆伟到龄退休由原总裁继任董事长;总裁一职由海通证券原党委副书记赵永刚接任,赵永刚在履职海通之前,则曾在太保任职26年,最高担任副总裁,也是一名“老太保”人;太保寿险总经理则从今年4月初蔡强聘期结束离职后,由董事长潘艳红兼任临时负责人。
就在7月25日晚间,太保寿险官网发布公告显示,2024年4月26日,经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并于2024年7月18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任职资格(金复〔2024〕489号),李劲松任公司总经理。同时,潘艳红不再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上述调整对公司的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太保寿险还发布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已核准李劲松担任本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蔡强不再担任本公司董事职务。2024年度内,张卫东先生、吴俊豪先生先后不再担任本公司董事职务,当年董事会累计变更人数达4人,超过董事会成员人数的1/3。上述董事变动对本公司的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而与前任蔡强作为公司“外脑”引进不同的是,李劲松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太保人”,已在太保服务20余年。其简历显示,1979年生人的李劲松,曾任太保寿险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曾任寿险总部银行保险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太保集团市场副总监兼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等。
而在前不久召开的2024财富合作伙伴论坛上,李劲松曾对外发表观点称,当下银保合作大体都面临相同的问题,银保业务应立足客户需求寻求破局,包括从简单风险向组合风险迈进,在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的背景下,增额终身寿对客户是没有吸引力的,应设计叠加组合性的产品,如失能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充分释放保险保障的杠杆作用,从碎片化的产品向客户全生命周期推进,从客户的显性需求向潜在需求迈进,从“人”“家”需求向“企”“社”需求迈进等。
“李总对于业务有非常清晰的策略思路,比如针对个险营销逻辑,在公司二季度的总结会议上他就提出要推导发展策略,制定核心举措,明确指标体系,落地协同保障。一条逻辑下面往往可以推导几大策略,以客户经营为例,先要决策是针对高客、中客还是低客,再决定以什么样的产品、区域、客服以及队伍配套。”太保寿险一位匿名人士评价指出。
事实上,不仅对于个险,在银保渠道,李劲松担任太保寿险副总经理的几年间,也交出了靓丽的业绩数据:太保寿险自2021年初启动“长航行动”,一场旨在通过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重塑个险渠道的变革运动,以及打造新型银保合作关系的“芯”模式。李劲松从2020年就全程参与这场改革的筹划与推进,尤其在银保“芯”模式的构建中,他的贡献带来是实实在在的成效,2023年太保寿险的规模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双双实现正增长,2024年一季度的新业务价值实现30.7%的同比增长率;2023年太保银保渠道全年实现规模保费380.69亿元,同比增长12.5%,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6%;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528.17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新业务价值109.62亿元,同比增长19.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10%,高于监管要求。
根据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数据,2024年一季度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059.50亿元,其中新保规模保费328.33亿元,同比增长0.4%;新业务价值达成51.91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达到95.94亿元,同比增长311.49%。
利大于弊下长航新征程如何走
在业内人士看来,同蔡强上任就遇到疫情影响导致寿险业发展增速明显下滑甚至负增长相比,李劲松的“赴任”具备两大方面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从优势方面来说,整个寿险市场回暖基本已经确定。如果从纵向来看,太保寿险从去年开始规模保费就重回升势,而且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下,保险产品的长期投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是分红险还是增额终身寿险,对于市场客户的吸引力在增加,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间窗口;而从横向来看,整个寿险业的保费增速同比也在加快,尤其市场对于养老、健康等附加需求与日俱增,保险企业的大健康战略都在向纵深发展,作为总部在上海的保险集团,其具备丰富的医疗、养老资源优势已经在构建闭环,可以让太保更具备主场作战的先发条件。”7月27日,上海保险市场一位资深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而从挑战端来看,太保寿险则更多的是面临来自同业的竞争。
《华夏时报》记者从今年上半年头部四家上市险企已经公布的保费数据中发现,中国平安累计原保费同比增速最高,累计原保费收入4812.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6%;中国人寿上半年累计原保费收入4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中国人保累计原保费收入4272.8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33%;中国太保累计原保费收入2661.87亿元,同比增长2.37%。
而从6月单月数据来看,中国平安原保费收入815.13亿元,同比增长11.39%;中国人保原保费收入791.63亿元,同比增长9.87%;中国太保原保费收入519.73亿元,同比增长4.52%;中国人寿原保费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3.21%。
“6月寿险保费数据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市场需求,这种需求是基于国内进一步降息概率之下客户在选择金融产品时的自主意识。也就是说从当前到未来,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尽管也在下调,但是拉长时间优势仍非常明显,所以有头部机构几乎实现了保费近乎双位数的增长,中国太保的产品能否具有比较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该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中国太保内部人士也表示,中国太保寿险秉承了“选、用、育、留”的市场化激励约束原则和机制,完成了新一届管理层的选聘工作,使得公司战略可以承接平稳,“长航行动”持续深入推进。经过过去三年“长航”转型的实践,中国太保寿险上下对于转型方向的共识和步调更加一致,路径和打法更加清晰,举措和行动亦更加务实。在整体实施路径上,主要以组织变革为先导引领内勤转型,由外而内、内外结合加速打造“客户中心、敏捷进化、价值创造”的“芯”活力组织,聚焦“多元渠道经营、全面运营支撑与价值创造管理”三大主线,着力打造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业务支撑力,构建业务、支持、服务的良性闭环,以期实现客户价值和业务价值最大化。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