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不惑·见证丨束骏良:别小看680,中国最早的“存折炒股”全靠它

时间:2023-12-15 12:54 0 47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丨杭嘉
DSC0000.jpg

在三十年前,把证券资金放在银行里几是天方夜谈,直到有了工行“680账户”,银证互通这一先进理念才首次在中国得以实现。对于证券公司来说,“680”解决了他们资金清算的老大难问题;而从银行角度,这一业务无疑为银行留住了大量客户存款。
谈及这项业务推出的前因后果,束骏良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01
680前来救驾
DSC0001.jpg

1992年6月8日,上海市民在市中心一家证券公司前排起长队,等待股票交易。
1987 年束骏良来到了工行上海分行 储蓄处,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他的人生和银行储蓄工作密不可分。那时人们的理财观念很简单,有了闲钱便选择存在银行生息。时间行进到 1990 年,情况逐步起了变化。上海证交所成立了,相较之静态的储蓄,老百姓更想要投资,大量储蓄资金从银行流向证券市场,银行的储蓄存款一落千丈。
如何让这笔资金回归到银行,解决银行存款资金的滑坡问题呢?正在这个时候,证券公司遇到的麻烦事给了束骏良一个契机。在“680账户”出现之前,证券资金清算业务是由证交所自己承担的,然而由于业务量大,加之证交所对清算这块业务并不熟悉,所以当时经常发生差错,为此证交所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查账,每天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于是,束骏良辗转找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提出能否由工行来承担清算业务。尉文渊一听就觉得这方案不错,一来可以解决股票买卖的资金风险,二来也可以解决证交所资金清算的问题。
“在当时,我们承接证交所清算业务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当时银行界普遍认为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业务,否则会受到人民银行的查处。”束骏良说,“但其实,我们工行涉足的只是证券的清算业务,与证券的交易和投资业务无关。为了避免人行的误解,我们在方案的设计上坚持清算在银行,交易在证交所。证券交易的咨询和电话委托都通过证券营业部的电话,一旦委托确立,银行负责冻结资金;一旦交易成功,晚上银行负责清算。”
DSC0002.jpg

束骏良参加上海城市金融协会主办的储蓄专题研讨会
为了避免清算过程出现差错和问题,他还和尉文渊商量:“因为有很多的资金当天是不能到账的,如果某家证券公司的钱三天内不能到账,资金就从证券交易所的账户里扣除。”当时的证券交易所存了40多亿资金在银行作为保证金,而这个新的清算系统,则依托新研制的“680账户”进行。“‘680账户’里有两块业务,一块是个人结算,一块是证券公司结算。个人结算就是把个人储蓄账户和证券股东账户结合起来,用‘680’代替后,交易发生在证券公司,结算还是发生在银行。买卖股票的这笔钱放在银行里,不用搬来搬去,这样就稳定了个人储蓄业务,存款也没有跑掉。”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还没有相应的证券交易监管系统,所以使用“680账户”便在根本上保证了投资者的权益,防止了券商挪用投资者清算保证金的情况,“对于股民来说,这笔钱放在银行也比放在证券公司更加安全”。这也是“680账户”和现在**托管最大的区别。事实上,用以证券投资的资金存放在银行这一概念,是很多外国银行所采取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看,当时的“680账户”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然而,也正是为了将资金存放在银行这件事,束骏良曾被叫到行长办公室接受质询。经过他详细的解释,证明“680账户”的清算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完全符合政策的,这项业务才得以继续开展。
在“680账户”创始之初,上海交易所证券公司的清算基本全在工商银行。理由很简单,工行有遍布全国的网点和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加上工行又有许多业务上的创新之举,所有这些汇聚成一股非常大的优势,使得各个证券公司都乐于选择工商银行作为清算银行。
02
小账户成就大事业
DSC0003.jpg

199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门前每天吸引上万股民。
毫无疑问,“ 680 账户”的建立也离不开银行科技部门的辛勤工作。当时的储蓄部门先提出需求,再联合科技部门与证券部门进行三方会谈。商量下来的结果三方都比较满意,于是就由科技部组织进行开发。
“680”其实可以看作是营业部的一个虚拟储蓄所,开始只有5、6名工作人员,后来才达到90人,但是运行的资金存量,最高却达到一千四百多亿。“除了‘680账户’外,我们还有配套的一条龙服务:股东账户开户、制卡、清算、红利派息的入账、股东账户的挂失、查询都可以在工行操作。”其中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原本承接证交所清算业务的时间定在证交所成立第二年的元旦,但由于那时工行存款任务未完成,束骏良便向证交所积极争取提前承接该项业务,结果当天就争取到了清算资金存款七亿六千万元。
“680账户”是第一次由银行进行证券资金监管的尝试,但是“680账户”的功用却并不仅限于此,通过“680账户”,大批工薪族股民入市难的问题也最终得到了解决,散户需要买股票就直接到证券公司进行交割,由工行提供资金清算,十分便捷。
1992 年 7 月 20 日,工行上海分行各个电脑通存通兑联网储蓄所办理了第一批股东存款账户的开户手续, 8 月 28 日,大量散户投资者涌向了在上海文化广场设摊的北京证券上海业务部,这里是“ 680 账户”率先试点进行股票交易和资金清算的地方,散户终于可以在文化广场这个没有入市门槛的场所买进股票了。 市场得到了广大股民热烈的响应,这从那天市场上的恢宏场面就能窥见一二——由于来人实在太多,文化广场不得不动用保安维持秩序,为证券业务部保驾护航。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