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佰禄:保险公司真正开始用生命表来计算保费是在1762年。当时英国有一家公平社保险成立了现代保险公司,采用寿险公司的制度,但他们用的是互惠人寿的方式,也就是会员制,没有营销员,在伦敦的业务开展得很不错。直到三十年后,1792年才出现了另一家公司Westminster Society for Insurance on Lives and Survivorship,这家公司在伦敦没有立足之地,后来业务线转移到伦敦郊区,开始出现了代理人制度。
1792年后寿险逐渐传到了美国,但覆盖范围较小,产险则是在美国独立之前已经传过来。当时美国的保险公司不区分寿险和产险,有一家公司叫做Insurance of North America,现在叫做Chubb Insurance,在香港叫做安达,因为收并购,规模不断扩大。这家公司在1840年就开始采用代理人制度,有规模、成体系地开展业务。 1792年代理人制度刚产生时,都是兼职销售,通过郊区的医生、律师、会计师、商人去卖保险,当时保险从业人员的名字叫做Life Underwriter(核保员)。客户如果去伦敦体检往返时间太长,因此当地业务员成为了核保员,和现在财险业务员Underwriter的含义是一样的。
当时,英美所有的业务员只负责销售,没有其他任务,自1792年起发展了十年都不太理想。Westminster公司开始聘用一些类似现在主管一样的职务去帮助业务员发展,名字叫做 Life inspector(寿险督察),从此有了高一层的人负责监管、招募、陪访、培训工作,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1840年后,美国寿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展业和督导难度增加,1855年出现了General Agent(专属代理人)的概念,类似国内现在的保险事务所,专属代理制度就此产生。 营销制度的不分工产生于1921年的亚洲人寿Asi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也是友邦的前身。
美国一位年轻人Cornelius Vander Starr(史戴)来到上海,于1919年经营了一家财险代理公司,1921年又成立寿险公司卖一些储蓄产品。在当时的社会,一个业务员专门做寿险,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干的话,机会不多,所以也允许业务员找一些亲戚朋友帮忙推销,就形成了现在的不分工模型。
当时,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势力较强,菲律宾还是美国的殖民地。上海的这种模型产生后,友邦快速扩张到了其他地区,先后传到了香港和菲律宾,由于菲律宾人口较多,业务发展得非常好,这种模型至今依然非常流行。
中国的保险业务出现于1805年,Sir James Matheson和 William Jardine在广州开办了谏当保险行 Canton Insurance Society ,专门做航运货物的保险业务。此后四十多年才出现了寿险公司,但业务并不多。直到1952年,所有的保险业务被收归国有。
现在的亚太区域,日本、韩国使用的模型和我们不同,即TA和PA,TA是Traditional agency,PA是Professional agency,其实也属于传统分工与精英分工的区别。
1992年友邦在国内拿到牌照后,第一任总经理台湾人徐正广先生沿用了台湾南山人寿的制度,把一百年前的制度又带回来了,所以现在顺势采用了不分工的模型,因为业务员什么都做,也叫“杂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