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秦陵“帝国第一陪葬墓”打开:金舞袖俑、四轮独辀车首次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321
主题
147338
回复
17343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6
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三款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0/44
融侨集团:子公司债务违约遭农行蜀山支行诉讼,涉及本金约1.53亿元
0/51
四部门:支持各地建立农业保险预赔付机制
0/49
支持资本市场两项新工具落实不佳?中行:客观看待,稳定器功能是本质
0/51
以“微实事”托举起“大民生” 招商银行适老化服务水平再升级
0/40
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息差再创新低
0/48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8日)
0/42
王国军:保险行业如何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
0/40
中行报告:大行资本补充,注资规模、方式、节奏有哪些可能?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秦陵“帝国第一陪葬墓”打开:金舞袖俑、四轮独辀车首次面世
时间:2024-1-27 13:20
0
28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月26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文物陕西”发布了秦陵考古阶段性成果。从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展开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涉及面积约50余万平方米,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整齐有序,东西一字排列。从2013年开始,对其中的QLCM1(简称1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
图为M1发掘现场
1号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被誉为“帝国第一陪葬墓”。
此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在央视《寻古中国》中对上述考古工作进行过重点介绍。而“文物陕西”26日发布的这篇文章,则详细介绍了此次考古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在此次考古工作中,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其中首次面世的舞袖俑立体造型艺术,与兵马俑的艺术风格相似,代表了秦代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高超的制作技术。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
图为墓室正中剖面
出土黄金舞袖俑等大批文物
1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两侧有三座车马陪葬坑。墓葬南侧、西侧有壕沟环绕;北侧为断崖;东侧为古河床,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
1号墓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墓室呈长方形,上口南北长29、东西宽28米;墓底南北长12、东西宽9.6米,深15.6米。墓壁有三层台阶,墓室分布大量木炭。墓上曾存在着封土。
图为墓室正射影像图
墓室中心棺椁塌陷、朽坏严重,遗迹堆积厚约20-40cm。初步判断,有两椁两棺。人骨残留较少,可见头向朝南,直肢葬。将主棺椁整体打包提取到实验室,搭建了室内考古发掘平台,正在进行室内清理。
墓内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青铜器有鼎、豆、钫、壶、盘、甑、灯以及编钟、琴轸等。玉器有玉圭、玉壁及小玉鼎等。兵器有铁剑、铁甲、带廓铜弩机、铜戈等。小型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马俑、骑马俑、猎犬、银盒等。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图为墓中出土的陶器
北墓道直通墓底,为主墓道。在北墓道清理出一辆四轮独辀木车,木车遗迹保存完整。木车总长约7.2米,上带有完整方形彩绘车盖,东西宽2.6米,南北长4.2米,红色鲜艳,保存完好,已清理出铜质盖弓帽19个,均套于盖弓上,盖弓遗迹保存较好;车盖下压有方形木架,当为车舆。上有曲尺形、圆柱形铜构件。车舆两侧共有4个车轮,附有大型铜质车軎。车衡与车辕十字相交,衡上有两个车轭,均保存完整。
陪葬坑P1位于M1南墓道西侧,相距约1米,南北长8.3、东西宽5.5米,深4.2米,为木椁式结构。发现三个盗洞,遗迹和遗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残留四马驾独輈木车一辆,犬类动物遗迹一副,遗物主要是青铜车马器。
陪葬坑P2位于M1北墓道东侧,相距约1米,南北长9、东西宽6米,深4米,木椁式结构。出土四马驾独輈木车一辆,马骨保存基本完整,均佩带马勒等马具,处于驾车状态;木车已朽,车上可见盖弓帽、辖軎、弩辄、角柱饰等青铜构件,同时保留有少量彩绘遗迹。
图为墓中出土的铜器
陪葬坑P3位于M1北墓道东侧,与P2相距约17米,南北长27、东西宽5米,残存深度约2米,面积135平方米,为三个陪葬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发现盗洞13处,对陪葬坑造成巨大破坏。根据残留遗迹来判断,埋藏5组车马(一组为羊车),包括独輈木车4辆,双辕木车1辆。马头均朝北,车在马后。第一组为2马驾独輈木车;第二组为双辕木车,车马残长约5.6m,车前驾5马,分两排,前排2马,分列左右最外侧,后排3马并列居中,中间一马左右两侧各有一道木质车辕,两辕相距0.75m,残长约0.6m和1.15m,上有对称分布的铜环;第三组为2马驾独輈木车;第四组为4马驾独輈木车;最后一组为六羊,并列一排,骨骼保存完整。身上装饰有类似于驾马的铜节约、带扣、铜环等青铜马具,显示出处于驾车状态——当为羊车。羊骨身后车辆被破坏。坑内出土器物主要是车马器,包括盖弓帽、铜泡、节约、辖軎、车轙、角柱饰、衡末饰、轭顶饰、铜环、马衔鏣,以及铜盆、铁斧、铁铤铜镞等器物。
图为墓中出土的小件器物
“帝国第一陪葬墓”
文章称,通过对“帝国第一陪葬墓”墓葬及其陪葬坑的发掘,考古工作人员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收获和新认识。
首先,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1号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
其次,“帝国第一陪葬墓”见证历史变革。此墓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秦始皇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 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为墓道中出土的四轮车
第三,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与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
陪葬坑中出土的5组车马(含羊车),形式形制不同,用途迥异,集中反映了男性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帝国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丰富了车马陪葬坑的内涵,对认识墓主的身份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图为工作人员在进行车伞检测
第四,秦文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特性的体现。1号墓保存较好,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等级质量较高,其中不少为首次发现,尤其是小型金属俑的立体造型艺术,与兵马俑的艺术风格相似,代表了秦代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高超的制作技术,对于秦人、秦国、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当时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研究华夏文化由“多元”到“一体”演进、升华的历史实证,体现出秦文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点。这也是秦人对外来文化因素积极吸纳、拿来为我所用的文化自信的一种物化表现。
总之,1号墓的发掘是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它反映了处于变革时代的秦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上的变革、礼仪上的变革以及技术上的变革,是研究战国晚期乃至于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丧葬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的一个绝佳的范本。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