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人生最有用决策工具:“稀缺性”选择法

时间:2023-9-18 12:19 0 47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在做选择时,有个很重要的方法,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自己却很难发现这个方法。
比如小时候,父母、亲戚问过你此后你自己也会自问的一个问题:“长大后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其实现在的你就明白了,这俩你大概率都考不上。
有人家通过各种方法,甚至父母、爷爷辈就出国,以后再让子孙回国读书就业,那也是归国华侨,上清华。这就是历时两三代的规划。
很多父母,将子女送到艺术学校、去港澳读书、学艺,20岁后就容易出道做明星了,这在当下的明星中确实很常见。这也叫赢在起跑线。
2002年进外企时,我就发现有几个中国师兄同事,他们已经是中年人了,但年薪有10来万美元,而我只有月薪几千块人民币。后来我才知道了,他们简称ABC,其实就是在八九十年代就去了美国的人,大多数是父母的谋划,现在再从美国来中国分公司,他们就类似总部来的干部了,级别和工资都较高,至少比同龄中年的中国同事高,还能做领导,口语也溜。
DSC0000.jpg

以上例子很多。不过大多数的家庭,是不会给子女制定如此长的人生计划的,谋略也不够。自己的人生不过一日三餐,也过得不怎么样,如何还能去指望孩子的未来那么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多数家长主要就是为了应对近处的忧虑,所以在身边放养孩子,也没那么多规划给子女。自己高兴时就打打麻将,老友不见时就很邻居喝喝酒,子女嘛让他们自己玩去,要么学习去,给他们交学费就行了,学不学得好是学校的事情,也看子女的个人造化。毕竟“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父母认为孩子聪明还是笨,在孩子自己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后天再规划,也用处不大。
总之,到了我们自己成年后,你也别去抱怨父母没有多少家产传给你,更没必要去怨恨家里没有从小帮你做规划。其实谁都不容易,谁都是第一次做人,并走完这一生。
成年的我们得自己给自己做规划。你在人生的重大决策关口,要自己拿主意,别再听从过时的或者激进的或者不负责的建议,否则就变成了《代价高昂的建议能听吗》。
本篇增加势商,不仅仅是让你选个工作不再选错,甚至在择偶、定居、谋划、生子、养老直到去世,回忆往昔,以上每一步你都能感觉得不后悔。
其实做不后悔的选择,绝不是玩骰子,不是买大小,也不是碰运气,更不是所谓的选择智慧。你所看到的别人的成功,更多是精心布局下的戏码,你看到的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今天就来教大家一个自己做主且不被人忽悠的大方法,可以让你轻松做出明智的决策。
我们有好几个高材生读者,一开始都在即将离开体制内单位时,通过猎聘网搞的一次就业直播课,看到了我的文章和言论,这才进了群,且终于打消了离职的念头。这些高材生中在医院做医生的人都有,也有在研究所做领导的。
DSC0001.jpg

你都难以想象,他们毕业后进了体制内比如事业单位,但是他们的同学大多数并不在或者没能进体制内,同学或者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没能进去而选择了体制外。此后多年,他们就会被体制外同学不断地冷嘲热讽:“你们的工作太简单”“你们就是等死”“你跟我们聊不到一块儿去”“你们单位跟我们公司不一样”“你们不需要学技术”......
几乎所有体制外同学都会打击他们,搞得这几个毕业就进了体制内的人以为自己做出了巨大的错误选择一样,正好总会碰到一些被领导为难的情况,所以纷纷想跳出体制,出来求职。
之前小雪博士和冬冬医生就是如此,是我在他们离职的最后一步类似拦住了他们。其实不需要我幽哥的文章多次做熏陶,也省得我苦口婆心,他们自己就可以做出去还是留的判断。心法就是:“这次一旦出来,万一后悔,我是否还能再进去?”
其实就是你先问下自己,有没有后悔的余地或者叫后悔药。有的话,你就可以先出来试试;没有,则你先继续待一待。
这用在我们判断一份工作好坏的时候,也可以运用。比如有人用了我的各种打分法,都无法分出A和B俩工作机会哪个更好。
DSC0002.jpg

