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3月15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信息过载成另一种环境污染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021
主题
147038
回复
17312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0
理财情报局 | 再现0费率!年末银行理财开启“花式”营销,头部理财公司发起自购含权理财
0/68
新希望金融科技曹滔滔:坚守边界,以科技力量助力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
0/37
友邦人寿总经理张晓宇升任友邦保险集团区域首席执行官,余宏拟任友邦人寿CEO
0/38
金价连续5日上涨 触及2700美元/盎司
0/38
对话汽车流通协会周伟:银行或将继续在汽车金融市场保持优势
0/42
用户比例达到88%!手机银行已成金融服务主导渠道
0/41
视频 从整个ETF持仓量的变化来看,投资者对黄金的一个热情和策略有哪些调整?
0/41
平安健康险亮相“乌镇峰会” 科技向善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0/37
视频 丨 黄金振荡期,投资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交易策略?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3月15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信息过载成另一种环境污染
时间:2024-3-17 09:09
0
55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3月15日(星期五)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1、报告称超过4000种塑料相关化学品是有害的
经过一年的科研文献和国家监管数据库查阅,挪威研究委员会支持的一个研究小组编撰了一份报告,列出了16000多种“塑料化学物质”——在塑料中发现或被认为用于生产和使用相关的化学物质,包括原材料、稳定剂、染料等添加剂在内。
研究人员发现,其中至少4200种化学物质被认为是“持久性的、生物累积性的、可迁移的和/或有毒的”。同时,研究还发现,超过1万种化学物质的危害信息不可获取,而超过9000种化学物质的具体用途和危害信息未公开,说明它们被用于哪种塑料。
这份报告发布于3月14日,恰逢联合国全球塑料污染条约的新一轮谈判。科学家们期待该条约能全面覆盖塑料的生产、使用到废弃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包含一个关注列表,列出一些已知会渗入食物、水和环境,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造成影响的塑料聚合物和化学物质。该条约的讨论将在下个月在加拿大渥太华继续,并争取于12月在韩国釜山达成协议。
2、尽管“人类世”概念遭否决,其重要性不减
经过15年的激烈讨论,地质学家最近决定,“人类世(Anthropocene)” 不会成为地球地质年表上的一个正式纪元。这个概念代表着人类对地球产生了不可逆转影响的时代。
被否决的提案试图结束当前的“全新世(Holocene)”,该纪元自11700年前最后一个冰川时期结束后一直持续至今。该提案认为,“人类世”的开端可追溯至1952年,那时来自氢弹试验的钚元素首次在加拿大多伦多附近的克劳福德湖(Crawford Lake)沉积物中被发现。
虽然“人类世”概念的正式批准在程序细节上遭遇争议,但这一概念已深深植根于学术研究之中。专家强调,“人类世”这一术语简洁地总结了人类与地球系统的不可分割关系,以及人类作为地球过程一部分的角色。这帮助人们克服了一种观念,即人类与自然及自然系统的其他部分相隔离。
《科学通讯》网站(www.sciencenews.org)
土卫六深色沙丘的形成可能源于彗星撞击
土卫六(Titan)是土星的最大卫星,其广阔的沙丘地貌引起了行星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最近在美国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上,科学家称说大量的彗星物质可能撞击了土卫六,形成了这些庞大的沙丘。计算机模拟揭示,土卫六上的神秘漂移沙丘可能由源自古老柯伊伯带的天体形成。柯伊伯带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是当今彗星的主要来源。还有人认为,这一假说不仅为土卫六上的沙丘提供了解释,同样也能解释在其他星球上观察到的相似现象。
长久以来,人们对土卫六上沙丘的成分充满好奇。在这颗卫星独特的橘红色天空之下,广袤的昏暗沙丘覆盖了约1000万平方公里。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自然界蓝色植物和动物稀有之谜
根据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研究,自然界中蓝色植物的比例不足10%,蓝色动物更为稀少。这一罕见现象的背后是植物和动物采取的特殊光学策略,它们创造了蓝色的外观,而不依靠真正的蓝色色素。
植物通过天然色素,尤其是可以随酸碱度改变颜色的花青素来产生蓝色。与此同时,动物通过其结构上的调整来影响光的波长,产生蓝色的视觉效果。
与其他色素不同,动物体内通常不自产蓝色,而是依赖摄食来获取。鸟类和蝴蝶产生蓝色的机制差异很大,涉及到细微的结构设计和特定的晶体结构。这种现象基于光的散射和干涉原理,而非化学颜料。
甚至人类的蓝眼睛,其颜色也来源于眼睛的结构特性,而非色素存在。蓝色的罕见性凸显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光反射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2、宇航员在太空长期飞行中可能遭遇头痛:微重力对人类大脑有影响
太空旅行对宇航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挑战,除了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增加红细胞的死亡率和导致骨密度下降之外,头痛也成为了宇航员在持续十天或以上的长期任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
