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核电仪控维修师陈永伟:成为核电站的“神经科”医生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081
主题
147098
回复
17319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36
从容应对市场起伏,平安理财“新安鑫灵活策略”打造“固收+”标杆丨机警理财日报
0/29
太保服务·纪录片|夕阳正暖 老有长护
0/31
全国人身险营销员跌回281万人
0/31
新旧准则并行期,险企财报“颠簸”前行
0/33
资金回流黄金ETF,关注止跌反弹机会
0/40
数量从6家扩容至27家,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还需供需两端发力
0/36
“固收为王”遇困,银行理财破局
0/30
对第二轮经济刺激的思考:关键在落地
0/35
马斯克值多少钱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核电仪控维修师陈永伟:成为核电站的“神经科”医生
时间:2022-9-22 16:49
0
28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在很多人眼里,拥有堡垒般外壳的核电站,一直都是一个庞大、复杂且神秘的系统。但对在 “堡垒”深处工作的陈永伟来说,他13年来的日常却简单到可以概括成两件事:大修和准备大修。
他是中国广核集团运营公司首席维修技师,负责核电站各种仪控设备的检修。通常,他的工作是每18个月固定循环一次——这是核电站更换燃料的常见周期,他和同事们必须在二三十天内确保经手的任何一个仪表都万无一失。
从这方面看,他的工作又是极其复杂的:每座核电站都有1万多个大大小小的仪表,它们分布在各个角落,测量精度往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检修时,他和同事们会拿起直径只有14毫米的扳手,也会用“像针一样细”的螺丝刀给仪器做“体检”。
每次大修时,在无限接近核电站核心的位置,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上千个人蹲着、站着,或者躺卧着,锤子的敲击声和砂纸的打磨声混杂在一起,键盘噼里啪啦,电焊闪出弧光。
大亚湾核电站一共有6座核反应堆,其中的两座已经完成了今年的大修。所有检修都结束后,汽轮机重新轰鸣,那是陈永伟最想听到的声音。
“核电站神经科医生”
在核电系统内部,仪控工程师常被称为“核电站神经科医生”。
如果把核电站的控制系统比作人体的中枢神经,分布在核电站各个角落里的传感器,就是敏感的神经末梢。“它感知着核电站每一处的冷、热、粗糙、光滑”,陈永伟解释说。
反应堆堆芯是核电站的心脏,它在充满冷却剂的液体环境中运行。由于外围包裹着厚厚的金属壁,心脏跳动是否正常,只能通过变送器来确认。
陈永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给“堆芯液位变送器”的膜片精准定位。这是个堪比外科手术的操作,就像真的在处理心脏上的神经末梢——由于膜片处于密封状态,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两根高度差只有0.5毫米的小针来协助定位,整个过程需要双手充分协调。
“这个精度要求是0.1到0.2毫米,考验的是耐心和手感。”陈永伟说。
2022年,陈永伟在技能中心进行堆芯液位变送器抽真空充液操作。受访者供图
“仪控系统比较敏感,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触发一些逻辑,导致阀门关闭,甚至反应堆停堆都有可能。”陈永伟记得,有次同事在调试系统时出现了失误,触发了保护程序,消防系统的喷淋瞬间启动,淋了一身。这已经是最小的损失。
耐心和手感的最大训练成本就是时间。2009年7月,23岁的陈永伟从浙江大学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进入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仪表计算机部工作。
他和同届的“新生”被拉到技能中心,在这里做模拟训练。有时,新生们也会拎着工具跟着老师傅去现场观摩,被师傅催着“多练,尽快上手”。但等到能真正动手去做简单工作时,已经是一年之后了。
老师傅付敬强第一次见到陈永伟,就觉得他有“灵气儿”:他非常有主见,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总是会提出各种建议。不过刚毕业的男孩还是稚嫩了些,需要不断打磨。