说明这两个工作已经大体相当了,这是事前你能评估的最终结果了。但是,这里可以改变一个思路。我一般会去引导他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A和B这两个工作,哪一个这次你不入职,下次就再也没机会进去了?那么你就选择比较稀缺的这家。”
果然,他们几乎都能回答哪家下次不一定能进去了,然后毅然选择了机会难得的这家,此后他们确实很少后悔的。所以,大家记住,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教训:送上门来的好处,天下本没这个好事,基本就是坑;千辛万苦才能获得的机会,则是个好东西。
其实放到人生上来也一样。
有男群友,被老家一个陌生叔叔加了微信,叔叔给他推荐了自己的女儿,这就要谨慎。很少有父母亲自出面将自己的女儿直接推销给你的。这种情况大概率你是尴尬的,继续加了他女儿,后面万一不合适,那么这对父、女你还留在微信中,还是删除呢?这类似还没开始谈恋爱,老丈人就成了媒人和监工。其实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父母主动来推销甚至面都没见就等着你回去跟她女儿结婚的情况,这就没有好事,你很容易喜当爹
换一个性别,有女群友被她的53岁女同事拉着去跟女同事的儿子见面相亲,回来吐血。为何呢?各种原因,这个儿子基本不说话,偶尔打打游戏,木讷,几年不上班了,大专毕业,3年前父母送他去加拿大移民的,哪知道待了2年太孤单,他又回来了,回来至今就没上班过。
其实这个儿子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缺陷和弊端,你别光看他的母亲是你的同事你就答应跟她的儿子结婚,也不能光看他家的房产。你自己感觉一下,母亲急呵呵亲自做媒婆要将你介绍给他的儿子,这种情况能有什么好对象呢?刚才那位男群友面临的是喜当爹,你面临的好不到哪里去,也许他已经第二次结婚了。这号“傻儿子”,妈宝男倒不是大问题,应该还有其他一时没能察觉的重大缺陷。
当然,以上来说,都有特点,比如一见钟情最后白头偕老、子孙满堂,但是父母亲自过来将他们的子女介绍给你做老公/老婆,这背后必然有不可告人的动机。催婚是可以理解的,但催婚一般是催促自己的孩子去找对象、让子女去报婚姻中介、多参加社交和青年人聚会、拜托亲友给自己的子女介绍对象、人民广场相亲角等地去帮子女粘贴一张交友征婚广告等,但是急呵呵自己来找儿媳、找女婿的不多。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送上门的机会不香,后面布满地雷,这是大概率。送上门来的机会,就类似你刚开始更新简历都还没投递时,很多微商、保险、中介、收费猎头、性格测试公司等就会打你的电话,说有个某某高端年薪几十上百万的“管理岗位”看上了你,需要你去面试。
其实这些就是骗子,他们在钓鱼,专门在各大招聘网站上盯着刚开始更新简历的求职新人。新人没有经验,好骗。这也是很多公司喜欢招应届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应届生的工资低。
DSC0003.jpg

