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索尼中国总裁吉田武司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中国给了跨国企业灵感和生命力

时间:2024-6-3 20:06 0 32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涂蕾 王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称,三国在经贸领域的共同努力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华日韩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期待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未来三国合作注入新动能。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索尼集团中国副总代表吉田武司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日本商会的会员企业,索尼为未来的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在本期“外企高管看中国经济”访谈中,吉田武司强调中国的活力为包括索尼在内的跨国企业提供了灵感和生命力,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商机可以挖掘。
一直在拼尽全力追赶“中国速度”
环球时报:索尼自1978年起开展中国业务。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浪潮中,贵公司如何顺应中国市场上发生的变化?
吉田武司:早在1975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会见了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开启了索尼和中国的缘分。改革开放初期,索尼生产的家电产品等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彼时家电产品是索尼的强项,所以公司当时也把中国视为主要的生产基地,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设厂。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们明白中国将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基地。一方面,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把在日美研制的产品直接搬到中国,通常销量也不错,但这种情况后来发生改变。我们必须设计制造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产品,否则前景将令人堪忧。
与此同时,中国逐渐过渡成为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具备设计研发条件的基地,我们的技术、产品以及服务等各方面水准需要在中国市场接受考验,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如何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环球时报:该课题一直持续至今吗?
吉田武司:是的,我们一直在拼尽全力追赶“中国速度”。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对于管理层来说,如何追赶“中国速度”始终是关乎企业胜负的重大课题。来中国之前,我曾常驻美国,在日常生活中,我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变化程度之大不亚于美国,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中国在数字化领域领先于美国,这让我们必须在日复一日的变化中去思考、去调整、去适应。
环球时报:21世纪初期时,许多中国年轻人都想拥有一台索尼随身听,但现在年轻消费者对索尼产品的喜欢程度不如当年强烈。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吉田武司:让人感激的是,许多中国年轻人依然知道“索尼”这个品牌,也能列举出照相机等由索尼生产的电子产品。可除此之外,他们对索尼的了解不多,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过去电子产品的占比一度占据集团整体业务的80%至90%,但如今索尼逐步转型成为一家创意娱乐企业。如何让中国消费者重新认识索尼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课题,这必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其实,现在有很多新潮流、新趋势始于中国。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创新大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才华横溢的追梦者,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对于高品质生活、美好未来有无尽的追求,这为包括索尼在内的跨国企业提供了灵感和生命力。
我们现在所在的摄影棚被用于虚拟制作,这是一种突破传统创作流程的新型制作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们不断开发用于虚拟制作、电商直播等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这些都从中国得到了启发。如果说索尼给外界的印象像是一台“造梦机”,那么中国的市场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敢于大胆“做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索尼勇于“造梦”并用技术让“梦想成真”。
“让长处更长”是在中国学到的重要一课
环球时报:索尼的技术研发团队是否起用了大量中国人才?
吉田武司:在人工智能(AI)等科技领域,中国已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索尼始终重视强化在中国的研发能力。为此,我们很早就在中国成立了软件中心、索尼中国研究院等机构,着眼于研发尖端技术。目前索尼在中国除去工厂之外约有30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将近1000名,以本地工程师为主。
过去,索尼中国研发团队更多的是接受总部指派任务,完成某项工作中的一部分。这在近10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去研发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部分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推广,如部分索尼相机中配备的AI技术,可以自动追踪对焦人或动物的眼睛,这就是由中国团队研发并推向世界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这为包括索尼在内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和技术支持,激发了这些企业在华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环球时报:中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索尼为此采取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吉田武司:在中国,我们很难在每一个领域都争当No.1(第一)。至少在战略上,我们没有这样考虑。例如在我们生产的品类当中,电视机的竞争最为激烈。目前中国市场的需求约为每年4000万台,我们仅占其中一部分市场份额,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和中国本土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所以我们没有一味地去想如何全方位赶超对手,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独特之处,让我们的长处更长。
我们在中国市场要做的就是锁定目标客户群,提供让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14亿多人口中,消费者群体是极具多样性的,他们可以从百花齐放的产品中选择,而索尼只是提供了部分选项。我们不太可能获得中国市场上的全部用户,但因为中国市场体量太大,即使是获得其中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也十分可观。
环球时报:在中国收获的哪些经验可以帮助索尼走向全球?
吉田武司:“让长处更长”是我在中国学到的重要一课,放在欧美等国同样适用。另外,我在中国收获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利用先进的营销科技,更精准地锁定目标客户,中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根本没有胜算。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在拼命学习、总结经验,又把同样的方式推广到日本、欧美等国。
“脱钩断链”非常不切实际
环球时报:据您观察,在当前中美、中日关系出现波折的情况下,在华日企是否会受到影响?
吉田武司:在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如果说经营活动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恐怕是个谎言。我特别喜欢索尼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先生提到的一个概念——“全球本土化”,具体而言是指“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我们必须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中国开展业务时也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采取切合实际的行动。
索尼也经历过日美半导体摩擦等严峻时刻,当前中国企业虽然也正在经历一些困难,但是在此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强大,最终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在此背景下,索尼中国在整个集团中占据的地位也会愈发凸显。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有哪些新的进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中国方方面面的动向,将这些一手信息及时汇报给集团总部,这将帮助总部考虑全球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索尼在华的经营策略没有发生变化,毫无疑问未来还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环球时报:作为一名熟悉欧美事务的商界人士,您如何看待那些所谓要和中国“脱钩断链”的论调?
吉田武司:我对这种论调表示遗憾。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我们深知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于开展商业活动有多重要。美国财长耶伦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期访华时,均率领本国企业家随团访问,这说明所谓“脱钩断链”有多不切实际。一直以来,经济界的交流、民间的交往都是促进相互理解的“安全网”,我们愿意继续发挥这种作用。
环球时报:中国日本商会在北京面向8000家在华日企进行的调查显示,56%的日企称2024年将保持或增加在华投资,较上次调查有所增加,计划减少投资或不投资的则有所减少。索尼是否也为未来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吉田武司:是的,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抱有信心。在索尼集团的全球战略中,中国的地位十分重要,若不能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那么在全球市场中也将无法生存。
中国消费者对品质和创新的追求不断提升,中国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对新技术和高科技的接受度确实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不仅影响着中国市场,也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灵感。这会促使索尼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在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推动索尼在全球市场提高竞争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市场仍有相当数量的潜在商机可以挖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