实操从最简单的测量开始,等到手不再抖了,数据不再出现错误了,才算入了门。可门后等待他们的,是核电站里的1万多个仪表,光是沿着这些仪表巡检一遍,一天也走不完。
陈永伟逐渐意识到,和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一样,这项工作不仅要求精细,还要求体力——在换修核主泵时,人只能钻进去蹲着,“有时候一连蹲八九个小时,出来膝盖酸得直不起来”。碰到特殊的检修,还要背着氧气瓶,戴着面罩进去。
唯一能让自己舒服些的方式就是有一副好身体。现在,陈永伟的工装下面,是八块腹肌。他每天雷打不动地走2公里,经常爬山,为此还组了个登山队,目标是爬完深圳所有的山。附近的梧桐山、七娘山、马峦山已经被他们征服,陈永伟计划着下一次出发,无奈大家总是出差,不容易聚齐。
在严谨中寻找创新
13年来,核电站里的规律生活,以及对精细的极致要求,磨出了陈永伟自律、克己的性格。他比以前更爱整齐,甚至有点“强迫症”。一出门他就会惦记着家里的煤气、插座、窗户,回去检查,即使99%的情况下都是关好的。家里的书本、水杯、纸稿、电脑,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歪了就要摆好。看到同事的办公桌上堆满东西,他的心里就像抓痒一般。“好想帮他们收拾一下。”
当严谨内化到日常中后,真正的“灵气儿”开始释放出来。
核电站仪控系统里有着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板卡”,这些类似集成电路板的组件,在一个发电机组就会有两三千块。陈永伟和同事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调板卡”。
按照流程,检修时每一块取回来的板卡都需要连接到校验台上,校验精度。以往校验台上密密麻麻都是线,手工连接很繁琐,极有可能忙中出错。“连错了就要抽丝剥茧,拆了重来,很烦人,就像织毛衣一样。”
陈永伟用两年的时间,研究出了一台机器,实现了连接过程的电子化,把板卡插在仪器上,通过屏幕,就可以实现直观地半自动操作。以往需要半个小时的工作,现在只要5分钟。
每次大修期间要校验一两百张板卡,用上这台机器,效率提升了83.3%。每次节省的时间叠加在一起,也能像核反应堆一样,产生裂变般的效益。
2022年,陈永伟在技能中心进行仪控板卡调校。受访者供图
大亚湾核电基地里共有6台核电机组,每天可以产生约1.2亿度电,这相当于深圳这座城市平均半天的用电量,以及6000万元的经济价值。
陈永伟发明的16项智能化工具,广泛应用于中广核20余台核电机组,通过科技创新累计创造价值2.33亿元。
坎坷国产路
来到大亚湾核电站的人们,都会清楚地记得这段历史: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初期,中国用接近一个成年人体重的黄金价值,分批派了113名学员前往法国、英国接受培训。
当时的大亚湾核电站使用的核电机组,99%都是国外技术和设备,甚至水泥都是进口的。
长期以来,更换堆芯液位变送器组件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个更换维修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极高,有67道不可逆工艺,需要7天24小时连轴转,其间只要有一个步骤未到位,结果可能就是颠覆性的,造成设备的损坏。
以往每次更换,核电站都是请外方工程师过来,他们会搭建一个小帐篷,全程都在里面操作,防止中方“偷学工艺”。因为技术难度高,每次的维修费用要100万元左右。
后来,陈永伟和团队突破了这项技术,现在五至七天便能完成一次变送器更换。不仅可以自己更换,通过技术创新,他们甚至可以让过去“一次性使用”的机器,维修后复用。从有这个想法到做出成果,他花了三年时间。
2022年,陈永伟在岭澳核电站办公室,给同事讲解变送器设置及更换关键点。受访者供图
付敬强坦言,在遇到自己这个徒弟前,自己没有想过创新工具。“大家习惯了国外成熟的产品,没有再去开发一套新产品的想法。”
事实上,国产化的道路上布满了坎坷,工匠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小小的“历险”。
今年5月,陈永伟在大修前,在实验室对一个新的国产板卡进行试用,试用成功后,就可以在大修时替换国外板卡。这个板卡在反应堆保护通道上,可以帮助检测出异常。
设备刚开始“跑”,红色的报警灯就疯狂地闪,发出“啪啪”的响声。即便已经工作了三四年,陈永伟的徒弟胥籽任还是吓坏了。
“暂停,籽任”,机器停止,陈永伟很冷静地把板卡拔出来,安上旧板卡。让机器再跑一遍,就发现了隐藏的问题。
检查发现,生产商把板卡上的参数“张冠李戴”。按照此前的流程,这个参数不用测试,所以成为了“漏网之鱼”。陈永伟把它揪出来后,生产商很重视,及时更改了。
