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不同地区的碱水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昆明9月30日电 (记者 胡远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30日发布消息称,该所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秘民间传统靛蓝染缸里的绿色发酵机制,提出草木灰水可作碱性介质、米酒提供微生物生长碳氮来源等八种假设,并结合假设首次开发了传统蓝黑染色工艺的解释模型。
相关研究结果以Blue to black: Hypotheses on plant use complexity in traditional dyeing process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为题,于近日发表在领域内主流期刊Industrial Crops& Products上。
天然靛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染料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传统的靛蓝染色仍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染匠们使用纯天然有机添加剂来配置染缸进行染色,但这是一个复杂的发酵过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染匠,使用的染缸配方和各种添加剂都存在着差异。在工业靛蓝染色中,将靛蓝转化为可溶染液则需要使用强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为了揭示传统染缸的内在机制和原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团队调查并研究了东南亚和中国,包括东帝汶、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和越南在内的六个全球产靛蓝植物多样性分布的“热点”地区。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手段,结合研究团队多年的野外调查结果,尝试总结出了传统靛蓝染色过程中所涉及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植物添加的8个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