《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发表的一项 《宇航员在长途太空飞行中所经历的太空头痛的频率和临床特征》(Frequenc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pace Headache Experienced by
Astronauts During Long-Haul Space Flights)研究,强调了微重力环境如何影响身体多种功能,包括平衡和姿势等。
该项研究收集了来自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24名宇航员的数据,深入探讨了国际空间站(ISS)任务期间对宇航员头痛的影响。研究发现,38%的宇航员在太空旅行前曾经历过头痛,而在执行任务期间,有92%的宇航员报告遇到头痛,其中90%的头痛被诊断为紧张性头痛,剩下10%被诊断为偏头痛。
3、植物“定时炸弹”:入侵物种可长时间休眠并构成潜在生态威胁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一项新研究揭示,入侵植物种在新环境中可能长时间保持休眠状态,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后突然快速扩散并造成生态破坏。
研究团队对全球九个地区的5700多种入侵植物进行了迄今最为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分析中的近三分之一入侵植物种在被引入到新环境和快速扩张之间,有平均40年的滞后期,其中最长的休眠期可达320年。
入侵植物的长期休眠让人类容易忽视它们的潜在威胁。这种延迟效应导致了对这些植物的忽视,使得它们在成为严重入侵威胁时才被发现。简而言之,这些植物就像是生态系统中的定时炸弹。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信息过载正成为另一种对个人和社会构成严重危害的环境污染
与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相似,信息过载正成为对个人和社会健康构成威胁的新型环境问题。最近《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r)杂志上的一封信中,科学家们呼吁人们意识到并减轻信息过载带来的影响,这种现象正在成为一种对个人和社会构成同等重大危害的污染形式。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们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处理能力。这导致我们难以评估信息、做出决策,还可能限制社交活动、导致对工作不满和动力缺乏等负面影响。经济学家估计,信息过载给全球带来的成本高达1万亿美元。
“信息过载是污染”这一概念源于两年前一个得到欧盟国际合作基金支持的国际科学家团队的会议上。
从计算机科学角度分析,信息过载涉及三个层面:“个体的神经和认知机制、群体的信息处理和决策以及个体、群体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社会互动。”这些层面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节点众多的多层网络,可能引发突发性变化。
2、一种创新方法针对致命肝癌背后的致癌基因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疗法,使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罕见且通常致命的肝癌背后的致癌基因。siRNA是一种沉默基因表达的先天机制。通过特定的表面受体,研究人员将siRNA导入到“纤维层状肝细胞癌(FLC)”的细胞中,阻断了促使肿瘤形成的疾病诱导蛋白的产生。
这项研究不仅是siRNA首次应用于阻止FLC,还展示了siRNA技术在治疗更常见的成人肝癌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肿瘤中的广泛潜力。
3、美国科学家提出“氧化还原门控”技术,或可用于制造新一代节能微电子器件
微电子器件因其微小尺寸面临一个关键挑战:为避免过热,它们需仅使用传统电子器件电量的一小部分,而仍需保持最佳性能运行。
美国能源部旗下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项突破,发展出了一种新型微电子材料。他们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发表的研究中,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氧化还原门控(redox gating)”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控制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的流动。
“氧化还原”是一种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门控”技术则是微电子器件中的一种常见机制,通常依赖于电场效应来控制电子流,从而使设备运作。在这项实验中,科学家们设计出一种装置,通过施加电压来调控电子在材料中从一端流向另一端,这种材料充当了一种电子的“门”。当电压达到某一阈值——大约0.5伏特时,这种材料就会开始通过栅极从源氧化还原材料向通道材料注入电子。
通过利用电压来改变电子流动,这种半导体设备能够像晶体管那样,在更导电和更绝缘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这项技术的突破可能为开发新一代低功耗的半导体或量子器件铺平了道路。(刘春)
延伸阅读
马斯克一大步:最大火箭成功发射 星舰失联
星舰再创多项成就,还有这些要改进,马斯克:今年至少飞6次
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年全球收入超过7000亿元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