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寒冬之下,中概股如何迎来春天?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081
主题
147098
回复
173190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0
从容应对市场起伏,平安理财“新安鑫灵活策略”打造“固收+”标杆丨机警理财日报
0/43
太保服务·纪录片|夕阳正暖 老有长护
0/46
全国人身险营销员跌回281万人
0/45
新旧准则并行期,险企财报“颠簸”前行
0/46
资金回流黄金ETF,关注止跌反弹机会
0/54
数量从6家扩容至27家,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还需供需两端发力
0/50
“固收为王”遇困,银行理财破局
0/45
对第二轮经济刺激的思考:关键在落地
0/50
马斯克值多少钱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寒冬之下,中概股如何迎来春天?
时间:2022-8-15 15:10
0
41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张继康
编辑/ 陈芳
中概股艰难时刻
8月12日下午,原本岌岌可危的中概股又遭遇了一次动荡。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五家央企宣布将从纽交所退市,再次壮大了退市的中概股队伍。
随后,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回应,回应称上市和退市都属于资本市场常态,目前的退市计划不影响企业继续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盘古智库研究院研究员江瀚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中概股企业退市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企业做出这样的选择。
确实,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审计底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两年中概股企业一直被退市的乌云所笼罩。Wind数据显示,代表中概股表现的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今年以来的跌幅超过了28%。今年3月,该指数还曾在单日内暴跌11.73%,打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高纪录。
据《财经天下》周刊统计,目前中概股企业的市值已缩水至1万亿美元左右。自今年3月,美国首次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等五家企业纳入其预摘牌名单后,目前共有159家中概股企业被列入名单中,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哔哩哔哩、拼多多等热门中概股。
(图源:视觉中国)
跌,暴跌,再跌,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已成中概股的主旋律。有数据统计,在全部280家中概股中,只有27家今年以来股价出现了上涨,占比不到10%。
拿目前中概股市值排名第一的阿里巴巴举例说,2020年底,摸高到最高点的阿里巴巴,正打算向1万亿美元市值进行冲刺,没想到形势急转而下,不到两年,阿里巴巴总市值共蒸发了近6000亿美元,目前只剩2500亿美元。
京东同样如此,目前总市值只剩890亿美元,与2021年年初的最高点相比直接腰斩。拼多多则直接从2021年年初每股212.6美元的最高点,暴跌至当前的48.8美元,总市值没了2000多亿美元。
一些小型中概股更是直接跌破了1美元,总市值只有几百几千万美元,还不及曾经一轮融资的零头。一时间,“中概股变中丐股”、“三天跌出了一个时代”、“中概股全场1折起”等言论甚嚣尘上,人们谈中概股色变。
而中概股财报业绩的低迷也从Q1蔓延到了Q2。搜狐营收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本季度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净利润同比则下降了52%。
作为本季度率先披露财报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了季度同比负增长,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0%,其中核心电商业务GMV遭遇了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员工数量也从3月底的254941人减至6月底的245700人,减少了将近一万名员工。
餐饮巨头百胜中国二季度的业绩也不好看,2022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4.48%,归母公司净利润1.8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5.47%。
在一季度,包括摩根大通、贝莱德、瑞银集团等多家投资机构分别对阿里巴巴、京东、百胜中国等公司进行了大规模减持,有些机构减持比例甚至高达70%。到了二季度,这种减持仍在持续。8月10日,软银宣布将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比例从23.7%降至约14.6%,套现了约2300亿元。
市值无法体现价值
中概股真的一文不值吗?