接着,你想创业或者入股投资,那种到处你能看到的小广告,抖音、快手、小红书上的视频剪辑课程等等,这些基本就是骗子,因为你也没搜索,他们就花钱买了广告位推送到了你的眼前。你随随便便能看到的投资机会,绝对不是好机会;你注册个账号就能去炒股,那这炒股的成本也太低了,显然大概率你是会亏钱的。
你到处能看到的招商、加盟热线和宣传,这肯定主要就是骗你到倾家荡产的坑,包括加盟各种奶茶、饭店、洗衣店、健身会馆等等,你盯着别人给你的分红,其实人家盯着你的本金。哪有随随便便送到面前的好机会呢?这些机会没有任何稀缺性,包装成好机会实际上是为了更高效地来骗你进坑。
更多的则“公司几年后会上市你就发财了,机会难得!”其实这是公司强制问你融资,要你买公司的原始股,说明公司没钱了,且想深度绑定你的青春和廉价劳动力。
表姐、堂哥说他那里月薪3-8万,同学、闺蜜说他创业就差你去做副总,等等,这些就是熟人送上门的机会,没有稀缺性,也基本是骗人的。哪天你自己看到表姐开个2家店,一直盈利,现在她准备开第三家店,你硬凑上去要入股但她就是不答应,这才是好机会。你记住:送上门来的机会不香,而且浑身是毒刺甚至能要你的命。
继续回到两份工作的挑选上来,哪一个工作机会这次不选择下次就进不去了,这就是一个机会成本判断法。哪怕这次选了具有稀缺性的那家,后来后悔了,那就再出来去寻找另一家,另一家没有稀缺性,随时在招人,你有啥好纠结的呢?其实这就是稀缺性比较法,也是选择法。
比如A是海投简历面试上的,B是要你上这家单位的官网去找到招聘简章、报名、进行笔试、面试,而且只针对本地户口且硕士学历的你这样的人,才有机会能进去,那么你当然优先选择B。这叫做机会明年不再来,当然要抓住。这可不是孤注一掷,因为即使后悔了,我们还可以出来,再去找其他更好的,或者舔回B,或者找更多的C、D等等。先珍惜具有稀缺性的A,先上岸的意思。
反过来是不可逆的。比如如下这位飞飞,她想从体制内离职出来。
DSC0004.jpg

大家大多数鼓励她出来,是觉得她凡尔赛,希望她被体制外毒打毒打。
不过如果继续待下去影响她的心理尤其生理健康,则还是可以出来的。只能说她还没有适应她所在的岗位,而不是证明她所在的单位多么差,否则你看她都好久没上班了,但继续坐在家里吃空饷,继续拿工资。恐怕体制外没这种好单位。她自己应该是参与内部政治派别斗争,目前是斗输了的状态。
继续回去上班呗,以后别参与斗争,内部转个部门也行。她这个工作机会大概率是稀缺的,那么多签着第三方外包合同的临时工,就等着她主动离职,空下来一个正式编制,其他人都在盯着她的这份工作,她自己不知道珍惜罢了。
我们很多人毕业五六年都30岁了,来问:要不要辞职去国外读个硕士回来?其实他和她都不知道,每100个他们的同龄人中,在本科毕业后工作到而立之年的人,说还有机会能去留学的人,不到3个。
因为80个人家里是不同意你留学的,你总不能为个硕士跟家人和父母一刀两断吧?98个人是拿不出钱出来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挪威、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还有日韩、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读这么一个1-2年硕士的。
从硬件条件你就已经刷掉了98%的同龄人,现在你是独生子、家里没有弟弟、父母也支持、你还有这部分留学的预算费用、过去的本科特别差、专业不好、甚至就是个非统招大专,现在你当然珍惜这个机会。
继续,某学弟学妹,本科毕业后千辛万苦跑了老家各种流程,最终还托亲友从中帮忙,才能获得了老家体制内的一份工作,你当然要珍惜机会,而不是在乎海投就可获得的那些某某科技公司、培训班、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保险经纪等的工作,后面这些工作没有稀缺性,常年在招聘,且企业大多是矮矬穷。
经常有群友问:我考公/考编/考研考上了,但不想放弃字节/爱奇艺/抖音/苏宁的这个工作机会,接下来我能不能逼自己一把,争取找到腾讯/阿里/苹果/微软的工作,还是明年再考公/考编/考研考个更好的再上岸?
其实这是不懂稀缺性的表现,不知道啥是机会成本,甚至连时间性都不知,TA用当下的已知项去跟几个月、明年的未知项进行比较。还认为自己选择很多,很聪明,逻辑清晰,我都不好意思说,其实天上飞的大雁并不是你已经打下来、剥了皮、炖了后放在桌上可食用的今日的菜。
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的职业人生比较下来,如果你是本地人,或者如果你不是家里实在兄弟姐妹太多且贫困潦倒,那么显然进当地体制内比体制外绝大多数岗位要好得多。
所以,只要你不是在北上广深赚高工资的外地穷人,你都最好在35岁之前珍惜考公考编的机会,尤其女性、宝妈。过了35岁超出了年龄限制,那没有办法了,机会不再,也就算了。
DSC0005.jpg