仪控检修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及时消缺,不让异常发生在核电站运行之后。
徒弟熬成师傅,工具淘汰、换代,更新的思想替换掉了陈旧的技术。如今,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华龙一号”平稳运行,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产的道路在一步步走深走远。
平稳与活力
大多数时间,核电站里的技术人员面对的都是程式化的枯燥任务。诸如在大修时,要校验两三百块板卡和七八百个仪表。一个板卡的校验就要重复两三遍,每一遍都要在检修表上完整地记录。
陈永伟常跟同事打比喻,大修就像电影《恐怖游轮》:每到一定时间就会开启循环。
工作需要规律、平稳,陈永伟就在生活上制造一些新鲜感。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种菜。之前他的寝室在顶层,天台都是他的菜地。找几个木箱子,从寝室楼下装了泥土,插上秧苗就去种。番茄、草莓、生菜、水萝卜,在他的精心栽培下都长势旺盛。
平日里,他一般会在早晨6点起床,沿着海岸线跑步,跳进海里游泳。有时候他会赶早爬山,看日出。路上,他不会错过树林里面的白鹭,静静地录上一段鸟鸣。
他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有个专门的笔记本,记录着今天必须完成的工作。
他也习惯“一心多用”,手里还有十几个同时进行的项目。十几年的沉淀不仅体现在检修速度上,还有那十余篇SCI论文。为了拓展知识面,2019年他考上了中南大学先进制造专业的博士,“争取明年毕业。”
大亚湾核电站距离深圳市区不足60公里。这座以活力著称的大都市,“变化”是最让人着迷的气质之一。但在核电站里,每个人都在努力保证这个庞大系统的平稳运行——这里的平稳,最终保证了都市的活力。
喧嚣蔓延不到这个平静的小港湾,陈永伟更喜欢这里。这里有海洋和沙滩,有嬉戏的鱼儿和螃蟹,还有将要变成现实的一个个想法。他会觉得,这很有价值。
人物简介
陈永伟,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浙江海宁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控制副主任工程师,曾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深圳市技能菁英等称号。
他专注核电站反应堆控制及保护技术13年,累计出版著作3部,申请及获得专利近70项(其中PCT专利4项)。在职期间,他通过技术攻关,实现核电关键重要设备国产化36项,产品在大亚湾反应堆重要保护和控制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
同题问答
新京报: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
陈永伟
:工作13年来,核安全是我一直在守护的。我们是核电站的维修工,只要仪表、板卡、探头可靠稳定地运行,我心里就踏实。
新京报:
什么是你认为最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陈永伟
:走在半路看不到结果的时候最艰难。不如意是常态,困难会接踵而来。各种问题足够多的时候,我就会询问自己:“这个到底能不能成?”能坚持下去,是因为我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而且我相信自己,相信我能寻找到这些方法。
新京报:
你希望未来还要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陈永伟
:现在核电站的检修、运维方式都很繁琐,如何实现智能化,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希望能像我之前发明的仪控板卡自动校验诊断装置一样,搭建起一个更安全、经济、有效的智能化维修体系。
新京报:
你感觉自己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陈永伟
:我很开心现在还有精力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开拓自己的人生,把路走深、走广,这样生命的密度就会变大,有限的生命就会被拉长,活得就更精彩。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郑欣怡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军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