答案是否定的,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当前中概股的实际价值其实是被低估了,一方面中概股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业绩波动,属于经营问题范畴,这方面很好解决,只需要企业自身调整战略方向,波动就会自然消失。但另一方面,美国坚持对中概股的审计问题,加入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以后就变得比较复杂。
“一般来看,一个企业的估值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比如整体的交易规模、利润率、市盈率以及企业的用户规模,还有它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整体的市场环境,这些都是可以考量它估值的一个方式。”王蓬博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图源:视觉中国)
而从企业的经营层面看,中概股目前在美股的市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了。
拿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举例说,今年二季度两家营收分别为2056亿元和1212亿美元(约为8172亿元),阿里巴巴的体量相当于是亚马逊的四分之一,并且前者盈利227亿元,后者单季巨亏20.28亿美元,但是目前亚马逊的市值却是阿里巴巴的5.8倍。亚马逊的市盈率高达126,市净率11.13,但阿里巴巴这两个数据是42.46和1.76,两家差距巨大。
这点在百度和谷歌身上也有体现,百度一季度营收涨幅在25%,创造了两年来的最高增速,而谷歌一季度的营收涨幅则放缓到23%,成为自2020年末以来的最低增速,同时其净利润还同比下降了8%。但今年以来百度股价跌宕起伏,单日跌幅最大到了17.79%。而在拆分以前,谷歌的股价波动比较平缓,股票拆分后,谷歌的股价涨幅达到了11%。
从业绩层面看,今年第二季度,国外多家互联网巨头的业绩表现都不好,如去年改名Meta的Facebook营收同比下降了1%,出现了自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降;谷歌营收同比增速为13%,利润同比下降了13.6%;Twitter营收下滑1%,出现由盈转亏;社交平台Snap亏损则扩大了178%,还出现了裁员的消息。
但是美国互联网巨头今年的股价却并没有出现暴跌,纳斯达克指数过去两年是上涨的,8月12日的涨幅甚至扩大至2.09%;标普500指数同样如此,过去两年累计上涨13.9%。与之相比,雪球中概30指数,两年暴跌了48.8%。
在此背景下,不少中概股企业已经不再以美股市场的估值作为公司的价值衡量标准,他们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自救。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业务层面,中概股目前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核心业务电商GMV下降后,困于用户饱和中的阿里巴巴将第二曲线放在了云计算上。财报显示,阿里云计算业务在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加10%,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2022财年,阿里云EBITA盈利实现了11.46亿元,这也是自成立以来,阿里云计算业务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
百度则将第二曲线的重心放在了智能云及智能驾驶业务上。2022年Q1财报显示,百度核心业务中,包括云计算与自动驾驶等在内的非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5%,高于其4%的整体核心业务收入增速。
被称为互联网医美平台第一股的新氧科技,也不满足于只做垂类平台,而是向医美产业的中上游链条迈进。
新氧数据颜究院、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随着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同比增幅超过20%,2022年医美用户规模将迈入2000万人大关,其中轻医美用户占比近三年连续攀升,至2021年已占医美用户的83.1%。
随着轻医美安全性高、康复时间短、价格大众化等特点,该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风口。因此,紧跟轻医美的发展趋势,业内各公司接踵加快了对上游产业链的布局。
(图源:视觉中国)
以新氧为例,2021年6月,新氧科技入主中国最大的以生产和经营激光、强光类医疗及美容设备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企业——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军医美上游非手术市场。
这一布局,让奇致激光成为新氧重要且稳定的收入来源。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奇致激光为新氧在2021年带来了1.12亿元的收入。在新氧2022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构成中,器械销售和维护服务营收就达到了0.58亿元。新氧指出,这部分的增量得益于对奇致激光的收购,拓宽了公司收入来源,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非手术领域的技术壁垒。
同时,为了打破人们对医美行业乱象频生的刻板印象,配合监管部门对医美市场的管理。新氧还在不久前正式上线了“新氧严选”业务,以8%为数量指标上限,全年持续在全平台筛选优质机构。在新氧看来,自身“内容+社区+电商”的核心平台模式,以及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力,是其开展这一业务的底气。
数据显示,新氧严选机构在平台的曝光量翻番,较加入严选机构之前增长101.3%,严选机构支付订单额较加入严选之前增长134.4% ,与此同时,新氧严选机构在平台的转化率大幅提升,增幅达46.8%。不难看出,以新氧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不仅在布局产业链寻找新方向,同时,通过对原有电商业务的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来进一步打破信息不对称,寻找新的增长点。
处于市场寒冬的中概股企业们,或许将在第二增长曲线中,迎来春天。
中概股还有未来吗?
在资本市场上,中概股也动作频频,有的主动退市,有的选择双重主要上市,积极寻找回归之路。
中金公司在今年5月的报告显示,目前已有27家中概股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其中包括中国飞鹤、药明康德在内的5家私有化企业选择退市后上市,百济神州、理想汽车等6家企业则是选择在港双重上市。
二次上市或双重上市成为了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主流。2020年6月,京东和网易先后启动了赴港二次上市, 截至目前,已有阿里巴巴、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
也有企业选择回归A股市场,或者挂牌新三板。2021年,自纽交所启动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通讯商的摘牌程序后,三家企业纷纷选择了在A股“会师”。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股融资渠道不顺畅的背景下,私有化退市或是大多数中概股的选择。因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双重上市需要的资金较高,短时间内很难筹集。
截至目前,中概股数量高达200多家,但真正符合港交所上市条件的企业并不多。根据港交所关于二次上市的要求,截至今年3月,在美股市值400亿港元以上的中概股企业为30家,去除已经二次回归的企业和非创新产业类型,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条件的只有10家。
2020年至今,已有新浪、58同城、聚美优品、蓝城兄弟在内的多家中概股完成了私有化退市,搜狗、德邦则是在私有化退市后相继被腾讯、京东收购。
可以说,中概股回归已成大势所趋,目前包括新氧在内的多家中概股已发布私有化要约。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PE机构积极参与中概股的私有化投资。据媒体报道,部分实力雄厚的行业头部PE机构正从纯粹的私有化参与方,变身为中概股私有化交易的领投方,充分运用资源优势组建买方团,牵线银行筹措并购贷款,主导中概股回归后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从而创造更高的投资回报。
不管是二次上市还是私有化退市,可以看到的是,只要企业自身的业务经营依旧过硬,中概股们就一定会有未来。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