现在你在二线城市,奋斗了8年,没日没夜加班,007工作制,还是个企业中层,但一年收入也不过20万的样子。你当然可以今年开始考公,考到35岁再说,期间可以辞职复习,也可以边工作边考,你的人生考公也不过剩下4年时间,其实你从毕业就应该考的。
已经被你浪费掉了大多数年份,过了30岁了你才发现这个工作的好“一是目前工作太累,顾不到家,二是觉得公务员有保障”,你确实是后知后觉。你别到了下次买房时再感叹“还是有钱更好”;被裁时说“原来公务员岗位更稳定!”
当然,这位真是啰嗦,我都给了她建议了,她还来问“该不该这样考虑”“主要基于哪些考虑”。真实迂腐。在你所在的国度,你在这一生80年中,就还剩下三四年的考公机会,你不愿意珍惜且一直放弃,现在还来问要如何考虑你才愿意尝试考公。这位就是不珍惜机会的表现,也不懂稀缺性,更不懂职场,还是个中层,看来也是个劳碌命,大概率35岁不到就被辞退了,老黄牛只知道耕田,却很少抬头看路。
当然同理,找对象时,也是从高富帅/白富美开始,找了一两年没找到,则目标下限降低到高富帅/白富美占两个边的,还没找到合适的,继续降低到高富帅/白富美占一个边儿的也考虑,最后才考虑高富帅/白富美一个边儿不占的,这是为了扩大选择范围、增加机会。
但是你找对象千万不能先找矮矬穷。也不能今晚回老家跟表哥的一个初中同学的妹妹/弟弟见面相亲了,第二天你俩就去领了结婚证。这就太仓促了。你俩不久后离婚,是大概率,且即使你俩经过磨合能白头偕老,但你无法指望你的儿子高富帅、女儿白富美。你太武断了,送上门的对象,虽谈不上百分之百,但至少也是大概率会有瑕疵甚至致命弱点的人。
大家一定要分析下你面前这个机会的稀缺性,包括成本,如果一个机会你没有花成本且不费吹灰之力就来到你面前,那么这个机会你就要认真综合去考察,而不是仓促去做决定。反之,两个机会不分上下,则优先选择下次不再出现的那个机会。
其实来到世上一次不容易,无论男女,我还是建议大家有一次婚姻并有一个亲生的孩子的,这大致可以保证老来甚至去世前不至于太大后悔,哪怕这个爱情和婚姻只持续了十年、几年。
最后,势商小测验,给大家看一个快速结婚法。
DSC0006.jpg

这位群友请父母给TA安排了相亲,只要父母合适TA就合适,就可以跟对方安排日子结婚了,见了十次手也没牵过。
虽说父母介绍的对象大致知根知底,但是这种在当代也被父母安排的目前还没有感情的婚姻,你觉得这属于罕见的结婚机会要特别珍惜,还是送上门来的没有成本的结婚机会无所谓呢?
最后,用到我们的工作和人生中大多数选择上来,你都可以用稀缺性法来做取舍,凡是一个选择来到你的面前,你考虑下,“一旦我这次放弃这个机会,下次是否还会再来,机会是否可以轻松获得?”
如果机会失不再来,则可以考虑考虑这个机会;如果不花摧毁之力就可以再次获得,甚至获得更好的,则你这次要三思、谨慎,甚至不做选择,因为仓促的决定大多数是对你的倒逼,让你进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